如何辨別黃蠟石與黃龍玉

古語云:“君子比德於玉”。一直以來,玉石都是國人熱愛的珍玩,其不僅有著悠久而豐富的文化內涵,亦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由於翡翠、和田玉等極品玉石資源越來越少,故而價格日趨高昂,並因此催生了新興玉種黃蠟石、黃龍玉等的興起。加上黃蠟石、黃龍玉顏色富麗華貴,質地純淨透亮,價格又親民,很快就獲得了不少玩家的認同。

一、黃蠟石

在觀賞石的水石(卵石) 或某些山石、半山石中,有一類質硬而石色豐富,以黃色或橙色為主調的,由石英族礦物(石英、玉髓、蛋白石等)組成的岩石或礦物集合體,因自身所含的黑灰色硫化亞鐵(FeS,)中的二價亞鐵離子Fe2*,受到氧化後生成了三氧化二鐵(Fe,02),產生三價色素離子Fe3*,從而將灰色的石英脈/玉髓脈氧化轉色為以黃色至橙色調為特徵的黃蠟石。

此外,也可以由溶解於地下水中的外來色素離子Fe3+對石英族礦物、岩石長期反覆地浸泡、滲透、滋潤、浸染而形成黃色至橙色系列的觀賞石。

這種由“內”、“外”這兩種地質作用所形成的黃色至橙色系列的蠟石就叫“黃蠟石”,都因普遍多呈現黃色並具有蠟狀光澤而得名。

如何辨別黃蠟石與黃龍玉

黃蠟石

黃蠟石作為新興玉種,現在是日見火熱,雖然常被細稱為大眾玉石,但是高質量的黃蠟石早已一料難求,故而黃蠟石仍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那麼怎樣辨別黃蠟石,如何區分一塊黃蠟石的優劣呢?

1、鑑別:顧名思意,黃蠟石以黃為貴,但不是所有的黃石都是蠟石,在撿石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有些黃色的石頭,有些是普石,有些是水浸的英石,普石的黃與蠟石的有明喑之別,普石黃色略暗但其色近似於蠟石中的細蠟,有的雖手感光滑但仔細觀查會出現一些白點,黃色英石手感沒有潤滑感,透光性一般都是通透,內色純淨。

2、油性:一塊好的黃蠟石從出水水乾開始,用手盤玩,很容易就會出油性,有的甚至無需盤完就會油性十足,有無油性,油性多少,是鑑別黃蠟石及其優劣的必要條件!

3、細度:細度是指黃蠟石的細膩程度,這一特點是和玉化度直接掛鉤的,高玉化的黃蠟石往往都是細度極高,細度高的黃蠟石才經的住精雕細琢,細度不夠走細功只會崩刀。

細度和油性是鑑別黃蠟石優劣的最重要的兩個基礎。

4、玉化度:玉化度是細度和油性的綜合考量,我們通常管玉化度高叫做熟,玉化度低叫做生,玉化度越高越好。

5、顏色:黃蠟石有很多種顏色,如前所述以黃色為貴,正紅色亦很好,一般來說明亮的顏色要優於灰暗的顏色。

如何辨別黃蠟石與黃龍玉

黃蠟石

6、透光性:對於黃蠟石來說,透光性強的更好些,但需透得勻淨,並非越透就越好,最好的黃蠟石往往都不是最透的。

7、瑕疵:看有無瑕疵,有無綹裂、雜質等,估算其對價值的影響。

二、黃龍玉

近年來在我國的黃蠟石主產地廣東潮州、廣西賀州及雲南龍陵等地,相繼發現在傳統的黃蠟石中包含了一部分質地清透、溫潤似玉,顏色金黃如旭日,加工雕鑿、把玩、佩戴都備受青睞而獨具生命力的優質“黃凍蠟”,這就是被人們稱為“硅質田黃”的新玉種一一“黃龍玉”。

黃龍玉的礦物成分為玉髓,多為水衝籽,皮殼跟黃蠟石十分相似。但玉化程度極高,為隱晶質多晶結合體,硬度摩氏6.5~7.5,和翡翠相同,韌性比翡翠好,可塑性比和田玉略低。所以在各個方面的表現上,黃龍玉都達到了玉石的標準,故經雲南省觀賞石協會詳細考察、採樣、鑑定和研究後,正式命名為“黃龍玉”。在定名中,“黃”是黃蠟石/黃龍玉的主色,“龍”既是龍陵主產地的”縮意”,又有中華“龍”文化的深刻內涵,“玉”即美石之意。

如何辨別黃蠟石與黃龍玉

黃龍玉雕件

那麼黃龍玉與黃蠟石有什麼區別呢?

1、黃蠟石:概念外延更大,如前所述,這種石英族的礦物或岩石在“內”、“外”這兩種地質作用下所形成的黃色至橙色系列的蠟石就叫“黃蠟石”。

2、黃龍玉:則是由黃蠟石中隱晶質的玉髓及部分瑪瑙所形成的。通俗地說,黃龍玉是達到玉石級的黃蠟石,其質地細膩、溫潤靈動。

3、只有黃龍玉才能雕琢成器,而大多數黃蠟石則不能,而只能做為觀賞石,只有極少數質佳者一一被稱作黃龍玉的玉蠟才可能作為高檔玉料。

4、從外觀上分辨,黃龍玉通透靈動,玻璃光澤明顯,表現豐富,有水草凍,青花、荔枝黃、有雞油紅,雞油黃等。而黃蠟石基本上都是黃色,間或夾雜紅色,石質透明度不高,顏色渾厚,玉化好一些的也蠟質感較強,玻璃光不明顯,而且相對黃龍玉,黃蠟石結構較粗,兩者放一起,就能很明顯的分辨出來。

如何辨別黃蠟石與黃龍玉

黃龍玉草花凍

看了這篇文章,您能鑑別黃龍玉和黃蠟石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