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经典战役

二筑辉煌

先农坛体育场,是北京市修建最早的体育场,亦是记录着北京篮球乃至整个北京体育荣耀背后的汗水与坚持,是所有梦想最初开始的地方。北京篮球更是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美好记忆......

本期嘉宾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徐元生:

前北京男篮核心球员,1983年北京男篮夺得全运会冠军的关键人物,曾代表国家队出征第八届篮球亚锦赛并夺冠。

退役后先后执教北京女篮、中国轮椅篮球队。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魏伟:

前北京男篮主力得分后卫,曾帮助北京男篮夺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和1983年全运会冠军。

退役后专注于基层篮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方硕、孙晓雨都曾接受过其调教。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于京波:

前北京男篮主力球员,1983年全运会夺冠的功勋球员。

曾执教北京女篮,帮助北京女篮重返甲级联赛,目前担任首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高级教练。

酷暑寒冬不曾停下脚步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在物质条件还没有足够充分的年代,先农坛只拥有一个室内训练场,既没有空调也没有暖气,当时的四支球队,只能轮流进行训练,剩下的球队就不得不在室外进行训练。

在这种条件下,北京男篮的队员们,无论严寒酷暑却不曾停下对梦想冲击的脚步。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北京男篮在先农坛体育馆训练。

北京男篮在1979年夺得全国甲级联赛冠军后,经历了队伍的调整,此时,袁超、田怀新、徐元生、刘建立等已成为球队的中坚力量,国家青年队的魏伟也升入一队,因此全队实力仍保持在国内一流球队的行列内。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在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到来之前,北京男篮状态颇佳。除1981年获得全国篮球甲级联赛亚军外,在1981年至1983年连续获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实现“三连冠”。魏伟回忆,在1983年的五运会之前,那一年他们几乎就没有输过球。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所有的荣誉背后都是大家看不见的付出,队员如是,教练更甚。于指导所说的张光烈指导正是第一期黄频捷前辈所说的“智囊团”一员,是新中国第一代国手、北京男篮的第一代开拓者,作为篮坛三秀才之一的他,带领北京男篮夺得1965年第一个全运会冠军,任教时北京男篮以快准活狠和多点策应、多点进攻的鲜明风格著称。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徐元生(一排左三),袁超(一排右二)。

1983年秋天的惊天逆转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1983年的秋天,第五届全运会在上海举行,是中国体育健儿出征洛杉矶奥运会前的一次大阅兵,30支男篮球队,经过分区预赛其中12支晋级决赛,分为两组进行。

北京男篮在预赛期间除了不敌解放军队外,先后战胜上海队、云南队、黑龙江队、吉林队,以小组第二的身份跻身于半决赛。在与江苏队的半决赛中,最后关头袁超接同伴传球反超比分,随后徐元生两罚命中锁定决赛。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决赛。

在当时,解放军队可以说是“众矢之的”,所有队伍都在期待北京队能够将解放军队斩落马下。然而,在上半场结束后,解放军队已经领先15分,不少记者已经中途离场回驻地去准备发稿。

北京篮球没有球王 只有攥紧的“拳头”

下半场解放军队依旧是首发阵容,而北京队则是派出:袁超、魏伟、刘建立、冯维、于京波五人出战。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内,打出16比4的小高潮,将比分缩至3分,在最后剩下3分钟的时候,两队战成72平。

几场没能上场的国手刘建立在这场比赛中发挥亮眼,篮下强攻,左晃右跨步投篮命中,74比72反超比分。解放军队边线发球,一向投篮很有把握的匡鲁彬却未能命中。终场锣响,北京男篮实现惊天逆转,打破解放军队的不破神话。

这支冠军队的战将有:袁超、魏伟、刘建立、冯维、徐元生、于京波、胡晓刚、管振刚、田怀新、袁永生、董强、李劲松、闵鹿蕾,闵指导是当时队内最年轻的球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