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經典戰役

二築輝煌

先農壇體育場,是北京市修建最早的體育場,亦是記錄著北京籃球乃至整個北京體育榮耀背後的汗水與堅持,是所有夢想最初開始的地方。北京籃球更是在這裡,留下了無數美好記憶......

本期嘉賓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徐元生:

前北京男籃核心球員,1983年北京男籃奪得全運會冠軍的關鍵人物,曾代表國家隊出征第八屆籃球亞錦賽並奪冠。

退役後先後執教北京女籃、中國輪椅籃球隊。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魏偉:

前北京男籃主力得分後衛,曾幫助北京男籃奪得全國錦標賽冠軍和1983年全運會冠軍。

退役後專注於基層籃球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方碩、孫曉雨都曾接受過其調教。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於京波:

前北京男籃主力球員,1983年全運會奪冠的功勳球員。

曾執教北京女籃,幫助北京女籃重返甲級聯賽,目前擔任首都體育學院附屬競技體校高級教練。

酷暑寒冬不曾停下腳步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在物質條件還沒有足夠充分的年代,先農壇只擁有一個室內訓練場,既沒有空調也沒有暖氣,當時的四支球隊,只能輪流進行訓練,剩下的球隊就不得不在室外進行訓練。

在這種條件下,北京男籃的隊員們,無論嚴寒酷暑卻不曾停下對夢想衝擊的腳步。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北京男籃在先農壇體育館訓練。

北京男籃在1979年奪得全國甲級聯賽冠軍後,經歷了隊伍的調整,此時,袁超、田懷新、徐元生、劉建立等已成為球隊的中堅力量,國家青年隊的魏偉也升入一隊,因此全隊實力仍保持在國內一流球隊的行列內。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在1983年第五屆全運會到來之前,北京男籃狀態頗佳。除1981年獲得全國籃球甲級聯賽亞軍外,在1981年至1983年連續獲得全國錦標賽冠軍,實現“三連冠”。魏偉回憶,在1983年的五運會之前,那一年他們幾乎就沒有輸過球。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所有的榮譽背後都是大家看不見的付出,隊員如是,教練更甚。於指導所說的張光烈指導正是第一期黃頻捷前輩所說的“智囊團”一員,是新中國第一代國手、北京男籃的第一代開拓者,作為籃壇三秀才之一的他,帶領北京男籃奪得1965年第一個全運會冠軍,任教時北京男籃以快準活狠和多點策應、多點進攻的鮮明風格著稱。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徐元生(一排左三),袁超(一排右二)。

1983年秋天的驚天逆轉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1983年的秋天,第五屆全運會在上海舉行,是中國體育健兒出征洛杉磯奧運會前的一次大閱兵,30支男籃球隊,經過分區預賽其中12支晉級決賽,分為兩組進行。

北京男籃在預賽期間除了不敵解放軍隊外,先後戰勝上海隊、雲南隊、黑龍江隊、吉林隊,以小組第二的身份躋身於半決賽。在與江蘇隊的半決賽中,最後關頭袁超接同伴傳球反超比分,隨後徐元生兩罰命中鎖定決賽。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1983年第五屆全運會決賽。

在當時,解放軍隊可以說是“眾矢之的”,所有隊伍都在期待北京隊能夠將解放軍隊斬落馬下。然而,在上半場結束後,解放軍隊已經領先15分,不少記者已經中途離場回駐地去準備發稿。

北京籃球沒有球王 只有攥緊的“拳頭”

下半場解放軍隊依舊是首發陣容,而北京隊則是派出:袁超、魏偉、劉建立、馮維、於京波五人出戰。在不到4分鐘的時間內,打出16比4的小高潮,將比分縮至3分,在最後剩下3分鐘的時候,兩隊戰成72平。

幾場沒能上場的國手劉建立在這場比賽中發揮亮眼,籃下強攻,左晃右跨步投籃命中,74比72反超比分。解放軍隊邊線發球,一向投籃很有把握的匡魯彬卻未能命中。終場鑼響,北京男籃實現驚天逆轉,打破解放軍隊的不破神話。

這支冠軍隊的戰將有:袁超、魏偉、劉建立、馮維、徐元生、於京波、胡曉剛、管振剛、田懷新、袁永生、董強、李勁松、閔鹿蕾,閔指導是當時隊內最年輕的球員。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