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农村出殡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上个世纪7、8十年代,出殡也是有趣的!

在村里的胡同口的,用苇席或者高粱席搭建一个灵棚。把棺材停在灵棚里面,所有的人都开始了忙碌!

在那个时代,这可是大事,称之为红白大事。

所有附近的村民,只要赶上都要帮忙。原则上是要同宗近支,血缘关系越近的越要帮忙!

由于我村人数不算太少,所以一最开始立村的三弟兄而分三个支派。老大的一支是在村西边,这支人最多。老二的后人在村中间,这支人和我们之差不多。我们的祖先是老三,在最东边。

因为每一个支都可以自己处理红白大事,所以也就是只招呼自己一支的人。

白事上,一般都是账房先生主事,安排所有事物。

一般都是这么安排(凭记忆回忆,或许有不对的地方!):

1、送信的,要把死人的时间和出殡的时间告诉亲人和在外的人,一般会出去好多人,只要是有关系的直接亲戚都通知。

2、采购的,这也是重点,要买好多用品和蔬菜什么的,同时要借用好多用品。

3、招待人员,有在灵棚的、有在家里客房的。

4、账房记账的,主要是收纸钱。

5、安排人员开挖墓地的。

在那个时代,一般都是三天出殡。也有五天和七天的,一般是等远方的亲人!

第一天或者第二天晚上,有一个送行仪式,老家称”报庙“。后来我才明白报庙的意思,应该是向土地庙报到的意思。报庙的地方原来有土地庙!

最关键的是出殡那天,来了好多人。

上午各地的亲戚陆续的都来了,亲戚关系近的小辈要赔灵。

出殡时候,又如同是一个仪式一般,孝子要摔碎一个瓦片!给我大爷出殡时,我就摔过一个,我都不知道什么意思!

然后开始起灵,在孝子孝女的哭声中,把故去的老人在墓地安葬!

期间还有很多情节,有时有行殿的仪式。在老家主要分外甥行殿和女婿行殿之分。

这好像就是一套仪式,谁行殿的套路多,就是说这个人都礼数!最高的是24拜礼,我看不懂,好像反复作揖下跪,来回24圈!当时有人叫好,我都觉得没有什么,实际上我能做,我当时不明白代表什么意思!

其中小时候记忆最深的是,被人出殡的时候,我们小孩分到任务送花圈和花树。每一个小孩能分几毛钱,这个钱父母不会要的,让我们自己花,可高兴了。兴奋得说好几天,没有得到送的人会羡慕几天。

也许,这就是我记忆中,曾经鲁西北发生的出殡事件吧!

可能不全,只能回想这么多了!

童年趣事——农村出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