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集體的力量,共同幫助世界走出這場健康危機


如何以集體的力量,共同幫助世界走出這場健康危機



根據最新數據,全球新冠病毒病(COVID-19)確診人數已經超過210萬人,超過14萬人因此喪生。疫情衝擊之下,生物醫藥行業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合作精神,投入到抗擊疫情的研發中去。10多位業界專家齊聚線上,總結現有的經驗和教訓,探索如何以集體的力量,共同幫助世界走出這場健康危機。本次論壇在Zoom平臺上總共吸引了來自37個不同國家與地區的近2500位參與者。直播頻道觀看人次達11.2萬。


如何以集體的力量,共同幫助世界走出這場健康危機


新冠危機時刻如何加速研發?


Johan Van Hoof,強生旗下楊森傳染病與疫苗全球總監;楊森疫苗&預防公司負責人

Phil Pang,Vir Biotechnology首席醫學官

John Maraganore,Alnylam首席執行官

Chad Robins,Adaptive Biotechnologies首席執行官

主持人:楊青,藥明康德執行副總裁,首席商務官


楊青博士:線上的4位嘉賓所在的領域涵蓋了針對COVID-19的疫苗、藥物開發以及創新科技在診斷和治療方面的應用。首先,請楊森疫苗&預防公司負責人Johan Van Hoof博士分享一下楊森公司在新冠病毒疫苗開發方面的最新進展。


Johan Van Hoof博士:如強生公司在3月底發佈的新聞稿所說,楊森公司已經篩選出一款主打候選疫苗和兩款備選疫苗,並且開展生產臨床級別產品的過程。同時,基於對疫苗的緊急和廣泛需求,雖然我們仍然不能完全確定候選疫苗的效果,我們已經著手迅速提高產能,目標是達到每年生產10億劑疫苗的水平


在研發方面,我們首先使用DNA質粒載體來檢測表達候選疫苗的轉基因,並且在動物模型中檢測它們激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能力,從中篩選出有效的轉基因導入到腺病毒疫苗平臺。腺病毒疫苗載體與DNA質粒載體相比,具有更強的免疫原性。我們正在動物模型中檢驗這些腺病毒載體候選疫苗的效力,幾周內有望獲得這方面的數據。


在製造方面,我們在同時檢驗這些候選疫苗的產能指標。使用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檢測哪些候選疫苗更容易被生產,能夠獲得更多產出。


根據這兩方面的研發進度,我們預計在9月1日可以啟動首個人體臨床試驗。我想強調的一點是,基於世界對新冠疫苗的強勁需求,強生公司在商業化這一疫苗時將遵循非盈利原則。


如何以集體的力量,共同幫助世界走出這場健康危機

▲強生旗下楊森傳染病與疫苗全球總監;楊森疫苗&預防公司負責人Johan Van Hoof博士


楊青博士:祝賀您的研發項目達到重要的里程碑,下面我們有請Vir Biotechnology公司的首席醫學官Phil Pang博士來分享一下Vir在應對COVID-19方面的進展。Vir近來達成多項合作協議,包括與Alnylam公司在應用RNAi技術方面的合作,以及與葛蘭素史克(GSK)和渤健(Biogen)等公司關於抗體研發方面的合作。您能夠與觀眾分享一下這方面的最新進展麼?


Phil Pang博士: 針對COVID-19,Vir Biotechnology選擇採取多角度的研發策略。Alnylam的John Maraganore博士將介紹在RNAi方面的合作項目。另一方面,我們在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與GSK的合作將促進我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將潛在中和抗體療法推進臨床開發階段。


我想指出的是,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對控制COVID-19疫情發展非常關鍵,而中和抗體在預防病毒感染方面能夠與預防性疫苗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即使預防性主動疫苗獲得成功,仍然有一部分人群可能需要單克隆抗體來提高他們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這些人可能免疫系統低下(比如有些老年人),或者需要立即獲得對病毒的免疫力。單克隆抗體在治療COVID-19患者方面也可以與小分子藥物一起,起到協同作用。


我們預計在未來3-5個月內,將開始候選候選中和抗體的臨床試驗。


如何以集體的力量,共同幫助世界走出這場健康危機

▲Vir Biotechnology首席醫學官Phil Pang博士


楊青博士:下面我們來邀請Alnylam公司的首席執行官John Maraganore博士來介紹一下RNA干擾(RNAi)技術在應對COVID-19疫情方面的應用。


John Maraganore博士:我們知道,RNAi是細胞中靶向降解RNA的天然機制。而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因此它對這種降解方式很敏感。


Alnylam的研究團隊通過對所有新冠病毒基因組的分析,已經在基因組中發現了很多高度保守區域,這些區域在SARS,以及MERS冠狀病毒中都具有保守性。針對這些區域,我們設計了介導RNAi過程的siRNA。首先使用報告系統(reporter system),我們篩選出將近80個候選siRNAs。這些siRNA已經轉交給合作伙伴Vir,他們正在細胞系中檢驗這些候選siRNA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我們預計在今後幾周內將獲得適合進一步開發的候選siRNAs。同時,我們在與FDA進行對話,商討臨床試驗的設計,預計在今年年底能夠啟動人體臨床試驗。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潛在療法可以使用鼻內給藥(intranasal)或者吸入式給藥(inhalation)的用藥方式。我們在通過這些給藥途徑,將siRNA遞送到肺上皮細胞中的研究中已經積累了成功經驗。我們很高興能夠將RNAi這一新興技術引用到傳染病領域,與業界的其它合作伙伴一起,開發與其它手段相輔相成的RNAi療法。


如何以集體的力量,共同幫助世界走出這場健康危機

▲Alnylam首席執行官John Maraganore博士


楊青博士:很高興聽到RNAi這樣的新興技術在COVID-19研發方面的應用。下面請Adaptive Biotechnolgie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had Robins先生介紹一下他的公司在針對COVID-19的診斷和療法開發方面的最新進展。


Chad Robins先生:我們認為,人體的適應性免疫系統是大自然創造的病原體診斷和治療系統。因此,Adaptive公司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夠對適應性免疫系統中的關鍵性細胞進行快速、大規模分析的平臺。這一平臺,在COVID-19疫情爆發階段,能夠在促進診斷檢測和療法開發兩個方面發揮它的威力。


在診斷方面,我們與微軟公司合作,解讀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開發一種基於T淋巴細胞對新冠病毒反應的診斷檢測。目前對COVID-19的檢測可以分為針對病毒RNA的RT-PCR類檢測,和檢測病毒抗體的血清學檢測。而

Adaptive公司開發的檢測將基於T細胞表達的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受體。這一策略有幾個優點:


T淋巴細胞的功能是儘早發現病毒並且激發免疫反應,而且產生T細胞免疫反應的人群比產生抗體的人群更為廣泛,因此這一檢測可能在COVID-19發病早期就能夠發現患者。而且這一檢測能夠測量免疫反應的水平,從而幫助對新確診的患者進行分類,協助預測哪些患者的症狀可能更為輕微,而另一些患者需要更為緊急的治療。


在療法開發方面,我們在與安進(Amgen)公司合作,開發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與人體的免疫系統使用上百種不同抗體聯合對抗新冠病毒的方式相比,中和抗體的開發需要找到一種或少數幾種抗體來達到有效抑制病毒增殖的效果。這意味著每一種中和抗體需要具備強勁的中和能力,它們就像是抗體裡面的邁克爾∙喬丹(Michael Jordan)。我們與安進公司的合作旨在找到這些獨特的抗體,並迅速進行開發。


我想補充的是,我們正在面對一個歷史性的挑戰,我非常高興看到業界團結一致,盡其所能對抗COVID-19疫情,也非常激動能夠與合作伙伴一起,尋找這一挑戰的解決方法。


如何以集體的力量,共同幫助世界走出這場健康危機

▲Adaptive Biotechnologies首席執行官Chad Robins先生


楊青博士:下面,我們將更為深入地探討這些令人興奮的研發項目。Johan,您剛才提到強生公司的新冠病毒疫苗年產量的目標是10億劑。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您能夠介紹一下達到這一目標背後的技術和努力麼?


Johan Van Hoof博士:每年生產10億劑新冠病毒疫苗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我們認為有能力達到這一目標,這源於對我們的疫苗平臺的信心。強生的腺病毒疫苗平臺已經在開發HIV、RSV、寨卡(Zika)病毒等多種疫苗的研發過程中得到驗證,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而且,以最近獲得的寨卡病毒臨床試驗結果為例,在接種疫苗兩週內,我們就可以觀察到中和抗體水平的上升,而且也能夠觀察到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CMI)。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也具有相似的特徵。我們正在進行多種驗證性研究,包括使用動物模型。


在生產方面,我們獨特的細胞系能夠在不需要血清的情況下,以非常高的密度懸浮生長,從而在

生產容量較小的情況下就可以獲得較高的疫苗產出。例如,在開發埃博拉病毒疫苗時,使用兩個容積為10升的生物反應器,能夠獲得超過15萬劑疫苗的產量。


基於我們在開發HIV和RSV疫苗的經驗,使用容積為1000升的生物反應器,能夠每年產出大約3億劑疫苗。我們可以將以前大規模擴大生產的經驗應用到生產新冠病毒疫苗的擴大化步驟中。基於這些估算,我們需要4個這樣的生產設施就能夠達到年產量10億的目標。我們也在尋找其它合作伙伴,共同擴大潛在疫苗的產能。


楊青博士:謝謝您介紹強生公司在擴展疫苗產能方面的努力,說到製造能力,我也想請Phil談一下Vir公司在中和抗體制造方面的準備,如果研發過程順利,Vir又打算如何通過合作關係,生產出能夠讓廣泛患者使用的抗體療法?


Phil Pan博士:我想指出的是,

我們達成的不同生產合作關係能夠在療法開發的不同階段給予我們幫助。例如,與藥明生物的合作能夠讓我們將候選抗體療法在最短時間內推入臨床開發階段。這一合作有望只需要3-5個月的時間,完成通常需要10-12個月才能完成的生產計劃。而與渤健等其它公司的生產合作則能夠幫助在研發後期階段,大規模擴大中和抗體的生產,從而達到治療上百萬名患者的需求。


此前的嘉賓曾經提到過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如何為下一個大流行病做準備?”答案是,我們需要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儲備了有效療法。在疫情爆發之後才開始研發療法或疫苗終將是一件很困難的事。Vir對能夠具有雙重功能的藥物非常感興趣。這種類型的藥物不但能夠治療未來的大流行病,而且可以用於治療現有的季節性流行病


以流感為例,Vir開發的中和抗體VIR-2482是一款泛甲型流感(influenza A)中和抗體。它能夠覆蓋從1918年大流感至今的廣泛病毒株。這種抗體不但可以作為預防性被動免疫手段,提供季節性流感的保護,而且可能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大流行性流感爆發提供現成的治療手段。因為這一抗體針對的抗原表位非常保守,既然它能夠對歷史上多種進化後的病毒株產生作用,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對未來出現的病毒株也能夠產生療效。


在治療冠狀病毒方面,我們也在採用相同的策略,一定程度上,這也是Vir能夠迅速發現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的原因。


楊青博士:下面我想請John來深入介紹一下Alnylam如何將開發RNAi方面積累下來的經驗和專長用到針對COVID-19的療法開發,您認為未來治療COVID-19的RNAi療法將作為單藥療法還是與其它療法聯合使用?


John Maraganore博士:在開發COVID-19療法方面,我們傾注了過去20年裡開發RNAi療法所有的經驗,從遞送手段到生產工藝,一應俱全。最近我們擴展了與Vir的研發協議,將探索靶向宿主靶點的RNAi療法。這些靶點包括ACE2和TMPRSS2,以及Vir公司可能發現的第三個靶點。


針對宿主靶點的研發策略也與預防未來的大流行病相關,因為很多病毒使用同樣的機制感染細胞,靶向這些多種病毒使用的機制可能幫助我們開發對未來病毒也有效的療法。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靶向宿主靶點需要更多安全性方面的檢測,因為我們不知道靶向這些靶點在健康人體中會產生什麼影響。


我們對RNAi療法的預期是它會與其它療法聯用,共同治療COVID-19患者。RNAi療法的一個特性是它的療效持續時間很長,已有的經驗表明,一劑RNAi療法的療效持續時間可能長達數個月,這意味著它也可能作為一種預防性療法,用於治療高危人群。


楊青博士:您是BIO執行委員會上屆主席。從這個角度,您能夠談一談業界在應對COVID-19疫情方面的表現麼?


John Maraganore博士:我覺得生物醫藥產業在這次疫情中的表現非常出色。這不但體現在全球各地的多家公司在開發診斷、疫苗、療法等方面付出的努力上,也體現在生態圈裡各個成員在開發分享數據和研發進展的行為上。我現在每天都會與多個合作伙伴分享研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經驗。這對於生物醫藥整個行業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

我希望當這場大流行病最終過去之後,生物醫藥產業能夠從中吸取在交流和互動方面的經驗,維持開放性數據分享和溝通,這將進一步加快未來的療法開發進程。


我確信,在與COVID-19的鬥爭中,我們最終將取得這場戰疫的勝利。而COVID-19的解決方法將來自生物醫藥行業,這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深知肩負的責任,將努力交出滿意的答卷。


楊青博士:很高興聽到您對成功抗擊COVID-19表現出的信心。下面請問Chad,Adaptive公司與安進的抗體研發合作有何獨特之處,您能介紹一下這一項目的研發時間線麼?


Chad Robins先生:Adaptive公司的目標是通過對COVID-19患者體內B細胞受體快速進行大規模的篩選,發現潛在候選中和抗體。然後我們會將這些候選中和抗體交給安進繼續開發。我前面提到過,中和抗體療法的開發需要找到具有強勁中和能力的一種或幾種抗體。而

對大量B細胞受體進行篩選,能夠幫助我們找到真正有效的中和抗體。


目前,很多中和抗體的開發聚焦於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 protein),這些研發項目也取得了不少成功。Adaptive的策略是讓人體的免疫系統指導我們的研發方向,我們沒有將靶點侷限在刺突蛋白上,而是讓人體的免疫系統告訴我們什麼是最有效的靶點


在時間線方面,Adaptive公司承擔的篩選部分大概需要6個月才能完成,我們將選出3個候選中和抗體,交給安進公司進行進一步開發,它們在抗體工程化和生產方面具有出色的專長。


如何以集體的力量,共同幫助世界走出這場健康危機

▲藥明康德執行副總裁,首席商務官楊青博士


楊青博士:最後,我想請各位嘉賓與聽眾分享一下簡短的結語。


Johan Van Hoof博士:目前有多款候選疫苗靶向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我希望其中多款疫苗能夠獲得成功,因為世界需要很多疫苗。我相信,隨著對新冠病毒的科學研究的進步,從科學研究中獲得的成果將能夠更好地促進新冠病毒防治方法的開發。


Phil Pang博士:我很認同John的觀點,我們需要多個成功的產品,才能作為一個社會整體,戰勝COVID-19疫情。現在不是考慮一個產品的成功是否會影響到其它產品前景的時候。另外,我們面對的挑戰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未滿足的醫療需求也非常龐大,因此,我們需要有相應的宏大構思來提供解決辦法


John Maraganore博士:我已經說過,我樂觀地認為,來自生物醫藥行業的科學和創新將最終獲得勝利。不過,我覺得值得大家警惕的一點是,科學和創新帶來的候選產品需要經過合適和嚴格的臨床研究進行驗證。我們需要依靠科學證據來引導研發的方向和努力。


Chad Robins先生:生物醫藥行業在這一大流行病疫情爆發中做出的努力將幫助我們防範未來的大流行病。我們現在關注的不是利潤,而是解決辦法,以及我們能夠提供什麼最佳專長和科學研究來促進解決辦法的開發。我非常榮幸能夠和同行一起,加入到抗擊COVID-19的隊伍中來。


楊青博士:從各位嘉賓的結語中,我聽到的信息是:宏大布局,勇往直前,齊心同力,科學和創新最終將取得勝利。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