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產業:做強制造端迎“蝶變”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黑天鵝”事件悄然演變為如今的“灰犀牛”,蝴蝶效應已然顯現。對於資源和銷售兩頭在外的南安產業,對於以製造見長的很多南安企業,除了窮盡各種辦法應對嚴峻挑戰外,我認為有條件的企業在這個時候進行技術升級,做強制造端,才有可能在疫情過後真正迎來“蝶變”。

疫情對每個人、每家企業來說,都是公平的。如何在危機中“破繭成蝶”,危中尋機、化危為機,考驗企業的應變能力。用英良石材董事長劉良的話說:“就像進入冬眠一樣,要用最低的能量活下來。”

疫情也給企業、行業帶來了冷思考。以石材為例,長期以來,南安石材業的優勢是兩頭在外,也就是從全球買來荒料,再製造成各種產品銷往全球。但受疫情影響,全球貿易似乎按下了“暫停鍵”,優勢變成劣勢。加上近年來湖北麻城、吉林蛟河鄰礦產業區以及北京、天津、青島和南通等鄰消產業區的興起,劉良認為,“這勢必會加大南安石材產業發展的空心化”。

如何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加快石材產業轉型升級,保住南安在全球石材市場的地位?在劉良看來,必須進一步加大對製造能力的投入和扶持,提高產品附加值,往中高端發展,實現對B端和C端的終端對話,以此拉動產業鏈上下游行業聯動發展。

製造力是南安的核心競爭力。南安不少企業正在朝著中高端製造邁進:在帶座外球面球軸承領域,福南軸承用4年時間躋身“國內第一梯隊”;鵬翔實業研發出具備發熱功能屬性的再生石,讓原本冷冰冰的再生石變得暖和起來;陽光中科正在建設全自動新型高效多用途單晶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打造“無人工廠”……

從技改升級中享受紅利,勤聰機械就是鮮活的例子。早在2018年12月,勤聰機械就在南安率先引進兩條自動生產線,如今已經正式投產,效益還不錯:自動生產線熔化一噸鐵水的耗電量減少28%,人員減少70%,廢品率降5%以上,有望增加年產值1.5億元,增加利稅1500萬元。

危機中,我們看到南安企業在高端製造的潛力。最近,石井泉州芯谷南安園區引進的首家半導體設備公司——福建安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再次出貨一臺價值近千萬元的光刻機,並交付國內某研究所用於cmos領域研究。上個月,該公司剛完成一臺價值近千萬元的光刻機訂單,交付給安防行業龍頭企業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用於生產額溫槍。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疫情只是短暫的,發展是永恆的。疫情也是南安產業發展的試金石,如果能在這艱難之時做強制造端,就有機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用九牧董事長林孝發的話說:“危機出良將,危難見英雄。”

海絲商報記者 蘇清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