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大家好!我是侣小荼!这是侣荼的第89篇推文。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多年前,第一次接触到鸭屎香,就觉得这么有性格,有猎奇点,有话题性,本身又香气雅致,口感清甜,还带着一丝丝奶香的茶,肯定很快就不是“小众茶”了。


可没想到,数年倏忽而过,虽然鸭屎香和其他香型的单丛茶,一直是我的杯中口粮,身边喜欢单丛的朋友也渐渐增多,貌似逐渐小有名气,但终究这“鸭屎香”没有像我之前预测的一炮而红。总是那么个“不温不火”的存在。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昨天忽然看到了新华网的一篇原创推文《真香香香香香香香香香香!》阅读已过10万+,瞬间感觉“鸭屎香”的春天,想必是真得要来了!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我若说,忽然很替“鸭屎香”开心,你会不会觉得我有点痴?但这么多年来喜欢茶,茶就像是身边的一个个朋友。怀才不遇的朋友得有出头之日,总是值得“举杯相庆”的。只是不知道,这“火”对鸭屎香来说,真得只是福气吗?


凡火之地、凡火之物、凡火之茶……大多反被“火”累,在这将火未火时,泡一杯我的鸭屎香,再好好品品这尚且“清静”的茶汤吧!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凤凰单丛是历史名茶,属乌龙茶类。产于广东省潮安县(今潮安区)凤凰镇。当年因单株采收、单株制作而得名“单丛茶”。


在四大乌龙里,广东乌龙的影响力相对较弱。跟闽南的铁观音,闽北的武夷岩茶相比,知名度要低很多。


作为广东乌龙代表的凤凰单丛茶,因为一直处于默默无闻、不温不火的状态,反而少了对市场的刻意迎合,相对忠实地保留了原始的采制风貌。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其实凤凰单丛茶,并不是没有名气,只是“墙里开花墙外香”。除在潮汕地区为当地人钟爱外,大多用于外销。据说柬埔寨、泰国、新加坡等地的潮州籍华侨也离不了一口挚爱的家乡茶,出口常常供不应求。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凤凰单丛茶的茶性,也是不温不火,属于半发酵茶。发酵程度介于铁观音和大红袍之间。既有绿茶的清新鲜爽,也有红茶的醇厚甘甜。适合于各种体质,也适合于各种季节,算是一款不太挑人的茶。


细分起来,单丛茶分为清香型、熟香型、温香型三种。适合于不同口感偏好的人群,可以这样说,不管你之前爱喝什么茶,接触单丛都能找到匹配你口感的那一款。可谓是随和的百搭茶。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清香型的凤凰单丛,多选择高香的单丛树种制作,焙轻火。这类茶花香高扬,汤色浅透,入口清甜甘爽,整体风格上比较接近清香型铁观音和台湾乌龙。香气容易被感知,适合喜欢清新口感,日常喜欢喝绿茶、清香型乌龙茶的朋友,适合女士和新茶友。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熟香型单丛,指复焙工艺火候重的单丛茶。这类茶

汤色橙红透亮,入口甘厚,花香沉入汤底,呈现成熟的果香和花韵。比起清香型,高扬的极易被感知的香气,熟香型的韵味更多表现在汤感和喉韵上,适合有一定茶龄,口感偏好饱满醇和,平时喜欢喝岩茶、普洱、红茶的朋友。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温香型,介于清香型和熟香型之间。尝试在“香气”和“汤感”之间寻求平衡,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适合作为从清香型向熟香型的口感过渡。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单丛茶香气独特、高扬饱满,有“

茶中香水”之称。单丛不只香高,香型还非常丰富,常见香型就有30多种。


香型的差异来源于不同树种的内含物质不同,也与采摘季节、气候变化及不同工艺相关。口感差异还来自于回甘强弱,花香山韵,可谓变幻无穷。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单丛的味域非常宽广,清香型单丛口味接近台湾乌龙和清香型铁观音,复焙熟香型单丛则接近武夷岩茶的口感,从铁观音到岩茶之间的味域,基本可被各色单丛所覆盖


在香韵类型上,单丛茶有经典的蜜香、山韵、枞韵,有些品种还具有独特奇香,一掬茶,竟能凭借树种和工艺,天然形成神似兰花、茉莉花等香气,确实也为单丛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成为了单丛茶颇具探索性和赏玩性的重要原因。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刚才提到,单丛常见香型有30多种,比如黄枝香、杏仁香、蜜兰香、姜花香、茉莉香、桂花香、柚花香等。前面提到的鸭屎香,也是香型之一。


那为什么在众多的花香中,鸭屎香的名称,如此特立独行呢?


这是因为这种香型的母树生长于一种黄壤中,此种黄壤俗名“鸭屎土”,茶树叶型又接近“鸭脚木”,故而将此茶命名为“鸭屎香”。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也有传说,茶农在制作此茶时,香气奇高,引得村人关注,纷纷询问是何等名种,而主人怕村人偷剪茶枝回去扦插伤及茶树,就随口给这个茶树起了一个丑名——鸭屎香。


其实,鸭屎香还有一个很雅致的学名,叫银花香,但雅名不及俗名传播力强,现在“鸭屎香”名气越来越大,而鲜有人知“银花香”。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关于单丛茶的冲泡技巧和茶友们关心的其他单丛问题,我们下次推文再继续聊。

新华网的“香香香”,这茶终于要火了!

部分内容选编自《小李先生 单丛研习笔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