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赠送的老竹板

师父赠送的老竹板

一提到劳动工具,人们先想到的往往是农作器具,其实我们曲艺人也有自己独特的“劳动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当属竹板。三年前,有一次我参加全国青少年曲艺邀请赛,参赛前不仅要向师父请教表演,还要向其讨要道具,师父刘文龙先生便将自己手使多年的竹板赠给我,激励我一举夺魁。

这两块竹板,是曲艺演员右手所持的“大板”,长19.5厘米,宽6厘米,竹板饱经风霜,但音色依然清脆响亮,音质圆润醇厚。这副竹板看起来虽旧,但保养得不错,我时常给它刷油,自己手上出的汗也渗透进去,使它看起来光亮四射。竹板原先拴绑着红色丝绳,用过几年后,我将红绳拆卸下来,请师父重配黑色丝绳绑之。师父还在竹板上刻字留念:“送给徒儿佳哲 刘文龙”。如今我再向师父提及此竹板时,刘先生感慨道:“这副板至少有20年的历史了,背面有一些黑色,但是声音特别好,有几次别人想要,我都没舍得给,我见你喜欢,又是一个勤奋好学的爱徒,就割爱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曲艺人为练得真功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曲艺在旧社会不被人看重,艺人们为了养家糊口、维持生计,打着竹板走街串巷地卖艺。经过几代曲艺人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古老的说唱艺术终于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李佳哲)

【来源:西安晚报资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