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去世以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清朝初期时候的八旗军队,战斗力可是非常强的,士兵们个个雄健彪悍,可是到了清朝后期的时候,却俨然是一副另外的景象,他们每天提着鸟笼到处游走,大烟枪从来不离身,从以前的战场勇夫变成了战斗力急转直下的病夫,其实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不过造成他们这种巨大转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那就是从多尔衮去世以后。

多尔衮去世以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当年努尔哈赤起义的时候,他身边的人对外都是一副虎狼姿态,这些人非常抱团,专心一致的帮助努尔哈赤,尤其是他的儿子们,非常的勇猛。当时努尔哈赤也要求那些皇亲子弟们都要有如此强劲的态势,后来这些人逐渐的有了自己的小队伍,但是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局面,那就是每个人的队伍只听从自己首领的号令。这种情况在北方游牧民族是非常常见的,也是一个传统的现象,比如当年金太祖的兄弟和孩子们,带着各自的队伍四处征战,也就造成了这些人难以听从中央的指令。

多尔衮去世以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所以八旗军队也是有这种现象演变而来的,就连这些人商讨政治事件的时候,也是共同参加。这也是领导者的观念,他认为大家齐心协力打天下,所以重要的决定也应该大家一起共同讨论,尤其是那些立了战功的人,在会议当中最具有发言权,声音也最大。这种统治现象一直到皇太极的时候才有所改善,由于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宣布继承人,所以给了皇太极可趁之机,他联合了八旗军权力比较大的几个人,逼着努尔哈赤的皇后殉葬了,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皇后的三个儿子打击非常大。

多尔衮去世以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皇太极为了让自己的权力更加集中,他就大力的取消众人议政的制度,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都是由自己亲政,这一点特别像汉人的皇帝们,这样做就是为了突出自己的权力。可是他想这么做还得看当时的情况,因为八旗军队的体制已经存在多年,想要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没想到后来皇太极很快就死去了,这件事情也没有得到良好的改革。

多尔衮去世以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皇太极匆忙地死去同样没有继承人,经过大家共同的商议,由福临上位继承,当时由多尔衮辅佐,这下子皇太极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因为当时再一次形成了"议政王会议制度"。多尔衮同样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利,采取了和皇太极一样的做法,把他掌管的镶白旗和正白旗提升到了上三旗的高度。多尔衮明白自己的地位,如果让他掌控的两个白旗权力更大的话,那无异于越级,他并不是皇帝,所以不能做的太出格。

多尔衮去世以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这时候军队上依然是八旗军的体制。可是不曾想,多尔衮竟然再一次意外中坠马身亡了,没想到年纪轻轻也是如此短命,而且他的死因至今都有待考究,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他是死于阿哥们之间的权力斗争,也有史书记载他因病去世,究竟是死于何种原因,至今也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多尔衮去世以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不过从多尔衮去世以后,顺治皇帝出于多种原因,将那时候已经下葬的多尔衮从墓里挖出来,进行了鞭尸,他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想彻底的否定以往的会议制度,从那以后改成了由皇帝亲自执政的局面。并且在执政的同时皇家子弟一律不能参与政治,朝堂上的大臣们都是非皇室出身。

多尔衮去世以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皇室子弟的手中也没有八旗军队了,毕竟那时候八旗军队也完成了任务,中原早已被纳入囊中。这样一来,在很大程度上就削弱了皇室子弟在军队中的影响力,他们手中没有实权自然也就不会出现谋反的现象,这是顺治比较担心的一个情况。

多尔衮去世以后,八旗军队的战斗力大不如前,这样说是有原因的

就连南方的一些政权,顺治皇帝也交给了吴三桂等人来完成,彻底的将皇室子弟的权利架空了,不得不说,这时候的清朝体制已经逐渐完善。从康熙皇帝以后,更是在政治和军队方面明确的建立了皇权的制度,所有的军队都是由皇帝来掌控,皇帝拥有了军队就拥有了绝对的实权,就可以将整个天下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时候的八旗军队中的体制早就没有一点作用了,也就根本不存在什么战斗力了,这就是刚开始八旗军队骁勇善战到最后没有用武之地一个巨大的转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