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輸在起跑線上更吃虧的是什麼?不良的家庭氛圍與生活方式

時常聽到周圍的年輕父母這麼說:我要盡我最大的能力為我的孩子創造條件,讓他讀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堅決不能讓他輸在起跑線上。

比輸在起跑線上更吃虧的是什麼?不良的家庭氛圍與生活方式

這話說的的確沒錯。好的幼兒園好的學校確實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體驗,更好的學習效果。但是有不少家長卻有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孩子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了。

真的是這樣嗎?

01

一個孩子是否成才與從小讀不讀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沒有必然的關係,從小讀好學校只是加大了成才的幾率。一個孩子是否能夠成才,最終取決於這個孩子自身的資質、能力、素養及其學習習慣。

那麼問題來了。一個孩子的資質是出生的那一刻自動從父母那裡繼承來的,這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不過大家也不用擔心,據科學家的研究,除了個別嬰兒出生時在某些方面有所缺陷,大部分的嬰兒資質其實都是不相上下的。所以這個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是孩子後天的學習能力,各方面的素養及其行為習慣是怎麼不知不覺的形成的。

比輸在起跑線上更吃虧的是什麼?不良的家庭氛圍與生活方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以說一個孩子的學習能力,各方面的素養及其行為習慣與父母的言行舉止密不可分。有句俗語不是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嗎?這句民間俗語就很通俗形象地詮釋了父母的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那些為了讓孩子讀最好的幼兒園,最好的小學而咬著牙買學區房的家長們,一心以為把孩子送進最好的學校,將來孩子就走上一條康莊大道。可他們中的很多人,卻忽視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教育方式才是孩子成才的根本。

02

朋友阿靜最近千辛萬苦的把寶貝兒子送到了市裡最好的幼兒園,滿以為可以鬆一口氣了,沒想到兒子在幼兒園裡的表現很不盡人意。老師多次打電話來告訴阿靜,孩子在幼兒園裡很不合群,膽小,內向,不愛說話,希望家長能夠在家裡正確的引導一下孩子。當我向阿靜詢問原因時,阿靜不由得嘆了口氣。她說,自從孩子出生後,家裡的矛盾非常多,自己和老公幾乎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每次吵鬧的時候也沒有避開兒子,一心以為他還小著,不懂事。沒想到漸漸的就發現兒子非常膽小,心裡也很脆弱。等阿靜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晚了。雖然阿靜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經常帶孩子出門和其他小朋友一同玩耍,定期帶孩子去拜訪一些熟人朋友,但是收效甚微。

比輸在起跑線上更吃虧的是什麼?不良的家庭氛圍與生活方式

所以說,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心靈的港灣,和睦的家庭更利於孩子的心理成長。在一個氣氛融洽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比同齡的孩子更樂觀更自信。

03

朋友阿林又給我打電話訴苦了,說他正在讀五年級的女兒最近成績下降很厲害,老師也打電話說他孩子最近上課注意力很不集中,喜歡做小動作。阿林問我該怎麼辦?

我詢問了一下阿林孩子在家學習時的情況,原來他們家是這樣子的:阿林最近調到新的工作單位,為了儘快和新單位的同事搞好關係,阿林時常請同事們到家裡來聚會喝酒,喝完酒後還會打幾圈麻將。每次送走同事們,都是半夜12點多了。有一次打麻將的時候,女兒試圖向他詢問難題,他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說,沒看到我正忙著嗎?等明天有空了我來教你。結果第二天他早就把這件事情忘到了九霄雲外,不知是不是因為頭天晚上受到了冷落,女兒第二天也沒有向他詢問。如果今天不是我問起,他差點都忘了有這麼一回事。

我告訴他,問題的癥結就出在這裡,做家長的成天忙於應酬玩樂,不把小孩的學習放在心上,怎麼可能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呢。孩子就是家長最好的一面鏡子。你是怎樣的,孩子就是怎樣的。

比輸在起跑線上更吃虧的是什麼?不良的家庭氛圍與生活方式

聽了我的話,阿林恍然大悟,說從今天開始起,再不在家裡搞這些聚會了,晚上安安靜靜地陪女兒做作業,真正的盡起做父親的職責。

04

反觀我們的身邊,要有多少家長是“寬以待己,嚴於律人”。他們總是要求孩子能夠努力學習,認真完成作業,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可是他們自己卻成天看電視玩手機,週末就喝酒聚會,打打麻將,從來沒想過要陪孩子一起玩一玩。

這種家長他總是把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努力實現家長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可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在生活中有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努力的榜樣,塑造一個良好的家長形象?

孩子都是善於模仿的。家長怎樣做,孩子自然而然也跟著做。家長努力,孩子自然也勤奮;家長懶散,孩子自然也拖拖拉拉。你嘴裡說著:“孩子,你要努力學習,給爸爸爭一口氣。”可是自己卻歪在沙發上,一玩起手機就是幾個小時。我想,孩子此時也會在心裡犯嘀咕:為什麼爸爸總是要求我努力學習?可他自己成天卻只知道刷抖音,玩遊戲?他為什麼也不努力的做一個好爸爸呢?

比輸在起跑線上更吃虧的是什麼?不良的家庭氛圍與生活方式

要想孩子勤奮努力,積極向上,家長不是動動嘴皮說一下就可以的。作為一個稱職的家長,必須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楷模,你說得再好聽也不如自己身體力行的一件事對孩子的影響大。

05

教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想把一個孩子教育好,絕對不是買個學區房把孩子送進最好的小學就可以實現的。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用真實有效的行動一起向目標邁進。

那些還在糾結著到底買不買學區房把孩子送進最好的幼兒園和小學的家長,希望看到這篇文章之後,能夠對你們有所啟發。一個孩子最終能不能成才,家庭的教育才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孩子的性格、能力及其行為習慣的形成與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而這些才是決定孩子能否成才的關鍵因素。

比輸在起跑線上更吃虧的是什麼?不良的家庭氛圍與生活方式

良好的家庭氛圍與父母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作用遠遠勝過了一所好學校帶給孩子的影響。因為良好的性格、出色的能力極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將伴隨著孩子一生,會使孩子終身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