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最后走到了一起,成为夫妻,他们会过得幸福吗?

小民为民


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走到了一起,他们会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吗?会的!但是,这里有个条件。婚姻的物质基础一定要牢固。

大家都知道,贾宝玉是一个近似于花花公子的人物,怜香惜玉,吟风弄月,很有点不务正业的节奏。现实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作为官二代,富二代,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身边丫鬟婆子一大堆,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都有人24小时全天候照顾,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离开贾府这个环境,差不多是个废物了。

那个弱柳扶风娇喘微微的林妹妹呢,更是体弱多病,手无缚鸡之力。

两人如果组成婚姻,结果堪忧。人间烟火也得把他们累死。他们的悲剧是注定的。

那么,就让他们在柏拉图式的爱情里,续写情缘,浪漫满屋?

显然,也不很美满。

精神层面的爱情,也是百般折磨,万种辛酸!

正应了曹雪芹的那首诗——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泪水,是绛珠仙子还给神瑛侍者的情意。

宝玉送黛玉两个旧手帕,别人不解其意,黛玉视若珍宝。随即题诗,表明心迹——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诗里面暗藏着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暗藏着一颗眷恋的心。

当宝玉吟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被黛玉听到,她心醉神痴,眼中落泪,她的灵魂不期然与贾宝玉的灵魂到了一处。

感时伤怀,黛玉随口念出那首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林黛玉感慨生命的奢华与残忍时,竟能让贾宝玉意乱情迷,恸倒在山坡上,在那一刻,两个接通的心灵密码,所有误会化为乌有,所有心意珠联璧合——

从第一次见面起,宝玉就深深爱上了林妹妹,奥秘一见钟情到两心相悦,虽然有些漫长艰辛,却是跨越考验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误解,有醋意,有小脾气,有猜测,有妒忌……恩恩怨怨,悲欣交集。

心魂双合,神意相通,原本就是爱情的最高境界。这份爱,美玉无瑕,纤尘不染;这份爱,地久天长,一眼万年。两个人都视为生命,甚至远远高于生命……

他们如果和和美美生活在一起,该是一种何等美好的结局?可惜,这注定是一个梦。梦因为虚幻,而浮想联翩;心,因为有爱而花开春暖。

现实中虽然没有结成连理,理想中,那份爱从不间断,飘忽忽荡悠悠,在另一个世界,芬芳旖旎,到处流传。

正如苏轼所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愿人世间,真情有家园,真爱到永远……








梦醉江南三月天


贾宝玉和林黛玉如果成为夫妻,绝对不会幸福。

《红楼梦》是写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沒落史的,当贾宝玉可能娶林黛玉之时,恰为贾府抄家之时。

贾宝玉只有几分才气,却无治世之能,更无求生的本领。只能做富贵闲人,却无力经营家庭。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最好的结果是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

而林黛玉则是个病美人,常年拿药当饭吃,是银子钱保命的富贵小姐,换了赤贫的生活方式,能活几天?

最后仍然是十年生死两茫茫。

就算贾家不败,贾宝玉是个妈宝男,唯母命是从,从金钏、晴雯事件就可以看出,他只知保护自己,却不会保护他的心上人。

而林黛玉是个极其清高,骄傲却又敏感的女子,却对宅斗毫无反抗之力。就算贾母活着,尚能维护她,她能对付的了王夫人的种种闲言碎语和折磨儿媳妇的手使嗎?指望宝玉是指望不上的。

这样在封建社会,封建家庭中被养的单纯之极的小绵羊,必将被社会吞噬。


旁观者岚


黛玉爱宝玉纯属文学绑架,他俩真成夫妻黛玉结局更加悲惨!

《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老槐已认真细读过六次了。

每次读完,也曾反复思考过:黛玉与宝玉是真正的爱情吗?如果两人真成了夫妻,黛玉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吗?

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

黛玉和宝玉真成了夫妻,他们肯定不会幸福!黛玉的命运结局会更悲惨,更凄凉!

因为:在那扼杀人性,吃人不吐骨头的封建礼教制度下,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

尤其是荣宁二府这样的豪门大族,处处高悬着封建礼制的铡刀,不可能允许真情男女去自由地,真心地爱恋,去与自己心爱的人结婚生子共白头!

在那封建专制社会,每一个人都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附属品,命都不属于自己,身体都不属于自己,哪里还有自己的情和爱!

黛玉没能与宝玉成婚抑郁而死,确实悲惨凄凉。但是,她保住了孤傲高贵,冰清玉洁的灵魂,保住了干净无污的女儿之身。“质本洁来还洁去”,应是她人生最好的结局。

老槐以为,黛玉如果真与宝王成了夫妻,无论怎样演变,都逃不出以下几种结局:

其一,短暂的新婚甜蜜之后,无法忍受宝玉拈花惹草。一幅白绫,悬梁而去!

其二,宝玉承继父业,纳妾成群,黛玉遭遗弃,孤独凄苦而终。

其三,贾家破败,兵荒马乱,宝玉弃家而逃。黛玉及随身丫环全被乱兵或贾家的仇敌强暴惨死。

其四,贾家破败,宝玉被杀,荣宁二府焚为灰烬。黛玉流落街头,沦为乞丐,饥寒交迫而亡……

以上的任何一种结局,都要比黛玉现在的结局悲哀凄惨的多。

为什么黛玉真与宝玉成为夫妻后会是这么悲惨的结局?理由如下:

第一,万恶的封建专制制度不允许有个人的自由和幸福!

社会制度决定人的命会。黛玉所处的是封建专制走向衰亡且格外疯狂的时代。

封建专制实为君主专制。其最大的特征是扼杀人性,禁固自由。普天之下皆王土,普天之民尽皇奴。

君主至上,君王主宰世界,一切按圣旨行事,社会按君王意志运转!君命臣死臣岂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每一个人的头都没长在自己身上,每一个人的命都没攥在自己手里。皇子,公主,王爷的人生,未来,爱情,婚姻都无权自己作主,都没有选择自由,又何况你贾府中的少爷小姐?

第二,黛玉天生的品质性格与所处的环境水火不容。

黛玉性格孤傲高冷,品质纯真正直,冰洁如玉。犹如一株清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如此孤傲高洁的少女,寄篱于贾府。她成天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处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坑蒙算计,营营苟苟。犹如老奴焦大所醉骂:“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柳湘莲说得更为准确:“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犹如一块翠绿之玉掉进污浊粪坑,她能得到珍惜?她能获得美满的爱情婚姻,能有幸福的人生?岂不笑话!

第三,黛玉爱宝玉,根本就没有基础,纯粹是文学绑架。

要说他俩有爱情,也不过是在那严格禁固的特殊环境里,一对少男少女青春萌动,异性相吸的过家家而已。

因为贾府是禁闭的,黛玉这些少女们根本就接触不了外界,她们没有这种自由。

但是,这些少女们已步入青春期,她们有对异性的渴望,需要与异性交往。

而贾府内部,能在年龄,相貌,地位等方面与之般配的少男,唯有宝玉,再无他人!

宝玉作为贾家珍宝,长期混迹于这群少玉中,加之没日没夜没脸没皮地粘糊,还没真正懂得爱情的黛玉对他产生一些表象的吸引甚至初恋也在所难免。

但是,从品质道德人格的层面来讲,他俩根本不是一路人,怎么能真心相爱,真情相许?

前面讲了,黛玉是天生丽质,孤傲高冷,品质冰清玉洁,纯真正直,容不得虚伪奸滑,卑劣龌龊。

宝玉天生庸懒,胸无大志,厌学贪玩,拈花惹草,心灵肮脏,人性猥琐,一失控啥坏事都做。纯粹一个“混世魔王”!

这样的一个少男,长大后不可能成为真男人。他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对爱情,对婚姻,对他人,对自己,都不可能有责任心,有担当!

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7个字:骄、奢、淫、欲、贪、玩、混。

试想,一旦黛玉长大成熟,懂得了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怎么可能去爱这样一个“混世魔王”?只怕是打死也不会愿意。

因此,如果黛玉真与宝玉成了夫妻,她能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便可想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