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楊憲益出生於民國4年(1915年),生肖屬虎。據說,母親生他前做過一個夢:一隻白虎躍入懷中。白虎星是兇星,但算命先生說,這夢既是凶兆,也是吉兆:這個孩子將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克父傷子,但經歷重重磨難後,會成就輝煌事業。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楊憲益幼年 | 圖源:豆瓣


儘管楊先生說自己不信命,但是他也承認算命的多少有些道理。5歲喪父,64歲家中獨子自盡,很長時間,他的確是家中唯一的男丁。而他在翻譯領域的成就,也的確堪稱輝煌。


楊憲益先生的一本自傳,在篤信風水的香港人那裡,就直接命名為《白虎星照命》。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圖源:ruanyifeng.com


楊憲益的父親楊毓璋,是天津中國銀行第一任行長。楊毓璋早年不學無術、吸食鴉片,後來浪子回頭,日本留學,成為叱吒風雲的金融鉅子,與袁世凱私交甚好。楊毓璋很多年都遺憾自己膝下無子,直到35歲那年,他的獨子楊憲益才出生。


儘管楊憲益出身尊貴,從小就穿著袁世凱贈送清廷黃馬褂,但5歲喪父令他的童年戛然而止。面對大家族的財產紛爭,七八歲的楊憲益不得不西裝革履地替父親出席董事會,看叔叔們道貌岸然地瓜分遺產。


楊家走在下坡路上,但畢竟家境殷實,直到他大學畢業那年,家裡才徹底敗落。


楊憲益幼年讀私塾,中學階段進入法租界的英國教會學校。因為那時家境尚可,他常常花錢買書,加之學校的薰陶,他閱讀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學著作。這些閱讀不僅培養了楊憲益良好的語言能力,同時也擴充了廣泛的文化知識,為他後來從事的翻譯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1934年,楊家沿襲留洋傳統,將楊憲益送至英國求學。因為聽聞牛津比劍橋更難進,楊憲益便毅然決然參加牛津的入學考試,並順利通過希臘文、拉丁文的專業筆試。


楊憲益一面攻讀英國文學,一面宣傳抗日。1937年,楊憲益在牛津當選中國學生會主席,同當時在牛津讀書的錢鍾書、楊絳夫婦一道身體力行地抗日。


與此同時,楊憲益還在牛津認識了此生的摯愛——戴乃迭(Gladys B.Tayler)。戴乃迭1937年考入牛津大學,攻讀法國文學,經導師介紹加入中國協會,結識了後來成為該協會主席的中國留學生楊憲益。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楊憲益舉止瀟灑,才華橫溢,聰明幽默,身上洋溢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這些深深吸引了出生於中國、成長於英國上流社會的戴乃迭。她拒絕了不少英籍貴族的追求,甚至改讀中國文學,成為牛津史上第一位中國文學畢業生。


而在楊憲益看來,戴乃迭不僅美麗動人,還有一顆質樸的心。她清新脫俗,沒有上流社會女孩的虛榮與勢力,這一素質在“中國上層的小姐們之中也很少見”。


1940年,楊憲益拿到了牛津大學的畢業證,並收到了哈佛大學的聘書。而國內素未謀面的沈從文、吳宓則大力推薦他到西南聯大擔任古希臘和拉丁文老師。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圖源:百度百科


楊憲益最終選擇了風雨飄搖的祖國,並決定和戴乃迭分手。


但21歲的戴乃迭拒絕了楊的分手,決定跟隨愛人回到中國。知道戴乃迭要嫁給一箇中國人,並且去中國生活,曾經在中國做過傳教士的母親全力反對,甚至詛咒說:“如果你們結婚,你們的婚姻持續不了4年,而你們將來的孩子會自殺而死。”


最終,他們懷揣50英鎊回到中國,並在重慶舉行了婚禮。證婚人是赫赫有名的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及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楊憲益最初的翻譯,僅僅是因為好玩。24歲(1939年)那年,楊憲益按照英國18世紀英雄雙行體格式翻譯了《離騷》,譯作充滿了嘲諷與誇張。


1953年,作為政協特邀委員,楊憲益曾接受毛主席的接見,周總理特地向主席介紹楊翻譯《離騷》一事。毛主席問他:“你覺得《離騷》能夠翻譯嗎?”楊憲益不假思索:“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可以翻譯的。”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英文版《離騷》| 百度百科


以《離騷》為代表,楊憲益早期的翻譯作品中,譯者的主體性過於明顯,缺少對原文的忠實。


以《離騷》的前四句為例: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從中可以看出,原文和譯文並沒有一一對應,原文的不少關鍵點被忽略了。“帝高陽”(古帝高陽氏,名顓頊)沒有翻譯,“皇考”(去世的父親、屈氏先祖)、“伯庸”(我的父親)等均沒有在譯文中體現。楊憲益為了追求格律,犧牲了對原文的忠實性,而漢學家霍克斯的譯文則更多直譯: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而後兩句中時間的翻譯,也沒有恰當地介紹清楚中國的傳統文化。Sirius為天狼星,“攝提”指寅年,不能完全對應。“孟陬”指夏曆正月,也不能籠統地用spring翻譯。


又如: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雖然英雄雙韻體的押尾韻形式優美,但是回譯成中文卻是“我的夢想實現前黃昏也許降臨了”,所指不明,缺少了原文“美人遲暮”悲壯淒涼的意境,在文化意向的傳遞上大打折扣。


另一名句也是類似的情況: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此句上半句對“路漫漫”並未進行強調,更追求long和下句urged on中的on的音律一致,採用倒裝手法,選用seem表達明知路漫漫的客觀視角。下半句選用了dream這個詞來直指“求索”的內容,尋求seem和dream的押韻。


但是,《離騷》的翻譯更多是年輕的楊憲益的遊戲,並非專業的翻譯工作。從後期來看,楊戴的翻譯非常重視“信”,也就是對原文的忠實度。


其實楊憲益最想從事的工作,是中國古代史的研究,走上翻譯道路,與梁實秋和夫人戴乃迭都有關係。


1940年,梁實秋是位於重慶的國立編譯館翻譯委員會負責人,當時的主要工作是英譯中。但梁實秋希望開闢一個新領域,將中國經典著作翻譯後介紹到西方,便邀請楊戴夫婦前去工作。梁實秋的推薦,加上夫人戴乃迭十分喜歡翻譯,楊憲益便在翻譯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戴乃迭去世後,楊憲益也就停止了翻譯工作。


下面這張截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楊戴翻譯數量之多、涉獵之廣,“翻譯了整個中國”,的確不誇張。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圖源:百度百科


新中國成立後,楊戴來到北京的外文出版社工作。1964年,他們接到一個艱鉅的任務:將《紅樓夢》翻譯成英文。1968年,《紅樓夢》的前一百回已經翻譯完,但是由於戴乃迭的外國身份成為了攻擊的目標,夫婦二人入獄四年,直到1972年被釋放。1978年,楊戴的英譯版三卷本《紅樓夢》出版,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由中國人翻譯的全本。有了楊戴的翻譯,曹雪芹筆下的寶戴愛情,才終於為西方人所瞭解。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楊戴英譯本《紅樓夢》| 百度百科


另外僅有的一個《紅樓夢》全譯本,是英國漢學家霍克斯翻譯的《石頭記》,這兩個版本常被拿來比較。


總體來看,霍克斯的翻譯更具有藝術魅力,其中融入了不少譯者的個人理解,更容易受到英語母語讀者的歡迎。楊戴的譯文則更加忠實於原著,更具有傳播中國文學和文化的價值,需要讀者在閱讀中思考。


以《葬花吟》為例: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兩種翻譯都表現出極高的語言技巧。楊戴的譯文簡潔,更忠實於原文。而霍克斯的譯文句句押韻,但“他年葬儂知是誰”的“誰”沒有翻譯出來,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也減少的讀者的思考。楊戴則兩次用到“who”,在這一點上更勝一籌。


在章回目錄的翻譯上,這兩種版本也有差異,楊戴的譯文較為中性,而霍克斯則增加了不少感情色彩的渲染。


如第二十八回: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總體來說,儘管譯法不同,這兩個版本都較好地傳遞了原文的信息。


楊戴合作翻譯時,一般由楊憲益翻譯初稿,戴乃迭隨後潤色,成為定稿。他常說,其實乃迭才是翻譯家,她花費的力氣更大。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楊憲益平時非常照顧戴乃迭,日常生活中常常講英語,以至於戴乃迭抱怨說,自己的漢語不流暢,主要是因為楊憲益的英文過分熟練。


楊憲益曾說,想要翻譯好中國文學,必須先看透100本英美文學原著。縱觀楊憲益的一生,學生時代博覽群書,翻譯成就斐然,這個說法是很有道理的。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文革初期,楊憲益就遭到了迫害。當時人們認為在中國的外籍專家可能是特務,戴乃迭也被邀請談話。1968年,夫妻二人雙雙入獄,直到1972年被釋放。


被迫害的經歷和監牢生活,對夫妻二人的精神狀態打擊不小,但最令人痛心的,還是他們的唯一的兒子——楊燁。儒雅敦厚的楊憲益,甚至因為此事打過愛妻一個耳光,這也令他無比後悔。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楊燁 | 圖源:豆瓣


楊燁是楊戴夫婦唯一的兒子,聰明伶俐,備受寵愛。因為相貌與眾不同,從小便受到同學排擠,但他一直努力融入同學中,成績優異,擔任班長。1963年,躊躇滿志的楊燁報考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和清華大學數學系,卻因為父母的原因,沒有通過政審(北大物理系研究的是原子物理),最終只拿到了北京工業大學的錄取通知。


儘管楊燁一直努力表現自己,但是政治風波卻一波強過一波,父母入獄的事情更是影響了楊燁和他兩個妹妹的工作。漸漸的,楊燁的精神狀態出現了問題。他堅信自己是英國人,要求大使館將他送回國,並且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父親。


幾經波折,楊燁拿到了護照,隨母親赴英國探親,後來便居住在姨媽家,看起來,他的精神恢復了。1979年的元旦剛過,楊燁和表親出門散步,回家後便進入臥室。幾分鐘後,臥室傳來“砰”的一聲巨響,只見濃煙夾著火苗,從楊燁臥室的屋頂直衝雲霄……


楊燁自焚後,楊戴夫妻痛苦不堪,借酒澆愁。戴乃迭更是終日飲酒,以淚洗面。無奈之下,楊憲益打了酗酒的愛妻,留下了難以詮釋的悔恨,卻也讓世人明白,夫妻二人無法言說的傷痛。


晚年的戴乃迭患上了老年痴呆,但楊憲益寸步不離。她常常自言自語:兒子呢?楊燁呢?八十多歲的楊憲益悉心地照顧她,溫柔地和她說話:鮮花搬進屋子裡是讓我來養的,女人娶進家門是讓我來愛的。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圖源:book.163.com


戴乃迭去世後,楊憲益也不大走動,日日坐在書桌前,端詳亡妻的遺像。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圖源:百度百科


楊憲益為愛妻作悼亡詩云: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圖源:百度百科


楊憲益一生翻譯過上百部中國文學,累計1000多萬字,獲得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他和妻子的愛情傳奇和命運悲歡,也著實令人唏噓感嘆。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想知道關於楊憲益先生更多的翻譯觀點?這本《因難見巧:名家翻譯經驗談》推薦給你!


讓西方人讀懂了寶黛故事,這對中英伉儷的愛情也美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