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杨宪益出生于民国4年(1915年),生肖属虎。据说,母亲生他前做过一个梦:一只白虎跃入怀中。白虎星是凶星,但算命先生说,这梦既是凶兆,也是吉兆:这个孩子将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克父伤子,但经历重重磨难后,会成就辉煌事业。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杨宪益幼年 | 图源:豆瓣


尽管杨先生说自己不信命,但是他也承认算命的多少有些道理。5岁丧父,64岁家中独子自尽,很长时间,他的确是家中唯一的男丁。而他在翻译领域的成就,也的确堪称辉煌。


杨宪益先生的一本自传,在笃信风水的香港人那里,就直接命名为《白虎星照命》。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图源:ruanyifeng.com


杨宪益的父亲杨毓璋,是天津中国银行第一任行长。杨毓璋早年不学无术、吸食鸦片,后来浪子回头,日本留学,成为叱咤风云的金融巨子,与袁世凯私交甚好。杨毓璋很多年都遗憾自己膝下无子,直到35岁那年,他的独子杨宪益才出生。


尽管杨宪益出身尊贵,从小就穿着袁世凯赠送清廷黄马褂,但5岁丧父令他的童年戛然而止。面对大家族的财产纷争,七八岁的杨宪益不得不西装革履地替父亲出席董事会,看叔叔们道貌岸然地瓜分遗产。


杨家走在下坡路上,但毕竟家境殷实,直到他大学毕业那年,家里才彻底败落。


杨宪益幼年读私塾,中学阶段进入法租界的英国教会学校。因为那时家境尚可,他常常花钱买书,加之学校的熏陶,他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这些阅读不仅培养了杨宪益良好的语言能力,同时也扩充了广泛的文化知识,为他后来从事的翻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1934年,杨家沿袭留洋传统,将杨宪益送至英国求学。因为听闻牛津比剑桥更难进,杨宪益便毅然决然参加牛津的入学考试,并顺利通过希腊文、拉丁文的专业笔试。


杨宪益一面攻读英国文学,一面宣传抗日。1937年,杨宪益在牛津当选中国学生会主席,同当时在牛津读书的钱锺书、杨绛夫妇一道身体力行地抗日。


与此同时,杨宪益还在牛津认识了此生的挚爱——戴乃迭(Gladys B.Tayler)。戴乃迭1937年考入牛津大学,攻读法国文学,经导师介绍加入中国协会,结识了后来成为该协会主席的中国留学生杨宪益。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杨宪益举止潇洒,才华横溢,聪明幽默,身上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深深吸引了出生于中国、成长于英国上流社会的戴乃迭。她拒绝了不少英籍贵族的追求,甚至改读中国文学,成为牛津史上第一位中国文学毕业生。


而在杨宪益看来,戴乃迭不仅美丽动人,还有一颗质朴的心。她清新脱俗,没有上流社会女孩的虚荣与势力,这一素质在“中国上层的小姐们之中也很少见”。


1940年,杨宪益拿到了牛津大学的毕业证,并收到了哈佛大学的聘书。而国内素未谋面的沈从文、吴宓则大力推荐他到西南联大担任古希腊和拉丁文老师。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图源:百度百科


杨宪益最终选择了风雨飘摇的祖国,并决定和戴乃迭分手。


但21岁的戴乃迭拒绝了杨的分手,决定跟随爱人回到中国。知道戴乃迭要嫁给一个中国人,并且去中国生活,曾经在中国做过传教士的母亲全力反对,甚至诅咒说:“如果你们结婚,你们的婚姻持续不了4年,而你们将来的孩子会自杀而死。”


最终,他们怀揣50英镑回到中国,并在重庆举行了婚礼。证婚人是赫赫有名的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及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杨宪益最初的翻译,仅仅是因为好玩。24岁(1939年)那年,杨宪益按照英国18世纪英雄双行体格式翻译了《离骚》,译作充满了嘲讽与夸张。


1953年,作为政协特邀委员,杨宪益曾接受毛主席的接见,周总理特地向主席介绍杨翻译《离骚》一事。毛主席问他:“你觉得《离骚》能够翻译吗?”杨宪益不假思索:“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可以翻译的。”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英文版《离骚》| 百度百科


以《离骚》为代表,杨宪益早期的翻译作品中,译者的主体性过于明显,缺少对原文的忠实。


以《离骚》的前四句为例: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从中可以看出,原文和译文并没有一一对应,原文的不少关键点被忽略了。“帝高阳”(古帝高阳氏,名颛顼)没有翻译,“皇考”(去世的父亲、屈氏先祖)、“伯庸”(我的父亲)等均没有在译文中体现。杨宪益为了追求格律,牺牲了对原文的忠实性,而汉学家霍克斯的译文则更多直译: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而后两句中时间的翻译,也没有恰当地介绍清楚中国的传统文化。Sirius为天狼星,“摄提”指寅年,不能完全对应。“孟陬”指夏历正月,也不能笼统地用spring翻译。


又如: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虽然英雄双韵体的押尾韵形式优美,但是回译成中文却是“我的梦想实现前黄昏也许降临了”,所指不明,缺少了原文“美人迟暮”悲壮凄凉的意境,在文化意向的传递上大打折扣。


另一名句也是类似的情况: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此句上半句对“路漫漫”并未进行强调,更追求long和下句urged on中的on的音律一致,采用倒装手法,选用seem表达明知路漫漫的客观视角。下半句选用了dream这个词来直指“求索”的内容,寻求seem和dream的押韵。


但是,《离骚》的翻译更多是年轻的杨宪益的游戏,并非专业的翻译工作。从后期来看,杨戴的翻译非常重视“信”,也就是对原文的忠实度。


其实杨宪益最想从事的工作,是中国古代史的研究,走上翻译道路,与梁实秋和夫人戴乃迭都有关系。


1940年,梁实秋是位于重庆的国立编译馆翻译委员会负责人,当时的主要工作是英译中。但梁实秋希望开辟一个新领域,将中国经典著作翻译后介绍到西方,便邀请杨戴夫妇前去工作。梁实秋的推荐,加上夫人戴乃迭十分喜欢翻译,杨宪益便在翻译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戴乃迭去世后,杨宪益也就停止了翻译工作。


下面这张截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杨戴翻译数量之多、涉猎之广,“翻译了整个中国”,的确不夸张。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图源:百度百科


新中国成立后,杨戴来到北京的外文出版社工作。1964年,他们接到一个艰巨的任务:将《红楼梦》翻译成英文。1968年,《红楼梦》的前一百回已经翻译完,但是由于戴乃迭的外国身份成为了攻击的目标,夫妇二人入狱四年,直到1972年被释放。1978年,杨戴的英译版三卷本《红楼梦》出版,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由中国人翻译的全本。有了杨戴的翻译,曹雪芹笔下的宝戴爱情,才终于为西方人所了解。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杨戴英译本《红楼梦》| 百度百科


另外仅有的一个《红楼梦》全译本,是英国汉学家霍克斯翻译的《石头记》,这两个版本常被拿来比较。


总体来看,霍克斯的翻译更具有艺术魅力,其中融入了不少译者的个人理解,更容易受到英语母语读者的欢迎。杨戴的译文则更加忠实于原著,更具有传播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价值,需要读者在阅读中思考。


以《葬花吟》为例: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两种翻译都表现出极高的语言技巧。杨戴的译文简洁,更忠实于原文。而霍克斯的译文句句押韵,但“他年葬侬知是谁”的“谁”没有翻译出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也减少的读者的思考。杨戴则两次用到“who”,在这一点上更胜一筹。


在章回目录的翻译上,这两种版本也有差异,杨戴的译文较为中性,而霍克斯则增加了不少感情色彩的渲染。


如第二十八回: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总体来说,尽管译法不同,这两个版本都较好地传递了原文的信息。


杨戴合作翻译时,一般由杨宪益翻译初稿,戴乃迭随后润色,成为定稿。他常说,其实乃迭才是翻译家,她花费的力气更大。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杨宪益平时非常照顾戴乃迭,日常生活中常常讲英语,以至于戴乃迭抱怨说,自己的汉语不流畅,主要是因为杨宪益的英文过分熟练。


杨宪益曾说,想要翻译好中国文学,必须先看透100本英美文学原著。纵观杨宪益的一生,学生时代博览群书,翻译成就斐然,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文革初期,杨宪益就遭到了迫害。当时人们认为在中国的外籍专家可能是特务,戴乃迭也被邀请谈话。1968年,夫妻二人双双入狱,直到1972年被释放。


被迫害的经历和监牢生活,对夫妻二人的精神状态打击不小,但最令人痛心的,还是他们的唯一的儿子——杨烨。儒雅敦厚的杨宪益,甚至因为此事打过爱妻一个耳光,这也令他无比后悔。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杨烨 | 图源:豆瓣


杨烨是杨戴夫妇唯一的儿子,聪明伶俐,备受宠爱。因为相貌与众不同,从小便受到同学排挤,但他一直努力融入同学中,成绩优异,担任班长。1963年,踌躇满志的杨烨报考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和清华大学数学系,却因为父母的原因,没有通过政审(北大物理系研究的是原子物理),最终只拿到了北京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


尽管杨烨一直努力表现自己,但是政治风波却一波强过一波,父母入狱的事情更是影响了杨烨和他两个妹妹的工作。渐渐的,杨烨的精神状态出现了问题。他坚信自己是英国人,要求大使馆将他送回国,并且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父亲。


几经波折,杨烨拿到了护照,随母亲赴英国探亲,后来便居住在姨妈家,看起来,他的精神恢复了。1979年的元旦刚过,杨烨和表亲出门散步,回家后便进入卧室。几分钟后,卧室传来“砰”的一声巨响,只见浓烟夹着火苗,从杨烨卧室的屋顶直冲云霄……


杨烨自焚后,杨戴夫妻痛苦不堪,借酒浇愁。戴乃迭更是终日饮酒,以泪洗面。无奈之下,杨宪益打了酗酒的爱妻,留下了难以诠释的悔恨,却也让世人明白,夫妻二人无法言说的伤痛。


晚年的戴乃迭患上了老年痴呆,但杨宪益寸步不离。她常常自言自语:儿子呢?杨烨呢?八十多岁的杨宪益悉心地照顾她,温柔地和她说话:鲜花搬进屋子里是让我来养的,女人娶进家门是让我来爱的。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图源:book.163.com


戴乃迭去世后,杨宪益也不大走动,日日坐在书桌前,端详亡妻的遗像。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图源:百度百科


杨宪益为爱妻作悼亡诗云: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图源:百度百科


杨宪益一生翻译过上百部中国文学,累计1000多万字,获得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他和妻子的爱情传奇和命运悲欢,也着实令人唏嘘感叹。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想知道关于杨宪益先生更多的翻译观点?这本《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推荐给你!


让西方人读懂了宝黛故事,这对中英伉俪的爱情也美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