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说?你忽略了最应该重视的情感

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说?你忽略了最应该重视的情感

大家好,我是阿元,“阿元实用心理”愿做你的朋友 ❤

情感忽视 Part2 - 12种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

今天我们聊聊怎样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情感忽视的伤害,还是那几句嘱咐:

  • 如果你发现你是一个被情感忽视的孩子,不用内疚,因为这不是你的错。
  • 如果你是一个忽视了孩子情感的父母,你也不需要过度内疚,内疚对这件事于事无补,而且这也不是你的错,因为你自己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障碍。
  • 大家首先要用开放的接纳的态度来面对这么一个症状,而不是学了这个东西以后到处对号入座,说谁是被忽略的,谁谁对我忽略了等等,抱怨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 健康父母的三个特征

    第1个特征:是和孩子有情感链接,父母跟孩子之间有着非常良好的情感链接,

    孩子遇到了情感的问题,遇到了情绪上出现的变化,他不会躲过父母,他不会不让父母知道。

    第2个特征:健康的父母是让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父母应该认识到孩子是一个跟自己不一样的人,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不会让孩子来承担父母的意愿,不会让孩子成为自己生命的延伸的一部分。很多父母是把孩子当成“私人物品”的,孩子必须遵守父母的意愿和规则,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

    第3个特征:当孩子发出情感需求的时候,父母是有回应的。

    一个经典的例子叫做“沙滩上的凯瑟琳”。凯瑟琳和她的爸爸在沙滩上玩儿的很愉快,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妈妈说:“到时间了,爸爸不可能陪你玩一天,过来妈妈给你读书。,然后爸爸就开始收拾那些东西,凯瑟琳就非常失望地从沙滩走去妈妈那里,听妈妈读书。

    这不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场景吗?在这个案例里这对父母俩做错了什么呢?爸爸带着孩子玩儿沙子,然后妈妈还给读书,这样的父母已经够好的了,对吧?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个过程中缺失的是什么呢?

    没有人对凯瑟琳失望的情感作出任何回应

    如果妈妈在说话之前能够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孩子玩的很开心,那跟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玩儿的很高兴,咱们应该换一种方式了,因为爸爸还有工作要做,妈妈给你读书。”那这里面有一个承接,妈妈是回应孩子的情绪的,这个时候爸爸说:“唉哟,我真的不想走啊,咱们这儿玩的真开心。但是我要开个会,所以现在开始你去跟妈妈玩好么?”在这种对话方式里,都是有情感回应的,如果父母只是陪孩子玩,没有人去关心她的情感,那孩子会非常失望,不会理解为什么突然就结束了愉快的玩耍,被硬生生地拉过来读书。

    当然这次经历能不能够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影响,个体是有差异的,但你要知道这个就叫做忽视。就是没有人会在意孩子情绪的变化,没有人对孩子的情绪变化作出反应,甚至没有人看出孩子有情绪的变化,还觉得是孩子不懂事。那,这就是情感忽视的一个表现。

    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说?你忽略了最应该重视的情感

    12种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

    1.自恋型父母 - 推荐相关书籍《母爱的羁绊》,(里面写到自恋型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尤其是自恋型的妈妈对女儿的伤害和控制是终身的)

    这一类父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在家里面跟孩子是完全不平等的,甚至爸爸或者妈妈跟TA的配偶都不是同等对话的。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人,典型特点是脆弱,容易受伤,记仇还推卸责任。

    比如,父母会表现,我不跟你说话就不跟你说话,孩子再去百般地讨好,求饶,说我错了我改了,父母也不为所动,他用这种方式来惩罚孩子。常用的手段是发怒或者冷落,这种父母的潜意识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延伸。

    2.专制型父母

    特征就是老派,不许顶嘴,绝对服从,甚至有时候会有虐待和惩罚,这种方式不是说不能够教育出好的孩子来,关键是在情感这件事上父母也是完全忽略的,在专制型的父母面前,根本没有机会表达你的情绪,

    你的情绪和情感都忍着点,憋着,不许哭,不许大笑等等,孩子长大了以后很有可能会出现很严重的叛逆状况,并且成年后在亲密关系中出现问题。

    3.放纵型父母

    几乎不和孩子有冲突,孩子做什么都行。甚至夜不归宿第二天回到家,父母跟没发生什么事儿一样说你回来了。可能别的孩子会很羡慕说你们家真好干什么都没人管,但实际上这个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的任何反馈,当一个完全放纵的溺爱的孩子得不到来自父母的任何反馈的时候,他一样会在内心深处造成情感的忽视,甚至引发更严重的行为。

    4.离异丧偶型

    这里不是说只要离异或者丧偶就会对孩子造成影响,而是不快乐,喜欢抱怨,用离异或者丧偶做借口,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在婚姻的失败或者是配偶的离开。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抱怨的环境当中,这也是造成情感忽视的典型特点,这样的父母自己本身很痛苦,已经没有能量走出来,去关心孩子们的情感世界了。

    5.成瘾性父母

    比如酗酒,吸毒,或者做别的什么事儿。这些成瘾性的父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他们的表现常常是过度补偿的,经常表现的像两个人一样。你比如说,喝酒之后还打人,打完又后悔,后悔怎么办呢?我带你去玩,给你买好吃的。

    孩子往往生活在两个极端当中,一会儿对孩子特别好,一会儿又特别坏。我们在生活中这样的父母太多了,这些过度补偿的父母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可预测的,孩子父母摸不准,一切都看今天的心情好不好。如果没喝酒的话那就不错,如果喝了酒我就不认识他了。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安全感会特别的缺乏,他一定是被忽略的,他根本就不知道正常的家庭环境是什么样子。

    第6种是抑郁型

    父母本身缺乏能量和热情,就好像没有这个人一样,对孩子完全缺乏抚慰。电影《奋斗的乔伊》里面,JOY的妈妈就是这样,因为离婚的打击几十年不出房间,日复一日看肥皂剧,反而要女儿去照顾她。

    没什么动力去做更多的努力,咱家就这样了。背负着这种沉重的,抑郁的压力,孩子的所有情感都只能自己收藏起来,因为父母没有这个能量去照顾孩子的情绪,父母连自己的情绪都管不好,怎么管孩子的情绪呢?所以抑郁型的父母也会造成情感忽视。

    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说?你忽略了最应该重视的情感

    第7种工作狂

    工作狂的潜台词是什么呢?就是你的情感和需要都不太重要,所以孩子长大以后的特点是自我价值低,这些孩子从小到大,父母对他的照顾都是通过其他人来实现,所有的这种情绪上的问题,学校出了什么问题,秘书去解决一下,父母根本不参与,所以孩子就会觉得“我根本不重要,我的生活没有价值”。

    那些去用生命犯罪的人都是自我价值低的人,自我价值低的人会去做很多伤害别人的事情。

    第8种伤病的家属

    咱们肯定从媒体报道看到过,小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很成熟,因为家里边哥哥是生病的,这个孩子要跟他爸妈一块照顾哥哥,自己照顾自己等等,看起来很感人对不对?但心理学家警告我们,这些在很小的年纪就已经非常成熟的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特别容易崩溃,到了青春期以后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因为人是不可能一直只付出的,这类孩子得到的爱是根本不够的,小小的年纪就整天往外去付出这些爱,到了青春期以后他会追求过度的补偿,会变得无比的叛逆,这是照顾伤病家属所带来的危机。

    第9种完美导向型父母

    有一些父母永不满足,永远焦虑,永远烦躁,永远完美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这一类父母,就是我们见到他的孩子再怎么夸,父母就站在旁边不停地说,“但是他那个还不够好,他这个比不过谁谁... ... ”

    你要在一个孩子身上挑毛病,在世界上找一个比你的孩子在某一个方面强一点点的人,你一定能找得到。这一类父母不会关注孩子的情感和情绪,只会要求他继续去学习,去变得更好。

    第10种反社会型人格

    反社会型人格最典型的特点是没有内疚感,这类父母会用残忍的操纵的手段来控制孩子,操纵孩子,先欺负孩子,之后恐吓,威胁,用内疚等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这个孩子觉得极度的痛苦。

    第11种叫做孩子即父母

    孩子照顾父母,就是让孩子给父母做饭,让孩子去负责买菜,让孩子干什么什么,孩子早早的就成熟起来了,很多父母以此为乐觉得觉得挺好的,自己把孩子训练的不错,但是到了青春期以后你要知道孩子会很危险很叛逆。

    第12种都是为你好型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类型,这一类父母综合了以上类型里的很多特征,在生活中也是最最常见的。

    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说?你忽略了最应该重视的情感

    点击关注“阿元实用心理”了解

    - 情感忽视 Part1 - 情感忽视的基本知识

    - 情感忽视 Part2 - 12种造成情感忽视的父母

    - 情感忽视 Part3 - 经历过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了

    - 情感忽视 Part3 - 我曾经被情感忽视,现在如何改变?

    @父母学堂 @情感 @亲子教育 @心理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