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南客家的辣

江西是一个很能吃辣的省份,这主要是受江西的地理地貌环境等因素影响。江西地处江南,是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形,山多雨水多,四季分明,春冬天湿冷,夏天潮湿闷热,秋天高温干燥,辣椒能驱寒祛湿,这也逐渐养成了江西人的饮食习惯——痴辣。

地处江西南部的赣州,是客家人主要聚集地之一,而赣南客家家常菜的特点,用客家话来说,就是“含含辣辣”。“含”就是咸的意思,江西是农业大省,高温闷热天气下,上山下地劳作的人们流汗多,随汗带着的盐分也多,所以形成了咸辣的饮食习惯,一来重盐趋咸的饮食可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盐分,二来辣椒的辣能祛湿,同时刺激唾液分泌,辅助食物消化,也就是平常说的——更下饭。

江西赣南客家的辣

二荆条辣椒

赣南客家菜擅于炒、蒸、炖、焖等烹饪方式,又以炒、蒸最为常用。赣南客家炒菜,除了绿叶蔬菜(青菜)之外,其他炒菜基本都要放大量辣椒。赣州传统的本地辣椒类似线椒,肉质细腻无皮渣,皮薄,籽多,味辣,醇厚,与四川的二荆条还不一样,二荆条皮肉厚,辣度不够,二荆条适合做豆瓣酱,但赣州客家人不爱吃,因为不够辣,有皮渣。赣州人还习惯用朝天椒炒菜,也是因为辣度大。

江西赣南客家的辣

线椒干辣椒

夏秋季节,赣州客家菜使用新鲜辣椒较多,但冬春季节,在以前没有温室大棚的时代,新鲜辣椒尚未上市,对干辣椒和腌制辣椒使用的较多。江西赣南客家人的腌制辣椒,与四川的豆瓣酱、湖南的剁辣椒等有着不一样的制作工艺,味道也有很大区别。江西赣南客家腌制辣椒,用客家话来说,叫做“踏辣椒”。

类似于豆瓣酱是川菜的灵魂一样,踏辣椒也可以说是江西赣州客家炒菜的灵魂,因为放了踏辣椒,整个菜的味觉感官就完全不一样,层次更丰富,增加了踏辣椒醇厚的窖香和咸辣。

踏辣椒的做法其实是极为简单的,需要选用皮肉薄,辣度中上的新鲜本地线椒红辣椒,当然也可以用新鲜的朝天椒。红辣椒洗干净后,需要先晾干水分,然后采用斜切的方法,将辣椒切成片状,剁辣椒和豆瓣酱都是要将辣椒剁碎,踏辣椒不需要剁碎。

江西赣南客家的辣

辣椒切片

为了增加踏辣椒的丰富味觉层次感和香味,可以按一斤辣椒,一两大蒜和姜的比例,放入一些姜和大蒜。姜和蒜均要切碎,并与切好的辣椒搅拌均匀。然后放入食盐腌制,盐和辣椒的比例,大致为一斤辣椒,放1-2两的食用盐,当然如果要保存时间长一些,可以多放点食盐,搅拌均匀,然后腌制1-2个小时,之后将腌制出来的水分沥干。

江西赣南客家的辣

食盐腌制

沥干水分后,此时就可以装瓶装罐了。装瓶的时候,辣椒要使劲的压实,压实这个动作,客家话就叫“踏”,这就是“踏辣椒”的叫法来源。装好后,上面可以再撒上薄薄的一层盐,然后倒入一些米酒,接近倒满瓶口为止,这样可以增加踏辣椒的酒香和醇厚的风味,也能延长保质期,当然,如果没有米酒也可以用白酒代替。然后拧紧盖子,让其自然腌制发酵1个星期左右即可食用了。

江西赣南客家的辣

装瓶

踏辣椒最适合与荤腥肉食搭配爆炒,最为经典的便是,赣南的踏辣椒炒猪大肠。赣南客家菜——爆炒猪大肠与很多地方不一样的是,猪大肠不需要提前煮熟或过油,吃的就是那种咸辣劲爽。猪大肠洗干净切断,加些许食盐、白酒、酱油和生粉腌制一会,然后大火热锅,淋上植物油,猪大肠下锅爆炒,七成熟后将切好的蒜苗下锅,再放一大勺踏辣椒,翻炒几分钟后便可出锅。这样炒出来的猪大肠,嚼劲十足,咸香辣平衡,是赣南客家最下饭的家常菜之一。

另外,赣南的炒米粉,也是时常加上一大勺踏辣椒,米粉的韧爽和辣椒的咸香相辅相成,层次感十足,好恰好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