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一季度全國GDP下降6.8%,消費在疫情重壓下直降19%。疫情突如其來,經濟在短期內受到巨大沖擊,既在情理之中,也在預期之內。
中國經濟體量大,韌性好,疫情消退後經濟社會運轉正快速恢復,二季度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當可期待。但作為抗擊疫情主戰場的湖北和武漢,實體經濟遭受疫情重創,元氣大傷,加之重啟時間滯後,各種風險敞口尚未完全釋放;社會心理層面,疫情陰影一時難以消除,多種不利因素疊加,委實不能盲目樂觀。
一、發放23億元消費券,是“對沖疫情影響”應急之策
解除離漢通道管制後,武漢一手抓社區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復市,大街車流日漸增多,商業網點陸續開門迎客,整座城市日漸甦醒活分了。
但不少市民心有餘悸,依然保持出門不逛街的慣性,商家期盼中的一撥報復性的消費,並沒有如期而至。
這一方面,是因為防控不松,市民出門受限;另一方面,也因為每天都有無症狀感染者新增案例。社會面一天不乾淨,不僅防控不能大意,武漢人心理防範意識也始終繃著;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眾多市民兩個多月沒工作,口袋癟癟啊。
4月15日,在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指導下,中國銀聯湖北分公司組織各商業銀行開展惠民消費活動,通過雲閃付APP首期發放2000萬元惠民消費券。
消息一出,市民調侃說:“一分也是愛”。但是這個消費券,因要綁定相對陌生的“雲閃付”領取,而非人們熟悉的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讓不少人犯了難。不過,中國銀聯“雲閃付”能夠率先站出來,應該得到掌聲。需要說明的是,它是商業行為,和政府消費券不是一回事。
市民關注,議論紛紛,說明心嚮往之。一段時間以來,已有不少城市發放惠民消費券。武漢市也在日前宣佈,4月19日起至7月31日將通過支付寶等平臺發放23億元消費券,分為餐飲、商場、超市(便利店)和文體旅遊4類,其中5億為政府出資,剩餘18億由平臺匹配,定向鼓勵本地消費者,扶持武漢商家,拉動線上、線下消費。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發放消費券,是“對沖疫情影響”的應急之策,也是實實在在的惠民之舉,既提振消費,亦溫暖人心。
據說杭州市3月27日起陸續向全體在杭人員發放16.8億元消費券之後,撬動了1:15的社會消費。武漢發放23億元消費券,手筆更大,拉動上百億元的社會消費,應該不在話下。
但大家都清楚,疫情防控常態化,與日常生活常態化是一對矛盾。阻礙消費需求的是根本因素是新冠病毒,而應對疫情反彈,則是一場持久戰。要恢復生機活力,再現煙火繁華,發放消費券還遠遠不夠。
二、救助中小微企業,既是保生存,更是保就業
消費不振,除了疫情因素,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吸納全社會超過七成就業崗位的中小微企業,仍處在朝不保夕的生存困境之中。
遭受疫情重創的武漢酒店業、中小微餐飲業不約而同向政府發出求救信。疫情期間共有340多家酒店為醫護人員提供住宿,粗略估計成本支出2000萬元,但疫後卻面臨巨大的經營壓力。他們通過微信公號“酒店公寓志願聯盟”發出求救。近百家中小微餐飲業主稱去年便有95%的餐飲企業處在虧損或微虧臨界狀態,疫情導致關門停業,經營生活難以為繼。他們都希望政府通過資金支持、貸款擔保、房租減免、發放消費券等方式全面支持紓困。
據記者近期調研瞭解,文旅、線下實體門店等多個行業中小微企業,同樣面臨巨大經營壓力和生存危機。有武大學者稱,疫情帶來的“破產潮”和“失業潮”無可避免。一些難以脫困的中小微企業,藉助政府推動復工復產之機,在歡迎員工回來上班時,已經準備好了解聘通知書。有老闆說,疫情期間硬著頭皮撐著,不給員工發基本生活費良心過不去。現在開門營業了,生意卻格外清淡,不裁員怎麼辦?還有老闆說,讓我照顧員工,誰來照顧我呀,手頭欠著銀行貸款還不了,再想去貸款銀行給嗎?
話說得難聽,卻是實情。
4月18日,武漢市政府釋放12條《政策措施》,涉及定向紓困貸款、減免租金稅費、緩繳社保費用、保障水電氣供應、優化政務服務等多個方面,以實際舉措“搭把手,拉一把”,讓在困境中掙扎的中小微企業活下來。
而對於置身中小微企業數以百萬計的“月光族”和低薪階層,如何保住飯碗,確保收入穩定,是他們真正的焦慮所在。一位期望再就業的導遊戲謔道,我想去吃小龍蝦、擼串兒,但是口袋裡沒錢,也沒那個時間,一直在找活幹的路上。
救助中小微企業,既是保生存,更是保就業。而就業是最重要的民生保障,其重要性無論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三、民生經濟“保衛戰”,期待打出系列精準“組合拳”
中小微企業的痛,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
且不說服務行業如果紛紛關門,會傳導生活不便;大量的中小微企業倒閉,會傷害實體經濟運行;更大的問題是,由此造成的大量員工失業,關係社會穩定。
中小微企業千難萬難,核心是資金週轉難。
早在3月下旬,武漢市發佈21條《政策措施》,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其中之一是籌措首期200億元中小微企業紓困專項資金,以全額貼息機制,為中小微企業提供1年期的無息貸款。
日前,武漢市再設立200億元貸款額度的定向紓困資金,用於對個體工商戶的貼息支持。同時,設立政府性融資擔保和風險補償資金,為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融資提供增信支持。
有專家指出,滿足中小微企業對維持正常運轉、投資和債務資金需求,不僅僅要提供信貸支持,更要通過改革,創造向中小微企業提供資本、提供籌措權益資本的機制。在這方面,德國、日本和美國,都有成熟的經驗。同時,還要發展各種各樣的政策性金融業務。
武漢市復工復產復市,困難不少。武漢城市圈周邊地市乃至全省,經濟社會復甦基本面要好一些,但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早些天,我們在陽新縣瞭解到,當地一家有四五千號員工的製鞋企業,因失去訂單,至今仍未復工復產。而放眼全省,儘管像這樣尚未重啟的規模以上企業寥寥無幾,但復工率不等於到崗率,復產率不等於達產率,由於需求端的萎縮,低負荷生產普遍存在。
4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當前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並提出“六個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正視困難,科學研判,積極應對,化危為機,湖北各級黨委政府決策者都在積極努力。前些日子,為組織農民工跨省外出務工,為積壓滯銷農產品“直播帶貨”,各地黨政班子“當家人”可謂使出了“渾身解數”。
據瞭解,全省各地正在陸續出臺更多暖民心、強信心的紓困惠民政策。衷心期待湖北和武漢出臺更多“硬核”紓困舉措,打出系列精準救助“組合拳”。讓中小微企業生存下來,以暢通實體經濟“毛細血管”,不僅能穩住就業,重新煥發市場活力,提振社會消費信心,亦能更好地“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
值此艱難時期,信心比黃金更重要,需要的是全社會上下一心、同舟共濟,迎難而上、鍥而不捨打好民生經濟“保衛戰”。
關鍵字: 硬核 新民網,上海新聞,財經新聞,上海視頻新聞,上海圖片新聞,上海播客新聞,上海突發新聞,上海原創新聞,上 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