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煎颗粒和传统水煎中药,哪个效果更好一些?

免煎颗粒和传统水煎中药,哪个效果更好一些?

学习中医路上的小学生!

从上医学院校到现在医院工作,已经15个年头了,直到临床实习之前,我还不知道有免煎颗粒剂型,印象中的中药汤剂,还是小时候电视剧里的小火炉上面一个小药壶,旁边有个人在拿扇子扇风……一定会有一个被呛到的镜头,还得有一个端药的时候被烫到的镜头,然后灰头土脸的把药拿给一个口唇苍白受伤的人喝,往往下一个镜头就是这个人很快就会痊愈。都是小时候的记忆。现在免煎颗粒剂型已经被大家更容易接受,因为从直观的感觉上,免煎颗粒更像是一种咖啡类的饮料,比看到一包包的中药汤要感觉好上不少。印象打分,颗粒占优。

但是,这终究是药,药就要起到疗效,那么两种剂型到底哪一种更好呢?这也是临床当中常常有患者问的问题,也好回答,也不好回答。下面,咱们就来说一说。

首先,我要提出我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还是传统的煎药方法疗效更好一些。具体的优缺点,咱们往下看。


免煎颗粒和传统水煎中药,哪个效果更好一些?

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

颗粒剂型,最大的优点,我认为是易于保存、携带方便!

比如出差或者存储不方便等情况下,颗粒剂型还是很好的选择,体积小、重量轻,开水冲服饮用,操作简单。但是,我始终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很严重而又解决不了问题。

颗粒剂型是单味药提取,把有效成份提取出来,再加入辅料赋形;复方则是把各种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到一起,开水冲服。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中间少了一个煎煮的过程,少了一个将所有有效成份混到一起进行煎煮,在沸腾的开水中各种有效成份充分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是否会产生一些未知的反应,从而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这都是我们现在还没有能研究出来的一个未知数。

有人建议把按比例调好的颗粒放进一个容器里,服用前先加热,煮一下,这个过程就可以弥补刚才所提到的缺少的煎煮的过程,这样可以吗?我认为仍然不可以,因为颗粒是提取过的有效成份,所谓的有效成份要看提取工艺是不是能够有效提取,提取出来的东西能不能被保存得住,这都是问题。比如芳香类、矿石类及动物类药物,芳香类的药物因为其挥发问题,如果提取不当会导致有效成份大量丧失,矿石类药物单味药煎煮过程中有效成份很难煎出,但传统复方煎煮时,各种药物混在一起的煎煮,这里有没有可能因为一些化学反应而使得矿石类药物有效成份更容易煎出或者被煎出的少量有效成份与其它药物的成份形成某种化合物而被有效的、稳定的储存在汤液之中?这都是不能确定的事情。动物类药的提取也是很有难度的,比如一些虫类、蛇皮、蜈蚣等,都需要精心设计提取工艺。

总之,颗粒剂型难以模仿传统煎药的过程,疗效也就可能会有优劣之分,只是可能,我还不能确定。


免煎颗粒和传统水煎中药,哪个效果更好一些?

再来说一下传统煎药方式,虽然方法古老,但其中的秘密,可能至今也无法破解,甚至在未来的多少年内都是一个迷。

这里,我们主要说一下,现代的煎药有多少弊端。

我认为煎药,最好还是一付药一付药的煎,不要几付药一起煎,避免造成浪费。

容器大小合适的情况下,加入适量水,先浸泡,武火烧开,文火煎煮,一付药,药量少,药材与药材的间隙大,溶液中析出的有效成份也会更多一些,也更方便先煎、后下的需求。服完一次,再服药时,可再次加入少量清水,再煎煮一次,使有效成份进一步完全析出,疗效会更好。如果多付药一起煮,比如现在的煎药机,就是一个机器去煎,如果在医院或者大药房,都是这样去煎煮,三付、五付药一起煮,为了方便,都会套上一个袋子,所有药都捆在袋子里,煎煮的过程中总会觉得药材与药材之间的间隙过小,影响煎煮的效果,而且都是只煎一次,能煎出的成份留下,剩下的都被扔掉。所以,煎煮过程有差错,直接影响药效。可现代人哪有时间去煎药,很少有临床的患者会选择自煎,都是煎好后带走。

所以,对中药疗效的评价,我个人认为

懂得煎药的自煎>懂得煎药的机构机器代煎>免煎颗粒>不懂煎药的机构机器代煎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中药疗效的评价,没把各个方面都写全,只是挑了我认为的主要方面和大家分享,以后还会分享其他中医中药相关内容。我还发布了许多关于经典方剂的读书视频,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关注我,一起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