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在《三国演义》中,陈宫弃曹投吕,对吕布忠心耿耿,至死无悔。罗贯中还作诗赞道: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

但是演义毕竟是演义,在真实历史上,陈宫对吕布可说不上忠诚。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陈宫

陈宫:曹操还是我的明主吗?

曹操得兖州,陈宫出了很大力气。

当时,曹操只是东郡太守,东郡归属于兖州。兖州牧刘岱被黄巾所杀后,陈宫给曹操出主意说:兖州无主,取之可成霸王之业。

随后,陈宫成功说服州中官吏,迎曹操为兖州牧。

曹操也不让人失望,率军攻破黄巾,收其精锐,组成闻名天下的“青州军”。

可以说,陈宫成就了曹操,在曹操得兖州这件事上,居功至伟。

曹操也不亏待陈宫,他“待陈宫如赤子”,又在出征陶谦时候,让陈宫率兵镇守自己起家之地东郡。

可谓信任有加,付以重托。

然而,曹操一走,陈宫就跳反了。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曹操

史载,陈宫的性格“刚直烈壮”,跟田丰相性差不多。这种人,怎么会成为二五仔?

原因很简单,陈宫迷茫了。

《三国志》载:陈宫“后自疑,乃从吕布”。

自疑,就是字面意思,怀疑自己的决定。

陈宫在帮曹操取兖州时候,对曹操还寄以“收天下”及“成霸王之业”的重望。他在游说诸州中官吏时,也认为曹操是“命世之才”。

为什么仅仅两年多的时间,陈宫就改变主意了呢?

通说是与名士边让被杀有关。在陈宫跳反的前一年,边让刚被曹操杀了。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曹操

边让并非只会清谈的名士,何进就亲自征辟过他。蔡邕还嫌何进不够重用边让,郑重推荐道:

函牛之鼎以亨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这句话很绕,可以理解为:不要用宰牛刀(边让)来杀鸡。

这样一位名士被曹操干脆利落地杀了,同为兖州名士的陈宫难免兔死狐悲。

再加上曹操在徐州的所作所为,以及一些对士族不友好的其他行为,陈宫开始疑惑曹操是否还是自己的明主,说动张邈反曹的想法一发不可抑制。

然而,曹操可是被后人称为“临敌制奇,鲜有丧败”的雄杰,他若挥师来攻,陈宫和张邈可没把握战胜。

这时,流窜到兖州附近的吕布,进入了陈宫的视野。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吕布

吕布一开始就是个备胎

陈宫一开始就没拿吕布当主公。

这一点,从他劝说张邈的话中,就能看出:

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

这句话有两个亮点。

其一,是“权”字。权,是暂时的意思。

很显然,迎吕布入兖州,只是一个权宜之计,用来抵御曹操。如果曹操后来没取回兖州,那么就到了卸磨杀驴的时候。

其二,是陈宫表扬吕布的几句漂亮话。又是“壮士”,又是“善战”,这是形容主公的词吗?

其实只是突出吕布的能打。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吕布

张邈和陈宫背弃曹操,心虚的就是曹操的军事能力。如果这个时候引入能打的吕布,以“共牧兖州”为甜头,吕布会很积极地抵抗曹操。

陈宫这种自己有统兵能力(曹操以一郡兵马相托,后在吕布手下也是大将,只是爱出谋划策而已),又与名士来往密切的人,怎么会甘心奉寒门猛士吕奉先为主呢?

更何况,不谈武艺,吕布的才华和人品,实在算不得上等。

如果心理再阴暗一点,我们可以接着推论:吕布将曹操赶出去,自己也元气大伤,到时候,陈宫和张邈就可以轻松摘桃子了。即使想顺便卸磨杀驴(吕),也是一句话的事情了。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吕布

因此,在陈宫原来的计划里,他选的老板并不是吕布,而是让张邈与吕布“共牧兖州”,以待其变(以后的事情再说,先打退曹操吧)。

奈何曹操太能打,以三县之地打回一州,陈宫的美妙计划成为泡影。

陈宫和张邈只能跟着吕布,仓皇踏上了逃亡之旅。

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张邈之弟张超用生命证明了其正确性:张超没跟着吕布走,后来被曹操围杀,全家无一幸免。

张邈也没逃过命运的魔掌,他在找袁术借兵时被部下所杀。陈宫也只能暂时跟着吕布了。

然而,陈宫很快就找到下家,准备甩掉备胎吕布了。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吕布

陈宫看上了袁术

陈宫选择的第3个主公是袁术(不排除又是一个备胎)。他的投名状,就是吕布。

这个时候,吕布已经占了刘备的下邳,又慷慨地让刘备屯居小沛。

在某一天夜里,吕布部将郝萌(名字好萌)反了,围攻吕布治所,吕布狼狈逃到高顺营中。

高顺派兵围攻郝萌,在这个过程中,郝萌部将曹性又反郝萌,最后高顺在曹性的帮助下拿到了郝萌的首级。

污点证人曹性在吕布面前说出实情:郝萌受袁术指使,同谋者陈宫。

《三国志》记载: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

吕布却“以宫大将”,没有问罪。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陈宫

吕布虽然一时手软,但是从此未必信任陈宫了。

《三国演义》的描写,给人造成了吕布不听陈宫忠言、胡乱猜忌的印象。其实上,换谁当吕布,都没法对陈宫放下心。

除了曹性的证言,还有两个原因。

其一,陈宫看上袁术,合情合理。

在立场上,袁绍当时与曹操关系较好,袁术与曹操、袁绍敌对。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从陈宫对曹操的不顺眼来看,袁术,还真是一个理想对象。

袁公路这人虽然不怎么靠谱,但是在“四世三公”等光环笼罩下,比起吕布,似乎还是靠谱那么一丢丢。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吕布

其二,是吕布没法给陈宫更多好处了。

吕布妻子的话足以说明这个道理:

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犹舍而来。今将军厚公台不过於曹公……

这话有一定道理。吕布如果能将曹操赶出兖州,陈宫这些士族尚有机会得到更多好处。然而,吕布现在惶惶如丧家之犬,能给陈宫的,还比不上陈宫老老实实呆在曹操手下能得到的。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曹操

这两点,让人不得不怀疑,陈宫是不是会复投曹操。

但是对陈宫来说,再投曹操,已经不可能。

《三国志》记载:

布欲降,陈宫等自以负罪深,沮其计。

简单来说,就是陈宫觉得得罪曹操太深,投降了,也落不着好了。

然而,在兖州,吕布打不过曹操,在徐州,他还是打不过。吕布和陈宫兵败被擒。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吕布

陈宫之死

吕布此时毫无飞将气概,跟曹操软语相求。毕竟,对于“轻狡反覆、唯利是视”的吕布来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陈宫却梗着脖子,“请出就戮”,“趋出”,“不可止”,求死态度异常坚决。

曹操“泣而送之”。

从当时的情形看,陈宫如果说个求活的软话,还是暂时有活下来的可能性。

陈宫也并非没说软话,只不过,他的软话不是为求活而说

陈宫死前,针对他的家眷如何处理,曹操和他有过两次问答。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陈宫

第一次问答是关于陈宫的母亲。

曹操问道:

卿如是,奈卿老母何?

陈宫答曰:

宫闻将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之存否,在明公也。

第二次问答是关于陈宫的“妻子”。

曹操又问道:

若卿妻子何?

陈宫亦答曰:

宫闻将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陈宫

妻子,在古文里是妻子和儿女的意思。《三国志》没记载陈宫的儿子,因此这里的妻子,可以具体理解为陈宫的妻女。

在陈宫回答曹操的这2句话中,陈宫的语气算比较软的。

首先看称谓。陈宫称曹操为“明公”,明公是敬称。

其次,陈宫提到“以孝治天下”、“施仁政于天下”,这将曹操捧到了很高的位置。

最后,陈宫无奈地说“在于明公也”,也是一种示弱。意思是,自己的家人如同釜中之鱼,毫无反抗之力,只能等待曹操的处置。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陈宫与曹操

陈宫心里或许也明白,自己先叛曹操,又叛吕布,已经不可信了。即使曹操饶过他,由于兖州一事造成的巨大损失,曹操的手下也未必能容他。

这样一来,还不如自己求死,成全曹操,为自己的母亲和妻女争取一线生机。

之所以说陈宫求死是成全曹操,是因为这样既能明军法,又不用让曹操承担杀名士的风险(自己求死,我拦不住)。陈宫关于老母和妻子的两句话,更是为曹操送上了大礼包。

曹操也心领神会,不仅没有杀戮陈宫的老母和妻女,反而“待其家皆厚如初”。这样惠而不费,能刷一点仁义之名,稍微抵消下他在徐州所为的恶劣影响。

陈宫之死,就此完结。

三国陈宫:甩曹操,叛吕布,勾袁术,死前用2句话保住母亲和妻女

陈宫

尾声

陈宫是曹操取得兖州的功臣,之后甩曹操、投吕布、叛吕布、勾袁术,很难对得起罗贯中的“生死无二志”的称赞。

然而,由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后人往往将陈宫当作忠臣孝子的典范。

这方面,罗贯中可谓帮了陈宫的大忙,陈宫被《三国演义》成功洗白。

忠臣,陈宫当然当不起。

孝子,陈宫则当之无愧。

他死前用2句话保住了母亲和妻女,也使得曹操“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

陈宫的话很实在,曹操做法也很有人情味(不管动机如何)。

这,也使得那段金戈铁马的历史,多了一丝难得的温情,和人性光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