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省市啟動的血清流行病學檢測,到底是什麼?

4月14日,武漢市啟動新冠病毒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武漢市政府發佈的通報顯示,該流行病學調查在全國9個省、市(含武漢市)同步開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駐武漢流調隊隊長丁鋼強表示,9個省市包括北京、遼寧、上海、江蘇、浙江、湖北、廣東、四川、重慶。那麼,什麼是血清流行病學檢測?有怎樣的意義呢?

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原理和操作是什麼?

新型冠狀病的抗原作為一種免疫原,在病毒感染人體後,人體的漿細胞會產生特異性抗體。通過特定方法,檢測人體血液中有沒有這種特異性抗體,可以間接證明一個人是否感染或曾經感染過新型冠狀病毒(以下簡稱新冠病毒)。

通過血清可以檢測兩種抗體,一種是IgG(免疫球蛋白G),另一種是IgM(免疫球蛋白M),這兩種抗體有著不同特點。當一個人被感染後,IgM較早產生,但消失也快,如果檢測不及時,IgM是檢測不到的,若檢測到則代表患者近期剛剛發生過感染。而IgG抗體產生較晚,但維持時間較長,它反映的是病人存在既往感染。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會同時檢測IgM和IgG兩種抗體。

關於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根據WHO公佈的COVID-19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方案建議,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對象的選擇第一是基於社會人群,第二是隨機抽樣,第三是按年齡分層,研究設計類型主要為橫斷面研究或前瞻性的隊列研究,採集的數據至少包括人口學特徵和臨床信息,同時採集血清標本進行檢測,通過分析可以得到累計發病率、無症狀感染比例、病死率等結果。可以看到武漢市4月14日開始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中,共覆蓋13個行政區、100個社區,採取定點隨機抽樣的方法,按年齡分層共抽樣了1.1萬人,進行信息登記、病史採集、量體溫、抽血、咽拭子採集,調查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更進一步摸清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情況。

調查是為了尋找隱性感染者嗎?

不少人認為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是為了尋找隱性感染者,但其實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更是為了進一步瞭解新冠病毒的傳播特點、致病規律,為了評估疫情未來的發展趨勢,為了完善疫情防控方案的制定。

COVID-19作為一種新發的傳染病,目前我們對它的傳播特點、致病規律、感染譜都還沒有深入掌握。部分隱性感染者因無症狀而尚未得到診斷,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也有一定的假陰性,血清學檢測可以幫助診斷這部分人群,因而通過調查可以瞭解人群中的真實感染水平,從而計算得到更準確的累計發病率、病死率,瞭解無症狀感染患者的比例,幫助深入瞭解新冠的流行病學特徵。

開展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還有助於瞭解病毒在我國人群中的感染水平和動態變化,從而科學評估疫情未來的發展趨勢,對未來疫苗接種、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完善都具有重大意義。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所說,“通過這個抽樣,要能夠對人群整體的免疫力狀況和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摸底。現在著手做這件事,可以反映當前的基線水平。三個月、六個月後複查,則可以反映未來群體的免疫力和疾病流行情況。這個依據拿在手裡,我們才能制定科學的防控措施,才能在世界各國普遍受到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掌握主動權,不至於陷於被動”。據瞭解,除中國以外,美國、德國、意大利均已開展血清流行病學調查。

如果北京、廣東、武漢等9個省市實踐成功,將來是否可能全國開展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從目前情況來看,沒必要進行全國性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第一是因為若開展全國性檢測,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是非常切合實際。第二是因為之所以選擇這9個省市,是鑑於它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對這9個省市的疫情情況的摸底,我們可以瞭解這種疾病的流行特點和致病規律。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進行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在進一步瞭解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流行狀態、傳播與致病規律、評估疫情未來的發展趨勢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這也意味著它會成為完善疫情防控策略、提高防控水平的重要依據。

受訪專家:復旦大學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中心教師、中華醫學會臨床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分會青年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特約專家王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