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经开区创新中心形塑产业新格局

北京亦庄:经开区创新中心形塑产业新格局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方针)近期去北京经开区试乘自动驾驶车辆成为关注点之一。当自动驾驶车辆逐渐“驶”近人们生活的同时,背后是科技企业在提供技术支撑。

  比如,自动驾驶车辆在道路测试中会产生大量的试验数据,这些数据由随机的交通流形成,让测试者感兴趣的测试场景何时出现是不确定的。10月20日,记者从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成员单位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近期成功突破“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场景提取技术”,实现感兴趣场景的及时提取,该技术的突破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升级自动驾驶技术,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是经开区打造的26个技术创新中心之一。2017年,北京经开区启动首批技术创新中心挂牌工作,光刻机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医疗器械共性技术创新中心等5个技术创新中心率先完成挂牌,按照成熟一个挂牌一个的原则,当年,共有11个技术创新中心成立,技术创新中心创下成立之年即完成新技术117项、新产品123项的好成绩。

  一“心”促一链激发共享效应。比如,2017年,加科思、神州细胞和天广实牵头成立原创新药技术创新中心。随即,加科思管理的屹唐加科思基金立刻为中心募资;加科思和天广实共同发起成立的抗体联盟已开始注册……加科思“捆绑式创新”模式推广至经开区整个原创药领域,为我国抗癌药物研发、提升国际合作质量和水平奠定基础。正是看到了创新链的带动效应,目前,原创新药技术创新中心共聚集了12家企业,诞生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凯因科技的“KW-136”,用于治疗病毒性丙型肝炎,可实现全基因型全口服根治;天广实的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IL95注射液适应症为实体瘤等。

  创新之力带动整个产业链。而在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中航智在2017年作为核心企业参与到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中,与包括哈工大、欣奕华、锐洁机器人等一批区内企业形成合力,中心当年研发关键技术19项,开发核心产品13款,制定行业标准1项,当前,该中心正通过加快推动机器人关键技术和产品全产业链布局,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发力产业链高端。这是经开区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由龙头企业带动技术创新链的结果。

  光刻机零部件、新型显示、微机电系统、集成电路、原创新药、基因技术、太赫兹技术和机器人……在经开区的支持下,各技术创新中心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升级版经开区建设,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努力在“卡脖子”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9月底,北京经开区打造的26个技术创新中心,共诞生新技术400项、新产品443项,一批新技术、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或填补国内空白水平,含金量高。

  创新为未来发展蓄势,北京经开区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度,不断冲破阻碍科技创新的藩篱,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三城”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高精尖项目落地、鼓励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积极研究发挥引领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的具体路径、措施和抓手,主动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项目,构建了完善的创新链、产业链,实施“白菜心”工程,奋力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出一批“亦庄创造”,成为未来发展的新动能。

  有了新技术、新产品,经开区还多举措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制定出台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政策,在成果转化、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等方面持续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进一步扩大中试基地规模,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型特色载体,推动临床研究医院建设,支持建设标准厂房、通用类研发用房,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承载能力;做优创新配套服务,通过搭建应用场景、打造科技金融支撑体系、升级服务平台、进一步细化政策等措施,优化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环境,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

  用创新之匙打开未来之门。发布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提出,要“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实施“创新效能提升工程”,聚焦四大主导产业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聚力实施“白菜心”工程。同时,在5G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领域、车载高精度传感器等智能汽车重点领域、小分子原创药等医药健康重点领域、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重点领域,着力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尽快掌握一批颠覆性、非对称技术,加快形成以核心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全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