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基礎設施納入“新基建”將帶來哪些改變

◎ 龍躍梅

4月20日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佈會上,首次明確了“新基建”的範圍,這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其中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發佈會還強調,要超前部署創新基礎設施。

創新基礎設施納入“新基建”將帶來哪些改變

“新基建”概念提出以來,其範圍和建設就備受關注。從目前圈定的範圍來看,“新基建”三個方面都與科技創新密切相關,具有鮮明的科技特徵和科技導向,尤其是將創新基礎設施明確列入範圍,更是凸顯了科技創新在“新基建”中的特殊使命和重要地位。

創新基礎設施與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休慼相關。實現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來不得半點虛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投入更多的資源,部署更好的設施。將創新基礎設施納入新基建,具有鮮明的導向和指向,體現了國家對科技創新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待。科技強國必須要有“殺手鐧”,隨著創新基礎設施的佈局,不少領域將出現“國之重器”,在科技強國的征途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創新基礎設施與現實需求高度吻合。某些領域的科技創新不斷步入“深水區”,對於創新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通過“縣道”“鄉道”就能跑起來的“創新之車”,現在受“路面”所限,難以再行駛。將創新基礎設施納入新基建,通過有針對性地將“普通公路”變成了“高速公路”,普通動力升級為“核動力”,可以滿足現實需求,為未來鋪好路,搭好橋。

無論是從現實還是未來,創新基礎設施納入新基建範圍會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前沿科技探索、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國際科技合作等方面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納入了新基建的範圍,是為了把創新基礎設施佈局得更好。如何才能讓它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依然是未來一項重要的考驗。

創新基礎設施的佈局要超前,必須要認清未來科技革命的方向和重點,謹防不考慮實際需求和客觀環境條件的一哄而上,否則可能會造成巨大浪費和巨大損失。

創新基礎設施依然是新事物,不能照搬原來的佈局、建設、運行模式,需要不斷地創新理念,以包容審慎的態度,為創新基礎設施的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基礎設施建設具有所謂“乘數效應”。期待創新基礎設施能夠藉著“新基建”的東風,在亟需領域、前瞻領域精心佈局,形成雁陣效應,湧現一批“鎮國之寶”,讓“科技創新之車”高昂地行駛在“高速路”上。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陳小柒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