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僅僅是解渴,在現代社會茶更是一種交際手段

茶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與人的往來接觸,稱為“交際”。茶是現代社會的交際手段之一。

京劇《沙家浜》中,有句很有名的唱詞:“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人一走,茶就涼……”這說明茶能招待十六方,廣結天下朋友,與社會交際有著密切的聯繫作用。

茶不僅僅是解渴,在現代社會茶更是一種交際手段

常名莊白茶茶湯圖

通常,人們在家裡喝茶,出門喝茶,上班喝茶,開會時更是人手一杯茶。在民間,無論你到哪家做客,泡茶是必不可少的。客人來訪,主人奉上清茶一杯,既禮貌周全,又無媚態,彼此的交往,便完全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僅是客來敬茶, 一些地方還有請吃早茶的習慣。吃早茶是如今生意場上用來談生意的方式之一,採取這種方式不像酒宴那樣排場,又不像只有清茶一杯那樣寒酸。過於排場,談不成事;過於寒酸,又不好意思。所以只有吃早茶最適宜,它既能讓人靜下心來認真談判,泡茶 又比坐在公司裡唇槍舌劍地討價還價更有人情味,還能順便解決一下早餐問題。

茶不僅僅是解渴,在現代社會茶更是一種交際手段

常名莊門店圖

在華南一帶,除了吃早茶,還有吃午茶、晚茶的。人們把這種吃茶方式看做是充實生活和社交友誼的一種手段。比如廣州城市或鄉村小鎮,吃茶常在茶樓進行。假日,人們登上茶樓,圍桌而坐,飲茶品點,暢談國事、家事、身邊 茶食事,更是其樂融融。知己相好、商界朋友,上得茶樓,談心敘誼,溝通心靈,備覺親近。所以許多即便交換意見,或者洽談業務,協調工作,甚至青年男女談情說愛,也喜歡用吃茶的方式進行。

茶不僅僅是解渴,在現代社會茶更是一種交際手段

常名莊白茶沖泡圖

以茶為宴,發端於中國。自唐代以來,茶宴延續至今,在此基礎上,又演繹出茶話會。茶話會是一種“以茶引言,用茶助話”的習俗,不僅是我國,同時也是世界最時尚的集會方式之一。這種集會形式簡樸、莊重、隨和,能起到以茶敘誼、聯絡感情的作用,因而在我國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社交活動。上至歡迎各國貴賓,商議國家大事,慶祝重大節日;下至開展學術交流,舉行聯歡座談活動,慶賀工商企業開張。特別是新春佳節,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企事業單位,總喜歡用茶話會這一形式,清茶一杯,辭舊迎新。所以,茶話會成了中國最流行、最時尚的集會社交形式之一。在這裡,品茗成了促進人民交流的一種媒介,而飲茶解渴已經無關緊要。

茶不僅僅是解渴,在現代社會茶更是一種交際手段

常名莊黃金葉茶湯圖

國與國之間也常以茶作外交使節禮物。如我國古代的宋遼、宋金、宋夏間,派遣外交使節時茶為必不可少的禮品。渣淵之盟後,宋遼兩國信使絡繹於道,交聘史不絕書,有互賀生辰、正旦等名目,使者都帶禮品,贈遼諸色禮品中有名茶一項。

如宋賀遼主生辰,“有滴乳茶十斤、嶽麓茶五斤”;賀遼正旦則有“龍腦滴乳茶三十斤”。這其中的滴乳茶、嶽麓茶、龍腦滴乳茶均為絕品名茶。據說,藏族飲酥油茶的風俗習慣,還應歸功於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入藏時,帶去了內地的茶葉,提倡飲茶,而且親制奶酪和酥油,創制了酥油茶,賞賜大臣,自此敬酥油茶便成了藏地古時賜臣敬客的隆重禮節,並由此傳播到民間。

茶不僅僅是解渴,在現代社會茶更是一種交際手段

常名莊白茶沖泡圖

茶葉,作為文明使者,由我國傳播到世界各國,促進了國與國之間交流,增進了世界各國對我國的瞭解。如德國一外交官曾說“中國人的茶水裡有哲學”,這是外國人對中國人茶文化的評價。許多外國人通過飲茶逐漸明白,中國人的“請您喝茶”,真正的目的常常是要同你談事情、交流感情以及為了加深彼此印象。

茶不僅僅是解渴,在現代社會茶更是一種交際手段

常名莊黃金葉沖泡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