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人聊天很舒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在老梁写的书籍《特别会说话》看到的 :

一个驰名人间的马屁精死了见到阎王。

阎王怒斥:好狡猾的东西,听说你专拍马屁,我最痛恨你这样的家伙!

马屁精赶紧磕头:冤枉啊,阎王爷你有所不知,世间之人都喜欢别人拍马屁,我也不得已而为之啊。如果世间之人都像你一样明察秋毫,公正廉明,我哪里用的着拍马屁啊。

阎王爷很高兴:谅你也不敢拍我马屁。

大部分还都是看懂了呢,要想让别人和你聊天舒服,不要吝啬赞美,也不要特意,就像评论中所说,润物细无声,这是最骚的。

最舒服的聊天,不是谈判,不是说教。而是你在试图听懂我说的话,我在试图理解你。

和一个人聊天很舒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学会倾听别人,比急着讲述自己来得更真诚。

前段时间,有一部听障主题公益短片——《侧耳倾听》在各大视频网站上线。

短片时间只有20分钟,却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感动和温暖。

这部短片通过一位小女孩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听障者的世界,也让我们重新思考拥抱自身的不完美,打破心理隔阂与外界交流沟通。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世界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者2.5亿。

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着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为什么听障者与非听障者群体之间会产生很大的隔阂与偏见?

私以为,这是因为倾听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旦丧失这一能力,沟通无法顺利进行,社交也受到影响。

别人不愿意和你沟通,隔阂也就随之产生了。

和一个人聊天很舒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有一个针对大学生的研究显示,在他们的沟通时间中,平均有11%的时间是花在书写上,16%的时间花在说话上,17%的时间花在阅读上,而有大部分——多达55%——的时间,是花在倾听上。

倾听确实是人们最常用的沟通形式,不仅如此,在与人建立关系上,倾听甚至比“说”有着更高的地位。

作家林宛央曾经讲述过一件自己好心办的坏事,还因此差点丢了朋友:

大学时,她的一个舍友失恋了,来找她聊天,说失恋了很难过。

那时候,她和自己现在的丈夫恰好也处于分手期。

于是和舍友说:“别难过,谁没失过恋呢,我最近……。”

和一个人聊天很舒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每句话都恰到好处。你小骄傲的时候捧你的场不泼冷水,装b的时候不说破,提出想法的时候有碰撞,说到感兴趣的事情有共鸣,说到讨厌的人事物会同仇敌忾,难过的时候会安慰你,不知道的事情能帮助你,话题完结了能开启你很想聊的话题。最重要的是,想安静的时候不说话。

添加两条条很重要的,不要急于表现自己,任何人的交往是个长期的过程,对人的认识都是建立在长期交流的基础上的,过分表现自己最使人厌烦。第二是不打断任何人的发言,表现起码的尊重

以上就是“和人聊天很舒服的感觉”。至于是和所有人都聊得舒服还是单单和你特别投缘,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