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知识小科普——肝硬化治疗后真的能“逆转”吗?

乙肝知识小科普——肝硬化治疗后真的能“逆转”吗?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随着肝脏细胞炎症加重,肝纤维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久之形成肝硬化。

肝硬化早期患者在临床上无任何特异性症状或体征,肝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但在肝脏组织学上已有明显的病理变化。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可有门脉高压,但没有腹水、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这个时期的肝硬化叫做肝硬化代偿期。

早期肝功能尚可代偿,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超出肝功能的代偿能力,称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致的症状和体征。

对于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患者,无论是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可以通过服用直接抗病毒药物吉三代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彻底治愈丙肝,从而防止肝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无论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进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风险。

对于病情已经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无论ALT、乙肝病毒DNA水平如何,都需长期抗病毒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及肝功能恶化风险。

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病毒得到抑制后,肝脏的炎症病变会发生消退、组织学上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可以呈现不同程度的逆转。

总之,无论哪种原因造成的肝硬化,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逆转肝硬化,但是发展到末期将很难逆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