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清史稿》记载:“僧格林沁忠勇朴诚,出於天性,名震寰宇,朝廷倚为长城。治军公廉无私,部曲诚服,劳而不怨。其殄寇也,惟以杀敌致果,无畏难趋避之心……。有清籓部建大勋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同膺侑庙旷典,后先辉映,旂常增色矣。”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这一段话写的是被人称为晚清第一悍将僧格林沁,为了保卫大清王朝立下的功绩,其中最大功劳就是率部一举全部歼灭太平天国北伐军,在连镇和冯官屯之战中,生擒太平军林凤祥、李开芳两名统帅,立下大功,被咸丰帝晋封为世袭罔替的博多勒噶台亲王,赏朝珠一盘、四团龙补褂一件,俸银加倍,甚至将其依为清廷的长城。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清咸丰三年(1853年),从边陲广西起事的太平军裹挟着风雨雷电之势,所向披靡地一路向北杀来,先是湖南大部失守,继而华中重镇武昌攻陷,随后滚滚大军沿长江东下,一举攻克南京,定为首都改称为天京,形势与清廷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同时,这批逆贼压根就没有罢手的迹象,旋即派出二路大军,一路以胡以晃、赖汉英为首率军溯江西征,势如破竹,这个咸丰倒不是太急,毕竟离自己坐的金銮殿还有上千里之遥。尤其令咸丰皇帝胆战心惊的是,还有一路以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突破黄河天险,一路长驱直入,打入河北,攻陷沧州,连克青县、静海、独流、杨柳青,从西南两面包围了天津,紧接着,又进到距离天津十里稍直口村,准备猛攻天津。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此时,坐在北京金銮殿的咸丰皇帝真的慌了神,毕竟天津距北京仅120公里,要是速度再快一点的话,顶多三、五天时间也就打进了紫禁城,一旦城破,自己可能就要走200多年前明朝崇祯皇帝在歪脖子树上吊死的老路。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咸丰立即结集军队,急令督办京城巡防的僧格林沁,放弃南下方针,把战略备重心迅速从涿州转移到天津方面来,拱卫京城安全为第一要务,进入一线备战状态,同时,咸丰帝亲自将清太祖努尔哈赤使用过的宝刀授予僧格林沁,命其率军进剿太平天国北伐军。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僧格林沁出生于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哈日额日格苏木百兴图嘎查一普通台吉家庭,其父亲是一位家道中落的四等贵族,按照清朝初期订立的帝国制度,这些关外的蒙古贵族,往往处于武力阶层的中段位置,由于家境贫寒,曾随父亲为富人放牧,一度沦落成为放牛娃,十二岁时被送到昌图老城文昌宫读书。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俗话说,时来铁也生光,正当僧格林沁要埋没一生的时候,命运出现转机,那一年,他的一名远方族叔、蒙古科左后旗的第九代札萨克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病逝,在因缘际会下,15岁的僧格林沁被选为札萨克郡王的嗣子,而他的这个嗣母,正是道光帝的亲姐姐,他意外地成了皇帝的外甥,更成后来咸丰帝的表哥,一下子从放牛娃摇身一变成为皇亲国戚,奉命御前行走,赏戴三眼花翎。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当然,晚清的皇亲国戚多了去了,要是没有任何战功的纨绔子弟,照样是默默无闻,这个时期,恰是满清皇朝末期,朝官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对外侵軟弱可欺,对内却横征暴敛,犹对反抗者布置酷刑(凌迟处死),爆发了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临危受命的僧格林沁负责镇压的是太平天国的北伐军。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这支北伐军是由当时号称太平天国“五虎上将”之首的两位悍将——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为主将率领,他们从扬州率两万人马誓师北伐,这支队伍大部都是从广西就开始出征的老兵,皆为精兵悍将,对天国有狂热的信仰,骁勇善战。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果然,太平天国的这支北伐大军,在林凤祥、李开芳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从安徽直接打到河南,各路腐朽的清军不堪一击,之后从西边打,从山西一路横扫进入直隶,攻下直隶重镇临铭关,前锋真的达到了天津!一时京师大震。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然而,就在这个时间点,问题来了,因为冬天来了天寒地冻,太平军多为南方人士不习惯北方气候,而生活在北方蒙古大草原僧格林沁率领蒙古骑兵大显身手的时候,果然,他的部队一与太平军接触,便不负咸丰皇帝所望。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僧格林沁一到天津,一方面勒令天津守城官兵坚守,人在城在,否则一律格杀勿论;另一方面,为抵挡北伐军,挖开运河的芥园大堤放水护城,结果使平地水深数尺,大水漫衍百里,城在水里,西通一线之路。如此一来,太平军面对这四面皆水,泥潭难行的局面,难以长驱进攻,时间停留将近一月,战机慢慢消失,此时,清军僧格林沁的四路大军成合围之势。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僧格林沁采取的方法是步步为营,以防为剿的战略,严密堵御,每进一步都做到稳打稳扎,对北伐采取的是耗时间战略,清军有源源不断的后援供应,你要速战速决,我就来个慢慢缩小包围圈,北伐军粮食和弹药打了一颗就少了一颗,一时陷入困境。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突围之后无奈之下,突围之后的林凤祥、李开芳决定分兵,林率部固守于东光县连镇,李则率精锐骑兵南下接应援军。谁料援军已经在临清被清军击溃,李开芳便在高唐固守。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先说林凤祥连镇与僧格林沁决战,他在连镇夹河为营,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在运河上架起了浮桥,用铁索固定,把东西两镇连成一体,在桥的上下游都插满木桩,将河道拦截,木桩留一个小缺口,供小船来往进行巡逻,防止敌人从水道进攻,这样一布置,这里可谓是固若金汤了。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然而,孤立无援的林凤祥在敌人的全面围攻下,队伍越来越少,虽然作战勇敢顽强拼搏,但还是寡不敌众,兵力太少,弹药不足,林凤祥受伤,最后展开巷战,剩余战士全部歼灭或被俘,林凤祥因受伤服毒被捕,僧格林沁如获至宝,旋即将他解送到北京凌迟处死。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接着,僧格林沁率兵转身扑向李开芳驻地,在茌平县冯官屯被围困,太平军在村内掘挖土濠,盘旋三匝,可从地下通行,即在沟内掘窖潜藏,以避炮火。围濠之外,复挖小孔,战士伏在地下,向外瞭望,俟清军逼近,鸟枪打得到的地方,即向上开枪,清军伤亡累累。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僧格林沁正面进攻冯官屯无果,见冯官屯旁旧有汉河,可通途运河,乃用水攻,引放运河以灌冯官屯,大水所到之处导致围堤以内,高处有水三、四尺,低处水深至五、六尺,太平军潜伏处,都被水淹,火药、谷麦半被水浸,水势已经成围,难以飞渡重濠,只得突围,但终因兵力太相悬殊,敌人又靠大水作围,突围失败。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随后,李开芳准备搞诈降,这天早晨大风骤起,飞沙扬尘,瞬息不辨南北,他就写一封诈降信给僧格林沁声称要投降,他以为受降不会作防备,天又大风蔽日,正是突围的好时机,一到濠边,就可以乘此脱逃。不料僧格林沁早已看出他的诈降,他刚出濠时就被伏兵包围李开芳既入敌人彀中,和将士都在濠边被擒,把他押往北京寸磔酷刑。

晚清第一悍将全歼太平天国北伐军,活捉二名统帅,晋世袭罔替亲王

随着太平天国北伐军两位统率林凤祥、李开芳被杀害,至此,北伐太平军的残余部队全军覆没,而僧格林沁用数万太平军将士的鲜血染红了头上的顶子,被咸丰帝加封为亲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