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你想象不到,擁有網絡自由的孩子有多危險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你想象不到,擁有網絡自由的孩子有多危險

文|月月

01

“熊孩子”刷禮物,花光家中救命錢

這幾天,看到了一條讓人心情複雜的新聞——

江蘇泗洪縣的一名市民盛德(化名)賣房用來還債的40萬元,被家裡的“熊孩子”玩快手直播刷禮物、玩網絡遊戲花了個精光,最後銀行卡里只剩下0.23元。

連日來,盛德一家各處奔波維權,還尋求了媒體幫助,最終拿到了十九萬多的退款。其他款項能否退還,現在仍在協商中。

無獨有偶,一名湖州的小女孩,為了給主播打賞,花光了家裡10萬塊的積蓄。

可恨的是,平臺上的好幾個主播,明明知道對方是孩子,還故意加她微信,教她如何一步步充值,如何刪除轉賬信息。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你想象不到,擁有網絡自由的孩子有多危險

等到女孩的爸爸發現銀行卡里少了錢,質問孩子,孩子還一臉茫然:她不知道刷禮物要花錢,也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

02

被教唆自殘自殺,釀下大錯

教唆花錢,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些別有用心的人還利用網絡教唆孩子自殘,甚至自殺。

深圳寶安一個11歲的女孩,在某平臺裡刷掉了父母200萬的積蓄。

孩子的媽媽發現後,就要求女兒寫一份檢討書。不寫不知道,一寫嚇一跳。

平臺裡的男主播不僅和孩子言語曖昧,甚至還教唆孩子和他一起自殘!說什麼“你劃一刀,我劃十刀”!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你想象不到,擁有網絡自由的孩子有多危險

還有2018年,一名ID為@豆芽菜黃了的媽媽在網上發佈了題為《心痛不已憤怒不已的媽媽》的帖子,控訴一名B站的up主。

原來,這名媽媽有個10歲的孩子,經常半夜趁著她睡著之後拿她手機玩。媽媽查了孩子的QQ才發現,孩子在B站上認識了一個15歲的初中生UP主,在QQ里老公老婆喊得火熱。

如果只是孩子間玩玩也就算了,可這名up主還要求女孩學文愛(用文字挑逗性)陪他一起玩,還讓女孩給他買白絲襪,甚至還教唆她離家出走、自殺!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你想象不到,擁有網絡自由的孩子有多危險

除了網絡直播,網絡遊戲也是亂象叢生。

兩年前,網絡上流傳,一款名為“藍鯨殺人”的遊戲開始侵入中國的社交網絡。

該遊戲為參與遊戲的玩家設置了50個漸進式的任務,玩家每天完成一個任務,直到第50天步入死亡。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你想象不到,擁有網絡自由的孩子有多危險

因參與藍鯨遊戲而自殺的花季少女

這些任務聽起來讓人不寒而慄,比如:

在凌晨4點24點20分起床,看恐怖電影;

在胳膊上切出三道淺口;

如果你準備好成為一條鯨魚,就在腿上刻幾個口子;

一整天不和任何人說話;

自己說出自己的死亡日期,並接受它;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你想象不到,擁有網絡自由的孩子有多危險

為了防止玩家中途退出遊戲,遊戲管理員還會收集玩家的真實信息,甚至出言恐嚇玩家。

還有2014年,國外傳入一款死亡遊戲,在遊戲進行幾十秒後,體驗者會眼前發黑,體驗到快感,然後漸漸失去知覺。當年,就有不少中學生因為玩這款遊戲,被送入了醫院。

多少家長,每天看著孩子長時間對著手機,卻不知道孩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正做著這麼危險的事兒。也不知道手機背後的網絡世界,原來是可怕!它不僅能讓父母辛苦賺錢的血汗錢付之東流,更可能讓不諳世事的孩子釀下無可挽回的大錯!

03

網絡世界中,教孩子保護自己

網絡世界如此良莠不齊、亂象叢生,尤其是最近,因為疫情原因,孩子們都沒開學。很多孩子更是以上網課為名,看直播,玩遊戲。

那麼,身為父母的我們又該怎樣做,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孩子呢?

  •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所謂無條件的愛,不是無底線的溺愛。而是不管孩子是否擁有漂亮的外貌,健康的身體、優秀的成績,他都能從父母那裡得到愛。

很多時候,我們給孩子的愛都是有條件的。孩子會覺得,只有當我聽話懂事、成績優秀的時候,才能得到父母的愛。這樣一來,當他們在成長路上做錯事,或者遇到挫折時,他們會不願意告訴父母,只因為害怕失去父母的愛。

所以,無論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多麼嚴格,在教育完孩子之後,別忘了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對你的愛是沒有條件的。哪怕你有一天,犯了錯,遇到了沒辦法解決的問題,你都可以告訴我們。因為爸爸媽媽,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你想象不到,擁有網絡自由的孩子有多危險

  • 創造特別的“家庭時間”

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首席家庭治療專家薩提亞,曾提出過一個“溫度計讀取”法。通過這種方法,能幫助家庭成員對自己和家人更具責任感。

具體怎麼做呢?我們可以找個時間,做一個大的溫度計,然後在上面刻上五大維度,分別是:

1、欣賞

2、憂慮和抱怨

3、謎題

4、新的信息

5、希望

然後,我們要邀請所有家庭成員坐下來,大家按照溫度計上的刻度輪流分享想法。

第一個刻度是欣賞,也就是表達對家人的欣賞之情;

第二個刻度是擔憂和抱怨,也就是聊一聊你最近有什麼擔心的事情,或者你對家人有哪些抱怨;

第三個刻度是謎題,比如你觀察到孩子做了一件事,但你不理解他為什麼這麼做。你可以向孩子提問,這就是在分享謎題;

第四個刻度是新信息。比如你可以分享最近遇到了哪些新鮮事,有哪些新的心得;

最後一個刻度是希望,也就是說一說,你對家庭有哪些期待。

“溫度計讀取”法其實就是給家庭成員一個分享自我,溝通心情的機會。當我們養成了溝通的習慣,我們就能更輕鬆地瞭解孩子心裡在想什麼,最近在做什麼。如果孩子被網絡引向了歧途,我們也能及時發現,積極引導。

  • 教會孩子網絡防騙

疫情期間,在鼓勵孩子上網課的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給孩子補上一節“網絡防騙課”。比如:

要學習保護好自己的密碼,不能存在電腦裡或者隨身攜帶;

不能在其他計算機上輸入密碼;

手機短信、微信、QQ上發來的鏈接不能隨意去點,小心惡意軟件;

不亂掃二維碼;

慎用公共場所免費網絡;

遊戲裝備小心買,網絡直播不打賞;

不下載山寨APP;

不隨意加別人微信;

我們可以給孩子講一些真實發生的案例,用血淋淋的事例引起孩子的重視,提高孩子的防騙意識。

11歲小女孩被教唆自殘:你想象不到,擁有網絡自由的孩子有多危險

  • 教會孩子保護隱私

如果孩子不注意保護好隱私,就容易“有心人”抓住把柄,變成“隱私要挾”。

比如,之前震驚世界的N號房案,就是主犯利用信息通信專業的技術背景,侵入受害人的相關賬號,獲取女性隱私來進行威脅。最終,這些因為害怕隱私曝光的女性只能聽從他的指令,進行各種“奴隸”行為。

所以,在互聯網上,保護隱私,就等於保護自己。請一定要告訴孩子:“你們的個人信息,包括名字、學校、父母名字、父母單位、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都是非常私人的信息,千萬不要隨意在網上向別人透露!微信朋友圈要禁止陌生人查看,密碼不要隨意透露給任何人。

  • 做好手機防護

如果孩子用的是我們的手機,我們也要做好手機防護。比如,不要告知孩子銀行卡密碼,給手機設置指紋解鎖等等。

如果網絡平臺有“綠色模式”,我們也要及時開通。比如抖音、快手,都有“青少年模式”。

面對這個良莠不齊的網絡世界,家長們也許會更加戰戰兢兢。可是,我們不可能阻止孩子不去接觸網絡,我們要做的,是引導孩子擁有智慧和頭腦。只有讓孩子做自己的騎士,他們才能在網絡世界中保護自己。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懷著勇氣與智慧,向著未來進一步虛擬化的世界,大步邁去!

共勉之!

作者:月月,碧讀好書籤約作者,一個追求“琴棋書畫詩酒花,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佛系媽媽。本文為“碧讀好書”原創,好書像碧玉般珍貴!原創美文、好書好課、新書資訊等,伴你成長!部分圖/攝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