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現場》

《犯罪現場》的一點個人見解

《犯罪現場》

最恐怖的犯罪現場,是在腦海裡。

片頭的螞蟻侵襲、蜘蛛被圍困致死,其實已經暗示了結局。惡人總有惡報的道理亙古不變,汪新元最終失敗,無非是為曾經犯下的一樁樁滔天劫案而買單。但真正打敗他的,是心裡關於兄弟無數沉重的回憶,是許久不曾感受的來自陌生人的溫情,是對長期提心吊膽的生活的崩潰。

他的確壞到殺人不眨眼:搶劫現場對警察一片掃射,背叛組織的人也絕不多留一刻。但他也不是沒有半點感情:誓要找出殺害兄弟的幕後黑手,為善良的女房東留下他唯一能付出的,是自己的眼角膜。

電影保留了港片最經典的兄弟情誼,又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剖析了人性感情的複雜。觀眾為什麼能有如臨其境的感覺?除了在拍攝場景上大用真槍實彈外,汪新元的心路歷程之坎坷更加有代入感。耳邊時刻閃現死去兄弟的怨語,屍身上的螞蟻似乎也無休止地出現,提醒他沒找出兇手不能放下包袱一走了之;整日被警方通緝,不停地吃鎮靜劑強制入睡,始終還是雙目圓睜難以安眠;提防著身邊所有人,甚至出現幻覺差點錯殺女房東。

逃亡生活的驚心動魄一點點侵蝕著他的精神支柱。面對Joy的擁抱和寬心話語,汪新元不知所措的表情和笑中帶哭刺痛了人心。

《犯罪現場》

還要提幾個電影中戳心的小細節:

①因為被流浪貓救下一命的高利貸主,入股流浪貓場,林法梁的欠債也被一筆勾銷。他說得很對,人心真的很難捉摸。

②可能有人疑惑,為什麼一個警察五次三番反倒被罪犯恐嚇,還弱雞到被銬住,這可能是來搞笑的吧?但劇情交代過,林法梁是馬仔出身。所以有些許當小混混臣服於大人物的陰影,還算合理。更深一點的意義,他也算是改邪歸正的一個人物剪影。

③手作仔對汪新元有無盡崇拜,但又只敢做點小勾當,一遇強敵就服軟,這才是社會上更多的壞人的面目。

④貫穿整部影片的鸚鵡,才是犯罪現場實實在在的見證人,最恐怖的影象定格在它的眼中,因此它見到真兇慌張驚恐,又印證了心理壓力對人的強烈壓迫。

⑤女房東的名字叫Joy,她的租戶是三個可愛善良的老人,他們生活的平靜悠閒,更加襯出汪新元這個亡命之徒的心酸。

⑥本以為汪新元的禮物真只是那一張維港的明信片,但最後才明白,當Joy雙眼重見光明帶著他的眼角膜來看維港夜景的那一刻,他兌現了諾言,送出了最珍貴的一份禮物。(到這我真的淚目了!!)

而汪新元和Joy之間的感情,我更願意理解為陌生人之間的關心,到逐漸升溫成為朋友,而不是愛人。有時候自己的痛楚對最親的人才最難講出口,他們偶然相遇,Joy能給的不過是讓他在苦日子裡加點甜,這樣的幫助已經足夠。

《犯罪現場》

最後,不足之處也要一提:

①整部電影的幾次反轉雖然看起來津津有味,但也有幾分套路的影子,並不算驚豔。

②汪新元捐贈眼角膜一舉,足以驚動警方,但影中絲毫沒有提及這點,稍有欠缺。

③結尾太過倉促,汪新元或許無可留戀要拼死幹掉對方;但何兆東已經結婚,尚有癱瘓的妻子要照顧,犯不上暴露自己和對方比誰出手更快。

或許我的看法依然帶有些許粉絲濾鏡,但古仔2019年的幾部影片上映以來,質量都有肉眼可見的提升。之前看爾冬升監製坦言,為了撐起香港電影行業,古仔真的付出太多了。而片尾鳴謝的公司中,天下一ONE COOL出現了好幾次,配音、製作,樣樣都佔。感謝拍出《犯罪現場》,我也不能分擔其他什麼,但支持你的電影票還是能買得起,以後的每一部電影,一定會去看。

我會一直記得你說的:這個世界沒有勞模,只有珍惜當下。

《犯罪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