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昨天重温了电影《何以为家》,讲述的是一个12岁小男孩赞恩的故事。不同于大多数电影的温情,这部影片现实地足以让人痛呼:

人生如此艰难,我们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一、人不应该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我们提出了问题

主人公赞恩大概12岁。之所以说大概是因为他根本没有任何与身份有关的证明,而他的父母也根本不记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作为家里的长子,他每天要到杂货店进行送水、送煤气等工作,还要照顾家里的6个弟弟妹妹。

赞恩唯一的愿望就是去上学,但是父亲认为杂货店的工作更重要;而母亲想让赞恩去试试,原因在于学校可以发吃的用的,改善家里窘迫的状况。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生活就像一座大山压在赞恩的头上,光是活着就耗光了所有的力气。但更令人揪心的是,11岁的妹妹萨哈被父母卖给了杂货店老板阿萨德。赞恩愤而离家,可社会又给了他更加无情的一击。

本就朝不保夕的的赞恩在命运的安排下又不得不承担起照顾2岁孩童的责任。两个弱小的灵魂在现实中拼尽了全力取暖,但是生活最终还是对其下了狠手。他把约纳斯交给了制作假证的阿斯普罗,换取了400美金想要去传说中没有任何苦难的瑞典。

当他回到家寻找去瑞典的所需材料之时,发现妹妹萨哈惨死。愤怒和悲伤最终让赞恩拿起恨意的屠刀冲向了阿萨德。故事再次闪回开头,赞恩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向法官提出了要起诉自己的父母:他们为什么要把他生下来??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是一个绝望的故事,上天不仅把门甚至所有的窗户都给赞恩封了起来。他试图挣扎,抵死反抗,但是无疑每次面对的都是当头棒喝。

现实如此残酷,我们不禁要问: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就算我们拼尽全力,仍旧无法撼动这个世界的一丝一毫。与茫茫宇宙相比,我们不过是一介蝼蚁。活着不是我们的选择,只是我们的无奈之举!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生命中的每一种情况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会提出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所以生命的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被颠倒了。

我们不应该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我们提出了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再看赞恩:出生之初,生命向其提出了生存的问题;学龄之时,生命又向其提出了生存和学习的双重问题;再到后来,生命又不断地向其提出萨哈、约纳斯、以及去瑞典和妹妹惨死的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逼迫赞恩做出了选择,他为了活着不得不去工作;为了萨哈不得不与父母做出反抗;为了约纳斯不得不再次承担起一个母亲的责任;为了妹妹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他的一生似乎都在为别人活着,他想去瑞典,他想去上学,但是当面对家庭和社会责任之时,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后者:责任。

就算在狱中,他依然在向这个世界做出抗争:他希望那些不能养活孩子的父母不要再生孩子了。如果从电影的现实意义来看,赞恩无疑给这个社会敲响了警钟。而这大概就是赞恩12岁的人生最大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生命的意义其实是责任。只有当我们真正地对自己或他人担负起责任之时,我们的生命才有了意义。

现在回头看影片,所有的闪光点似乎也都是责任:无论是影片最后赞恩的灵魂质问还是拉希尔对约纳斯的不离不弃,以及赞恩对妹妹萨哈出嫁和惨死的愤怒,都是人性中对于别人的责任。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二、生命如此短暂,为什么要浪费时间追寻虚伪缥缈的生命意义?

或许你会为赞恩鸣不平,生命如此短暂,我们的一生为什么要为别人而活?那么我们来看看赞恩的父母。

面对生育问题,赞恩的父亲在法庭上说:别人都说,不生孩子日子就没有指望;还有人说孩子会给我们支持,让我们挺起腰杆……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面对赞恩犯罪,他说:这一次可不能把错赖在我们的身上,我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我要是有选择的余地,我会比你们做的还要漂亮,这怎么是我的错呢?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面对让年仅11岁的女儿出嫁导致惨死,他说:我们也是为了让萨哈过得更好,她跟着我们一点儿活路都没有。我想着把她嫁到一个好人家,那她就不愁吃、不愁喝了……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如果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你会觉得赞恩的父母有错吗?他们只是遵循了她们那个阶层固有的生活方式:无知且卑微地活着。

但是身处恶劣的环境,我们就没有了选择的自由嘛?赞恩的父母能不能选择不生那么多孩子?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在生育之初,他们本着对孩子的负责,他们会考虑孩子出生之后会不会过得更好,而不是遵循生孩子可以让我们挺起腰杆;

如果本着对孩子的负责,他们不会逼迫年仅11岁的萨哈出嫁,从而减轻他们自己的生活压力;

如果本着对孩子的负责,他们不会在上学和杂货店打工之间反复比较衡量。

如果说他们是时代的蝼蚁,那么不让下一代如他们般痛苦地活着便是他们的责任。可现实是:他们从未考虑过“责任”二字,而是把生孩子当成了改变命运的唯一稻草。

生活或许可以压弯我们的脊梁,但是不能压迫我们的意志。如果和赞恩的父母一样,那么我们活到100岁又有什么意义呢?!

富兰克林曾说过:有些人25岁就死了,只是等到75岁才埋。如果我们放弃了追寻生命的意义,那么我们其实和赞恩的父母一样:精神上已经宣告死亡。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弗兰克尔说:生活并非佛洛依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的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我们一生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我们的人类社会不是一个可以简单的用因果学和逻辑学描述的社会,而是一个由客观和主观意识组成的灵魂世界。所以理性和科学只能解决客观现实问题,而追寻生命的意义本身才是我们最终的灵魂归宿。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三、我们如何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我们说人要担负起责任,要实现生命的潜在意义,是想要强调生命的真正的意义要在世界当中而不是内心去发现。那么我们到底如何找到生命的意义呢?

①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职业 (做有意义的事)

看到这个标题大多数人都会嗤之以鼻,我们人生中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时间都献给了工作,但是我们仍旧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甚至大多数人就是因为工作之后才更加不能确定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如果现在有人问你,工作是什么?我想你的回答大概就是工作就是工作啊;如果再深层次一点儿,你的回答也不过是赖以生存的工具。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大多数人对于工作的定义都是为了生活不得不为之。尤其人到中年之后,好像更加懂得梦想的不切实际,活着也不过就是这么回事儿而已。

当我们认知并接受了这一想法之后,我们面对工作本能地便是厌倦,激情和热情根本不复存在。这时候关于工作的愿景,也不过是工资再高一点儿而已。至于老板是不是傻逼,同事是不是事儿逼,大多数时候你都能一笑而过。

一个人尤其是遇到不如意的时候,你总是想:我到底为什么要工作,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活着!!但是这种想法在脑海里也只是一闪而过,你甚至来不及搞清楚它到底是随口一句的抱怨还是发自内心真正属于灵魂的质问,便又匆匆的奔向了下一场战斗。

弗兰克尔说:追求生命的意义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使命,而从事某项职业或者创立某项工作便是找到生命的意义的有效途径。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我知道这句话对于大多数存在之虚无主义的人来说无异于一句废话。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就是在工作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甚至还成为唯一赋予他们生命意义的事儿。

不过想要在工作中找到生命的意义,你必须要搞清楚:你做这份工作能给别人带来什么?譬如我本身是从事文案策划类的工作,一开始我写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持生活,所以老板满意便万事大吉。

但是随着市场环境以及老板的思维转变,我面临的便是屡遭嫌弃甚至失业。后来看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书,才赫然明白:肯定和快乐是一种附加品,如果把附加品当成目的,反而会受到缩减。

所以想要从工作中找到生命的意义,首先要明白:领导和老板的肯定是附加品;其次你要学会把自我实现换成自我超越。因为人越是能忘记自己,投身于工作之中,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②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关爱他人)

爱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当今社会,我们只学会了爱自己。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连爱自己都没学会,更别提爱他人。

可是想要找到生命的意义,我们就必须学会爱他人。弗兰克尔说: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 通过爱,我们才能看到所爱的人的本质特性,甚至能够看到她潜在的东西即她应当实现而尚未实现的东西是什么。只有通过爱,才能使你所爱的人实现她全部的潜能。通过使她认识到自己的所能和应为,她会实现自己的潜能。

而弗兰克尔就是凭借着对妻子的怀念,挺过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中非人的折磨。他说: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句话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或许难以产生共鸣,但是爱却足以让我们挺过那些困苦时期。今年的新冠,是谁和你相濡以沫,又是谁对你不离不弃?父母嫌弃但又默默承担了一切又是因为什么?

答案都是爱。人之所以为人,也是因为有了爱的能力。但是想要获得爱,唯一的途径是要付出爱。无论是对亲人、爱人、还是友人,我们要做的是付出而不是索取。当你学会付出,那么生命的意义这一课也就有了答案。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③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的态度(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即使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境地,即使面对无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的意义。

就像赞恩,生命与他看似都是绝境,但是他仍旧选择抗争。他状告他的父母,何其不是在向这个世界呐喊。

或许赞恩的声音是微弱的,但是一个人的声音如果汇集了大家的力量,那么他就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何以为家》的最后一幕是赞恩拍摄照片,摄影师说:赞恩你要笑一下,这是身份证明照片而不是死亡证照片。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赞恩笑了,屏幕外的你却笑着哭了!你心疼一个孩子的卑微。但是令你心酸的是,真的拿到身份证明他们的生活就会好吗?

你无从知晓,因为影片毕竟是影片。它既然会开始就会结束,而我们的生活仍旧还要继续。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困难,我们可以改变面对困难的勇气。”这是我从《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学到的最宝贵的一课。那么如何在面对困难时拥有改变困难的勇气呢?

答案是我们不要关注获得快乐或者避免痛苦这一结果上,而是找到其意义。就像弗兰克尔,你觉得他被关在号称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承受苦难有意义嘛?

显而易见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既然这已经成为事实,勇敢的接受痛苦之挑战,那么生命在那一刻便有了意义。

电影《何以为家》所引发的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生命的意义是无条件的,因为它甚至包括了不可避免的痛苦的潜在意义。而遭受痛苦也不是找到人生意义的必要方式。我想表达的是:即使在遭遇痛苦,我们也可能找到生命的意义。而这就是支撑你走下去的东西!

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生命的意义,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某个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生命的意义总是在变化,但是作为意义将永远不会消失!!

参考文献:

《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