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佔元:“不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決不離開自己的崗位”-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偉大勝利英雄讚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光明日報通訊員 高曉峰

“不畏艱難、不怕犧牲,不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決不離開自己的崗位。這種精神激勵了我們一代一代後人。受孫佔元英雄形象的影響,我們家從1965年到現在,已經有7個人參軍,現在還有3個在部隊服役。我們一定不能辜負他的期望,不管在哪個崗位上都應該積極地作出自己的貢獻。”孫佔元的侄子孫廣英說。

孫佔元是河南林州市臨淇鎮三弓水村(今佔元村)人,幼年時家境貧寒,父母雙亡。1946年,孫佔元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參加淮海戰役、解放大西南戰役,並在中原解放湯陰和淇縣的戰鬥中屢立戰功。1948年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打響,作為排長的孫佔元率全排戰士,在597.9高地2號陣地擔任突擊作戰任務。戰鬥中孫佔元雙腿被炸成重傷,當戰友要揹他下戰場時,他嚴厲堅定地說:“我是共產黨員,我是指揮員,不完成黨交給我的任務,決不離開自己的崗位。”

他拖著雙腿,爬著繼續指揮戰鬥。他硬是輪番用兩挺機槍掩護戰士易才學炸燬了敵人最後三個火力點,同時打死敵人80餘人。

當敵人從側面再次湧入陣地時,他毫不猶豫抱起捆在一起的6顆手榴彈,從山坡上滾入敵群,與8個敵人同歸於盡,為後續部隊掃清了障礙,順利完成了突擊任務,犧牲時年僅27歲。

犧牲後,他被志願軍總部先後追認為“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同時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1953年,根據中央指示,孫佔元、黃繼光、邱少雲三烈士遺體從朝鮮運回瀋陽隆重安葬。後來,三弓水村改為佔元村。

地處太行深處的佔元村交通不便,曾是省級貧困村。近年來,當地政府全力支持佔元村脫貧攻堅,扶貧部門投資20萬元用於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村民吃水難題;投資25萬元新修3公里水泥路,實現了自然村“村村通”硬化路;電力部門投資300萬元為村裡實施電網改造,實施美化、亮化工程。佔元村還依託紅色資源積極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利用山水和人文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2017年,該村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英雄故鄉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25日0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