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安全生產與安全管理

作為一個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對這兩個詞應該都不陌生。筆者就扒開他們的面紗來看看,幫助大家理解其本質含義。

安全生產四個字,按照祖國漢語的基本定位,安全是定語,生產是賓語,說俗點,就是要安全的生產。專業的說,就是為預防生產過程中發生人身、設備事故,形成良好勞動環境和工作秩序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動;是通過對人、機、物料、環境的協調,使得生產中潛在的事故風險和傷害因素始終處於有效控制狀態。

安全管理是從管理序列講的事情,範疇不同,也是按照管理的基本要素,即決策、計劃、組織和控制的角度思考問題,來促成安全的目標。目標具體到避免人身傷害、財產損失、環境汙染。管理的對象包括安全生產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監督檢查、工藝技術管理、設備設施管理、作業環境和條件管理。管理的行使內容包括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安全生產策劃、安全培訓教育、安全生產檔案。

筆者多囉嗦一句,這些安排與內容絕不是扯淡話語,是無數鮮血淋漓的教訓買來的,是按照本質安全的底層邏輯演變過來的。

我們可以看到安全生產與安全管理是果與因的關係,只有安全管理到位才有安全生產,安全生產需要安全管理的踐行邏輯。因此,一個組織建立起安全管理機構,找到明白人,按照責任制、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與標準去設計,然後把不明白的人教育培訓明白,在安全月等特殊時間窗口再策劃策劃活動促進認知,那就安全沒跑了。最後,抓鐵有痕,留下安全生產檔案,以備自己總結經驗,以備外部書面界定責任與安全語言溝通。如此,安全管理便於安全生產協調有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