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給乾隆留了3400萬兩白銀,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兩?道光想哭

相信很多粉絲都聽過網上流傳的一個說法,那就是康熙一輩子都在花錢,雍正一輩子都在攢錢,乾隆一輩子都在燒錢。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康熙一朝花錢如流水,比如平三藩,徵準噶爾等,雍正一朝,除了補康熙的窟窿外,還盡心竭力地想盡一切辦法來攢錢,比如攤丁入畝頒發養廉銀,而乾隆則是我死後管他洪水滔天,所以除了東征西討外更是六下江南享盡了人世間的榮華富貴。

雍正給乾隆留了3400萬兩白銀,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兩?道光想哭

但今天我們不說這些,就聊聊這幾個皇帝之間的財產繼承關係。網上現在流傳甚廣的一句話是,康熙給雍正留了800萬(白銀),雍正給乾隆留了6000萬,而乾隆只給嘉慶留了1000萬。問題來了,這些都是真的嗎?

根據筆者調查,首先可以確定一點,康熙給雍正留了不止800萬。根據史料《康雍乾年間戶部銀庫存銀數目奏片》以及《雍正朝漢文硃批》等記載。

雍正給乾隆留了3400萬兩白銀,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兩?道光想哭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實在(國庫實際數量)銀兩四千四百三十一萬九千三百三十兩。

康熙五十八年,實在銀兩四千七百三十六萬八千六百四十四兩。

康熙五十九年,實在銀兩三千九百三十一萬七千一百三十兩。

康熙六十年,實在銀兩三千六百二十萬三千四百二十一兩。

康熙六十一年,實在銀兩兩千七百一十萬九千二百八十六兩。

由此可見,康熙這一生雖然是南征北戰的花費了不少銀兩,但他依然給雍正留下了起碼2000萬兩白銀,這個數目雖然不是很多但絕對不少。

雍正給乾隆留了3400萬兩白銀,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兩?道光想哭

那雍正給乾隆留了多少錢呢?有沒有6000萬兩?可以接著往下看。

筆者之前翻閱了《清史稿》內的一些記載大概可以確定《康雍乾年間戶部銀庫存銀數目奏片》這部史料的準確性,所以我們還是看這個記載。

雍正元年(1723年),實在銀二千三百七十一萬一千九百三十兩。

雍正五年,實在銀五千五百二十五萬二千九百三十兩。

雍正十年,實在銀四千四百三十九萬二千八百四十六兩。

雍正十三年,實在銀三千四百五十三萬四百八十三兩。

從這我們可以看出,雍正留給乾隆的銀子遠沒有我們想的6000萬那麼多,畢竟3400萬跟6000萬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雍正給乾隆留了3400萬兩白銀,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兩?道光想哭

因為上面那個數目奏片到乾隆時期就斷了,所以筆者也沒法得出一個確切的數字(留給嘉慶的),但我還是查閱了一些其他的史料,大概在1000萬兩之1900萬兩之間,而筆者本人還是傾向於1000萬兩,因為乾隆執政的前中期花費確實太大,但他執政的後期就沒有過於耗費國資的行為,而且嘉慶元年至三年(乾隆不想自己的執政時間超過康熙,就在自己執政最後一年即1795年時退位給嘉慶,但國家大權還在他的手裡)的這段時間裡已經喪失了行動能力,所以應該還是能攢下一些家當的,不過也不會太多。

雍正給乾隆留了3400萬兩白銀,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兩?道光想哭

說到這兒可能會有粉絲問,你標題最後說道光想哭,道光還是嘉慶的兒子,跟乾隆雍正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是這樣的,從筆者的個人角度來說,乾隆其實留給了嘉慶很多東西,肯定是遠遠不止國庫裡的那1000多萬兩。不說別的,就說圓明園裡的那些珍寶(說句實話,史料裡的記載是,圓明園裡擁有中華上下5000年裡的所有東西)跟和珅的家產(和珅死後被抄家抄出了8億兩,雖然大多是古董字畫等固定資產,但真金白銀也不在少數)那得值多少錢。

雍正給乾隆留了3400萬兩白銀,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兩?道光想哭

可咱們的嘉慶絲毫沒有辜負他“嘉道中衰”的名號,在他執政期間,清朝先後經歷了白蓮教起義,英國鴉片流入清朝,天主教大行其道(外國傳教士),天理教起義(說起來大家都不信,竟然有天理教徒衝進了皇宮差點乾死嘉慶),蔡牽起義等。

在這些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儘管嘉慶一直在努力地維護清朝的統治(他貌似是清朝唯一一個下了罪己詔的皇帝),但連番的打擊還是讓他苦不堪言。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這位大名鼎鼎的清仁宗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但他留給自己的後繼之君道光帝的清朝是一個什麼狀態呢?

雍正給乾隆留了3400萬兩白銀,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兩?道光想哭

史料記載,道光繼位後清朝民間起義不斷,幾乎是一年一次起義,而且清朝統治階層貪腐成風,國庫收入一年不如一年,到了道光後期每年的國庫收入甚至只有幾百萬兩。這就導致了一個什麼後果呢?道光帝可憐的穿衣服得打補丁,吃個雞蛋得得數數(內務府報價的雞蛋是一個五兩)!

雍正給乾隆留了3400萬兩白銀,那乾隆給嘉慶留了多少兩?道光想哭

綜上所述,康熙,雍正,乾隆幾乎用光了清朝的所有國運,而嘉慶只能是苟延殘喘,到了道光時期更是慘不忍睹,他又怎麼能不哭呢?

參考史料:《清史稿》 《清朝全史》 《康雍乾年間戶部銀庫存銀數目奏片》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