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經濟數據公佈 解碼數字背後的信心與活力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2020年全球經濟預計將萎縮3%,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隨著疫情在全球擴散蔓延,中國經濟表現如何?

4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

作為反映一國(或地區)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的重要指標,一季度經濟數據釋放出哪些信號,將從哪些方面影響經濟運行,這些動態變化的數字對下一步做好經濟工作又有哪些指引?

人民網財經專訪多位專家學者,解讀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解碼數字背後的中國信心與活力。

從“暫停鍵”到“快進鍵”

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

一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我國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多位專家接受人民網財經採訪時認為,一季度GDP負增長在預料之中,且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

“凡是發生疫情的地方,它對經濟的影響無疑都是巨大的。”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

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表示,從春節前夕以來,受疫情影響,不少產業被迫按下“暫停鍵”,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但從數據來看,3月份隨著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

以工業為例,今年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1%,比1-2月份大幅收窄了12.4個百分點,3月份規模以上產出水平基本恢復到了去年同期水平。隨著疫情防控成效不斷顯現,復工復產進度加快推進,3月份,服務業、投資、社零和進出口等指標都呈現改善趨勢。

從“宅生活”到“宅經濟”

高技術產業、網上零售等數據帶頭“領跑”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上,直播帶貨成為記者關注的焦點。

疫情防控措施,對做好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帶來了許多新挑戰,也使居民生活需求、購買方式等產生許多新變化,催生數字經濟消費新場景。

疫情防控期間,人們雖然“宅”在家裡,“雲端的日子”卻格外豐富:空中課堂用戶激增、在線辦公成為常態、雲簽約保障企業訂單……經濟活力在“雲端”近一步顯現,線上消費也為特殊時期的中國經濟增添了幾分暖意。

日前,《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發佈,提出花3年時間,將上海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在線新經濟發展新高地。4個“100+”行動目標,12個重點發展領域,這張新的發展藍圖不僅是目標,更是風向。

同時,數字經濟新業態和新消費場景也離不開技術支撐。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周學智認為,除了數字經濟,高科技、IT等產業受疫情影響較小,且會發展為一個新的發展模式。

而在張燕生看來,特殊時期,數字經濟欣興發展固然可喜,但隨著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線下生態也需要重點關注。

政策對沖進一步“加碼”

中國經濟秩序正快速恢復正常

IMF多次表示:“中國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令人鼓舞。正確的政策舉措能有效對沖和減緩疫情帶來的衝擊,發揮重要作用。”

人民銀行日前發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各項貸款增加7.1萬億元。在信貸供給總量增長明顯的同時,信貸結構優化,信貸支持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增強。

“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力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政策產生聯動效應,形成協同效應,共同發揮作用。”徐洪才認為,貨幣政策要保證流動性合理充裕,並對薄弱環節進行定點幫扶。要與財政政策相匹配,從源頭上提供流動性保證。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國內經濟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和空間,政策儲備充足,內需具有較大潛力。下階段,要著力推動投資項開工復產,促進傳統消費加快回補,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同時大力推動新基建、新消費、新投資等新模式、新需求發展,為經濟增添新動力。預計二季度我國經濟將延續改善趨勢,下半年GDP增速將有所回升。

“總體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運行造成的衝擊是不容忽視的,但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中國經濟也展現出十足的韌性和新動能,我國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經濟發展基本趨勢沒有變,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新動能在加速成長。”徐洪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