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系列:不好意思,我是通过“拼儿子”登上皇位的

大家好,欢迎来到历史一课!

古代都是“母凭子贵”,而今天我要说的这位皇帝,却是“父凭子贵”,通过“拼儿子”登上了皇位。他就是大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

明朝皇帝系列:不好意思,我是通过“拼儿子”登上皇位的

(明仁宗像)

一:为朱棣不喜的胖儿子

主要人物:

父亲:朱棣(明成祖)

儿子:朱瞻基(明宣宗)

二弟:朱高煦

三弟:朱高燧

①朱高炽是朱棣的长子,作为家中的老大,一般都是比较好静的!而他也遵循了这个规律,“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从小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也是长子,所以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他17岁时被朱元璋立为世子,将来继承朱棣的燕王之位(当时没想到后来直接开挂当了皇帝)。

②朱高炽是个宅男,不爱动,但爱吃,所以造成了他体态肥胖,而且有足疾,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就算这样,也总是跌跌撞撞。虽然从小接触过一些武术,但是没有表现出有从武的资质。所以

相比朱棣的其他两个好武好动的儿子,对这个好静不喜动的大儿子不太感冒!

明朝皇帝系列:不好意思,我是通过“拼儿子”登上皇位的

(明仁宗朱高炽)

二:继承人该选谁?

①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在选择继承人时开始犹豫了。选老大呢,自己更喜欢老二,而且都和老二暗示过了,不选呢,老大干的不错,没理由,而且还有受一帮大臣的拥护爱戴。皇储之位陷入两难境地。

②老大:长子,还是朱元璋定的世子,在封建时代,作为嫡长子的他有着这方面的有事。在内政方面也做的很好,朱棣靖难之役时曾坐镇大本营,并且以一万的兵力挫败了有五十万人马的李景隆的一次攻击,守住了朱棣的大本营!

③老二:老二,好动好武。他们兄弟的分工一般这样:朱棣带兵打仗时,留下肥胖不便于跟随作战的老大处理政事,老二,老三跟着打打杀杀。由于老二老三经常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培养出的感情也比老大深,所以朱棣打心眼里偏爱他们,特别是老二,打仗勇猛,跟年轻时的朱棣很像,还好几次救朱棣于危难之际。所以朱棣也有把位置传给老二的意思,曾经还说过:“勉之,世子多疾”,大致意思:加油干吧儿子,你大哥体弱多病,(位子迟早是你的)。

明朝皇帝系列:不好意思,我是通过“拼儿子”登上皇位的

(明仁宗朱高炽)

三:好儿子,好孙子。

①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与他父亲不同,无论是外形还是被朱棣所喜爱的程度,朱棣虽然不喜欢朱高炽,但是很喜爱异常聪慧的朱瞻基!

②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还是燕王的朱棣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醒来以后正在回忆梦中的情景,觉得十分吉祥。忽然有人报告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朱棣看后非常高兴,忙乎:“此乃之福也”。

③朱瞻基在军事方面,相比他的父亲,朱瞻基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天赋,并且朱棣尚武,常带朱瞻基离开京城去狩猎和进行军事视察,后来还带他远征蒙古,并且大败蒙古军。

明朝皇帝系列:不好意思,我是通过“拼儿子”登上皇位的

(明仁宗朱高炽)

四:拼儿子,一锤定音!

①当时朱高炽的好朋友解缙,黄淮极力要求朱棣选朱高炽为太子。因为在处理政务时朱高炽和这些文臣已经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②而正在朱棣犹豫不决时,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解缙以“好圣孙”来说服成祖,成祖终于下定了决心,于公元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

③到这里,一锤定音!朱棣不愧为永乐大帝,有着作为帝王的长远眼光,他看到的不仅是这代,还有大明朝的千秋万代,他选择了会更利于大明发展的这对父子!而事实证明,他选对了!

明朝皇帝系列:不好意思,我是通过“拼儿子”登上皇位的

(明仁宗朱高炽)

靠儿子登上皇位的朱高炽,没有辜负朱棣的选择,登基后他减赋税、收开支、赦免罪臣、反冤案,开启了“仁宣之治”!

参考文献:

《明史》

《明实录·仁宗昭皇帝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