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七次下西洋因為財力不足而停止?

導語:明代永樂、宣德年間,鄭和奉皇上旨意曾經七次下西洋。這七次下西洋的過程中,鄭和的船隊不僅宣揚了明朝國威,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異域的奇珍異寶,而且也為明朝與外國開展貿易往來打下了基礎。就是這好處極多的行動,卻在第七次完成之後被停止了。雖然明朝史料以及後來的一些史學家分析指出是因為財力不足,然而我們熟悉明朝歷史便可以發現更多的原因。接下來,就讓我們梳理一下,到底還有什麼理由使得鄭和下西洋的活動被迫停止吧。

航程中危機遍佈

說起鄭和下西洋,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他這次行程如何如何成功,取得多麼多麼大的成就。然而,很多人就忽略了下西洋過程中的艱辛,以及潛伏的危險。從鄭和船隊的放心路線,我們知道他的船隊橫渡印度洋,將沿海各國幾乎都訪問了一遍。學過地理的同學應該知道,北印度洋的季風環流方向是隨著季節變化的,對於現代的航海家們來說,這幾乎是小兒科的問題。可是,對於明朝的鄭和一行人來說,這真的是小兒科嗎?

古代的地理知識,特別是航海知識並不像現在這麼全面,所以在外航行無異於是在冒險。所以古代的航海家大多都被稱為冒險家。因此,鄭和下西洋就面臨著颱風,季風環流等等一系列的自然問題。

鄭和七次下西洋因為財力不足而停止?

(大致航程圖) (起點)

同時,我們也知道每個地方的文化是不同的,明朝我國對外交流有限,所以對於航程中的各國,鄭和船隊不可能每次都能處理好關係,偶爾的衝突是有的。就像麥哲倫因為介入了菲律賓土著之間的衝突而被殺死一樣,鄭和和他的船員一個不小心就會死於非命。

當然,海上的海盜也是不可避免的,對於海盜,鄭和和他的船員就更加棘手了。與異域居民的衝突是可以化解的,而海盜,這隻有武力才能真正解決。面對危機重重的航程,加上外國使者經常性的進貢,明朝統治者有極大的可能停止下西洋。

下西洋帶來的利益引發各方博弈

隨著鄭和下西洋的開展,西洋各國都派遣使者來明朝訪問,同時,兩國的商人就抓住這個機會,積極開展貿易活動。同時,隨著貿易的開展,一天利益鏈就建立起來。外國商人為了獲得在華貿易的一些便利,所以會送出一些商品給有關的官員。

鄭和七次下西洋因為財力不足而停止?

(明朝與國外貿易的港口)

因此,管理對外貿易的官職就成了油水極多的一個肥差。也是出於此,朝廷中的各方勢力對於這一職位就展開了激烈的博弈。這就使得明朝高層衝突不斷,明朝政府裡暗潮湧動。為了平衡各方勢力,以及更好的維持統治,統治者當然會很聰明的將這差事放入己方勢力,但是各方官員並不會看著肥肉落入其他人手裡,哪怕是皇帝!他們不敢直接反對,就只能拿鄭和下西洋這個作為切入點。

鄭和七次下西洋因為財力不足而停止?

(鄭和)

而鄭和下西洋雖然耗費巨大,但是帶來的回報也是成正比的,各方綜合一下,下西洋利肯定大於弊。這點官員們不會全然不知道,但是他們很默契的選擇閉口不言,因此下西洋就因為耗費巨大這個理由被迫停止了。

鄭和身份的影響

我們一般只聽過鄭和,而很少知道三寶太監。一開始,可能在所有人心中對鄭和的印象就是七尺男兒,卻不會覺得他是太監。然而,現實卻是皇帝為了使這次航海活動能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所以在選擇人選的時候特地選擇了太監。雖然我們不會覺得鄭和的身份下西洋有何不妥,但是在明朝那個理學統治的時代,這幾乎是不可想象的。首先,在古代太監被稱為"腐人",幾乎所有的人對於這一群體都有著歧視或者偏見。因此,在這個環境之下,你可以想象當一個太監取得如此大的功績的時候,朝廷上下官員會如何看待?

就像魏忠賢雖然權勢滔天,許多官員在表面上對他低聲下氣,但是在心裡實則鄙視至極。所以一眾官員自然不會認為鄭和的地位和自己是平等的,然而面對鄭和取得的功績又無法抹除。所以官員們只得通過上奏皇帝,想盡各種理由使得下西洋這項活動停止,如此鄭和就不能繼續擴大功績。當然有人可能會想到換一個人來代替鄭和,這樣下西洋也不至於停止。

這個想法雖好,但是皇帝當初選擇鄭和,除了鄭和的才華就是他的身份。就像許多皇帝喜歡給予身邊太監很大的權力一樣,皇帝認為太監沒有太大欲求,所以一些事只能由太監去做,故而想換人是不可能的。所以呢,下西洋的停止,與鄭和的身份有著蠻大的關係,這也不能怪鄭和,這是時代的侷限性決定的。

統治者對於繼續下西洋的興趣減弱

一開始,明朝統治者派遣鄭和下西洋,目的主要是宣揚國威,同外國建立一定的外交關係(與現代的外交關係不同),以及得到我國所沒有的奇珍異寶。而經過了七次下西洋之後,明朝統治者發現,外國派遣了使者已經很多了,並且由於明朝的朝貢貿易體制,使得外交過程中明朝常常入不敷出。而且由於鄭和下西洋與外國貿易以及國外使者朝貢帶來的大量外國物品,明朝統治者對於外國稀有物品的需求就不是特別的強烈了。

鄭和七次下西洋因為財力不足而停止?

(鄭和船隊到達外國)

加上統治者看見的只有下西洋支出巨大,沒有看見帶來的貿易利益,加上大臣們的極力反對,因此統治者對於再次的熱情就減退了。而且明朝實行的是海禁政策,統治者對於下西洋後出現的頻繁貿易行為很是頭疼對於統治者,自然而然的會讓其熱情下降。要命的是下西洋最為需要的,也是決定它能否再次開展的關鍵就在於皇帝一人。

鄭和七次下西洋因為財力不足而停止?

(外國使者來朝貢)

皇帝的熱情減退,這就直接導致七次下西洋後,下西洋活動的夭折。在古代一定要記住,無論是什麼政策,還是大型的對外活動,決定權並不在參與者手裡,最高統治者的態度才是決定開展與否的關鍵!

明朝上下官員對於外國的不重視

我們都知道自古以來我們國家對於外國都是極為不重視的,甚至稱之為蠻夷。所以當鄭和七次下西洋後,明朝上下官員對於外國人有一定的瞭解後便更不重視了。特別是鄭和所到的地方並不是發現極為迅速的國家,甚至是遠遠落後於自身許多的國家,因此統治階級更加不在意,所以下西洋就很正常的取消了。

鄭和七次下西洋因為財力不足而停止?

結語:鄭和七次下西洋是我國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然而很可惜七次之後下西洋的活動就被迫停止。關於下西洋停止的原因大多歸於明朝財政支出不足,導致下西洋沒有資金支持。然而,在這個原因的背後,卻還有更多的原因導致第八次下西洋夭折。我們在對待這件事的時候不應該只是看見一個經濟上的理由,更不能只是單純的認為這件事的原因極為單一,要知道去挖掘更多沒有被人們休息到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