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同根 共同擦亮巴蜀歷史文化名片

  今年2月,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坐在了一起。雙方敲定今年9月在金沙舉行“藝術涅槃——大足石刻特展”,向四川觀眾全面展示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魅力。

一脈同根 共同擦亮巴蜀歷史文化名片

安嶽石刻 吳曉鈴/攝

  四川重慶自古並稱巴蜀,巴蜀文化從來血脈相融。從30多年前的四川文博人對重慶大足石刻的搶救性保護、為世界文化遺產申報打下堅實基礎,到兩地在去年展開川陝片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合作;從共同展開川渝石窟石刻的研究保護和人才培養,到建川博物館將分館開到重慶,成渝兩地在文博領域的合作從未停止。

  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按下啟動鍵,可以預見,兩地在文博圈的合作將愈發緊密,巴蜀歷史文化的名片也將擦拭得更加閃亮。

  大足石刻 川渝石窟保護的典範

  “川渝石窟的保護,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兩地文物人都一直在密切交流與合作。”重慶大足石刻研究院副院長劉賢高表示。其中,大足石刻堪稱凝結了兩地文物人的心血。

  對大足石刻的保護,始於上世紀80年代。

  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足石刻養在深山人未識。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以梁思成為代表的學者,開始關注到大足石刻。新中國成立以後,大足北山、寶頂山摩崖造像,順利被評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此時的大足石刻,風化和水害均十分嚴重。

一脈同根 共同擦亮巴蜀歷史文化名片

大足北山石刻136號窟,馬家鬱主持保護工作的洞窟,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圖

  1981年起,中央及四川省開始對大足石刻進行搶救性保護,曾經擔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的馬家鬱,在此開始了長達數年的水害治理工作。

  為了給滲水嚴重的大足石刻北山136窟研製一種合適的材料灌漿固化。馬家鬱和同事們到處找資料、反覆做實驗,花了幾年時間才配比出比較理想的固化劑,讓造像秀美、雕刻精細的北山136窟從此結束水害。在那幾年,四川石窟保護工作中,最重要的除了樂山大佛,另一個就是大足石刻。

  在從事佛教石窟寺及造像研究的西南民族大學教授雷玉華印象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們在重慶直轄以前,經常和她在大足相遇,“最難得的應該是他們和當時的大足縣文物部門一起工作,為後來的大足石刻研究院帶出了第一批文物保護人才。1999年,大足石刻成為中國繼敦煌石窟以後第二個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石窟,前期四川和大足文物人在保護方面的基礎工作功不可沒。”

  最近幾年,大足石刻的風化、水害治理仍在繼續進行,在國際石窟保護界很有話語權的馬家鬱,一直是大足石刻研究院請教諮詢的專家之一。劉賢高說,大足石刻臥佛是世界最大石雕半身臥佛,在幾年前的水害治理中,還繼續邀請了其他來自四川的專家把脈。

一脈同根 共同擦亮巴蜀歷史文化名片

大足石刻臥佛 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圖

  大足石刻只是川渝合作石質文物保護的一個縮影。“這十幾年來,重慶和四川輪流舉辦過石質文物保護培訓班,兩地文保人都來學。”讓雷玉華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四川省文物局和北京大學曾舉辦過一次石窟研究培訓,“居然把重慶學員的學費全免了。”這種優待,皆因四川省文物局把重慶文保人當成了自家人,“我們在廣元、大邑和安嶽有三個實習點,在大足石刻已經申遺成功的背景下,四川也希望重慶能推動安嶽石刻的保護和研究。”

  “大足長期都在和安嶽進行各方面的合作。”劉賢高說,大足石刻每次組織學術研討會,都會把安嶽石刻作為重要考察內容。“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的範圍不止是重慶石刻,而是以川渝石窟為依託,有人就選擇了安嶽石刻的課題。”國家文物局啟動石窟及石刻保護專項試點,西南片區也直接以“川渝地區石窟及石刻”之名,把四川和重慶的石窟納入其中。

  在藝術家眼裡,川渝石窟更具有相同的魅力,缺一不可。2006年,西南民族大學教授李耘燕開始將畫筆對準石窟藝術,她去的第一站就是重慶大足石刻,因為在她眼裡,大足和安嶽或者廣元的石刻不分彼此,“它們都同屬於巴山蜀水的藝術瑰寶。”2017年,李耘燕專門申請了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巴蜀石窟造像繪畫創新人才培養》項目,不僅培養新時代創新型繪畫人才,更希望將巴蜀石窟燦爛的文化藝術對外傳播。同年,李耘燕畫作赴臺灣等地舉行展覽,每到一處無不引起轟動。業內人士讚道,“李耘燕的繪畫及人才培養,成功引起了社會各界對川渝石窟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