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的迴音 | 8戶19人:我們在脫貧路上沒拖後腿

華溪村人多地少,土地貧瘠,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5戶、302人。

2019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到華溪村時,村裡還有8戶19人未脫貧。

這些貧困人口如何脫貧,是總書記最深的牽掛。

2020年4月,當我們再訪華溪村之時發現,8戶19人在2019年全部脫了貧。

大山深處的迴音 | 8戶19人:我們在脫貧路上沒拖後腿

譚啟桂。

大山深處的迴音 | 8戶19人:我們在脫貧路上沒拖後腿

李言瓊。

大山深處的迴音 | 8戶19人:我們在脫貧路上沒拖後腿

住在新房裡,李言瓊一家很幸福。

大山深處的迴音 | 8戶19人:我們在脫貧路上沒拖後腿

生活大變樣,譚文興一家很是開心。

大山深處的迴音 | 8戶19人:我們在脫貧路上沒拖後腿

有肉有蛋,張劍峰家的日子越過越好。

大山深處的迴音 | 8戶19人:我們在脫貧路上沒拖後腿

78歲的冉茂叔奶奶,住進了小區房。

“一定要把我們脫貧的消息告訴更多的人。”

這是我們在華溪村採訪時,8戶村民給我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他們覺得:脫貧路上,他們一直奔跑不停。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們8戶19人沒拖後腿。”

住房·新

冉茂叔:異地搬遷扶貧 住進敞亮小區房

4月2日下午,華溪村村民冉茂叔正在收拾新房。家裡的冰箱和洗衣機壞了,她打算找村裡的幹部幫忙,請個修理師傅到家裡來修。

兩室一廳的新房子,在中益鄉柿子壩居民點,她已經搬進來近一年了。

“再也不漏雨了。”冉茂叔說,以前她最怕的就是下雨天,家裡所有的桶和盆都不夠接雨,最後只能眼巴巴地望著雨水穿過屋頂落到屋裡。

現在78歲的冉茂叔面色紅潤、精神矍鑠,走起路來看不出曾生過大病:她有數年的高血壓病史,並在兩年前查出患有冠心病,在縣人民醫院做過手術。

女兒出嫁、丈夫去世之後,冉茂叔一直與兒子相依為命。

母子倆相繼生病致貧,耗光了家中所有積蓄。好在有醫保政策兜底可報銷90%,極大地減輕了生活壓力。

冉茂叔為斬斷“窮根”,之前也搬過一次家。

前些年,她和兒子從華溪村的高山上搬到了山下,山下的幾間住房雖簡陋,但算下來有130平方米。

但山下的房子在去年塌了,為了保障她一家人的住房,當地政府按照政策將其納入異地搬遷扶貧範圍。

華溪村綜合服務專幹譚衝是冉茂叔的幫扶責任人,為幫冉茂叔脫貧跑過不少腿。

“加上山上的700多平方米老宅子,一共有800多平方米。”譚衝告訴記者,按照復墾費190元/平方米的標準,冉茂叔老宅的復墾費有16萬元左右。

按照異地搬遷扶貧政策,冉茂叔和兒子可搬進中益鄉柿子壩居民點50平方米的新房,還可享受人均1.5萬元的異地搬遷扶貧補助。

冉茂叔說,她拿出部分復墾費對房子進行了簡單裝修,住上了敞亮的樓房。

不幸的是,兒子在去年因病醫治無效過世,留下冉茂叔一個人獨居。

譚衝算了一下,冉茂叔的老宅子有一筆復墾費,再加上政策兜底每月有400元左右的低保補助,生病住院又有90%可報銷,經濟負擔大幅減輕。

“目前來看,通過政策兜底,她返貧的幾率不高。”譚衝說,現在他時常要去冉茂叔家裡,力所能及幫老人乾點活,“畢竟她一個人在家,年紀大了還是不太放心”。

4月2日,冉茂叔領著我們參觀她的新房子時,對當下生活的滿足溢於言表。

學業·成

李言瓊:政策幫扶撐起家 兒子上學沒耽誤

“你要趁現在政策好,好好把書讀完!”52歲的李言瓊叮囑在上職高的兒子。“畢業有出息了,也多去幫幫別人!”

第一任丈夫因故去世後,李言瓊一個人帶著一雙兒女生活得苦。後經人撮合到橋頭鎮重組家庭,結果因兩人感情不和離婚,她又帶著兒女回到華溪村生活。

4月2日下午,李言瓊趁著兒女因疫情未出門,商量一家人以後的日子。

她動員女兒學一門技術,為自己的未來鋪好路,別再像她一樣過窮日子;希望兒子在學校學好本領,“要有出息”。

李言瓊患有尿毒症,常年要靠血液透析穩定病情。去年她的左腿因腫瘤又動了手術,這讓不寬裕的日子雪上加霜。當天採訪時,我們看到她走路還必須藉助柺杖。

因病致貧之後,當地政府根據相關政策,為其“配套”一系列的幫扶舉措。比如按政策納入低保,她與兒子一年有將近萬元的兜底;因有扶貧政策“護航”,兒子在學校的相關費用被減免;通過與當地電廠實現利益聯結,她每年有1200元的股金分紅……

李言瓊現場大概算了一下,兒子上學補貼的住宿、學費、課本等費用,一學期在3000元以上,家裡只要承擔部分生活費。

“沒有政策支持哪裡來的錢上學?”李言瓊說,正因為政策的幫扶,她的兒子才可能順利畢業。

在這之前,由於家中的日子艱難,她也想過讓兒子早點打工。後來因為政策扶持能保障一家人基本生活,她便斷了這個念頭。

就拿去年來說,腫瘤手術的醫藥費一共上萬元,但在醫保報銷之後,她實際的自費部分不足兩千元。平時的血液透析費用,也在醫保的報銷範圍之內。

幫扶責任人馬培奇最清楚她家情況,首先要解決住的問題。通過努力為李言瓊一家解決了住房問題。現在,一家人住在70多平方米的居民點小區房裡,並在親戚朋友的資助下買了傢俱和電器,不再像過去一樣租住在簡陋的農房裡。

“享有終身使用權,沒有一分錢房租。”馬培奇說。

除此之外,還得有收入。村裡給她安排了公益性崗位,一年下來有6000元的收入。

在系列政策的保障下,2019年李言瓊一家脫了貧。

“兒子學的服裝設計,馬上要畢業了。”說起未來,李言瓊充滿希望。

產業·好

譚啟桂:藉助產業“東風” 種黃精賺了不少

“又長大了!”

4月1日,春日的陽光灑在華溪村的大地上。43歲的譚啟桂從田裡挖出一株黃精察看長勢,沉甸甸的根莖讓她喜出望外。

“你看我們種的黃精,好安逸喲!”譚啟桂雙手捧著黃精,笑得合不攏嘴。

雖然離豐收還有一年多的時間,但挖出來的7根黃精苗下的根莖“抱”成一團,比巴掌還大。

“好安逸”說的不僅是產業發展,還有譚啟桂一家四口的新生活。

事實上,譚啟桂對黃精並不陌生。丈夫張壽明做了多年藥材生意,每年都會在華溪村收購一些野生黃精。

“長得大的就賣掉,小的賣不出好價錢,我就把它們種起來。”譚啟桂說,自己這樣種了七八年黃精,但因規模不大沒賺到什麼錢。

2017年12月,張壽明患了結腸癌,家裡的“頂樑柱”一下子倒了。

“第一次手術治療費11萬多元,自己花了9萬多元。”譚啟桂說,那時候女兒剛上大學,兒子還在讀初中,為了給丈夫治病,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借錢維持。

2018年8月,譚啟桂一家因病致貧被識別為貧困戶。沒過多久,張壽明進行了第二次手術。

“這一次手術治療費8萬多元,我們只花了幾千塊錢。”譚啟桂說,醫保報銷了90%的費用,否則這個家可能早就被壓垮。

去年,緩過氣來的譚啟桂決定藉著華溪村發展黃精產業的“東風”,認認真真種一次黃精。

譚啟桂流轉了2畝多的土地,一年有1000多元的收入。她還“返包”了3.5畝黃精地,1畝土地三年能拿到2000元的管護費。

“以前種黃精從沒賺過這麼多錢。”譚啟桂笑著說,“黃精還沒上市我就有了一筆管護費。”

這一年,譚啟桂因群眾基礎好,被推舉為村裡的綜治專幹,每個月工資有1700多元。丈夫的身體恢復得很好,在村裡安排的公益崗位上幹了一年,又增收了6000元。

在成為貧困戶一年後,譚啟桂一家四口摘掉了“貧困帽”。

回顧這一年家裡的變化,譚啟桂感觸頗深。

“我以前喜歡坐起耍,現在一閒下來就想往田裡跑。”譚啟桂說,因為自己有種植黃精的經驗,所以村裡讓她做了黃精產業發展的技術“參謀”。

一年來,譚啟桂盡心盡力帶領村民發展黃精產業。現在,黃精地什麼時候該除草,什麼時候該施肥,不用譚啟桂提醒,村民們都能自己把握。

“前段時間剛除了草,今年又可以長几節。”譚啟桂說,華溪村的好產業幫他們脫了貧,也帶動了不少村民增收。

去年,譚啟桂把住了十多年的房子進行了翻新,家裡土牆面貼上了新牆磚。給女兒每個月的生活費也從1000元漲到了1200元。

春節前,譚啟桂特意給自己買了一件大紅色的外套。她說:“以前走黴運,現在要走好運了!”

增收·多

張劍峰:政策好信心足 養蜂養雞收入增

“真的差點就垮了!”

說起兩年前的一場大病,華溪村村民張劍峰的眼睛溼潤了。一度失去活下去信心的他,通過這一年的奮鬥,再次把家撐了起來。

“要不是政策好,真不知道怎麼撐過來。”張劍峰說。

2017年,生活本就不寬裕的張劍峰,不幸被查出患上鼻癌,治療花費了11萬。這筆花費,相當於一家人之前近十年的收入。

好在當時的政策雪中送炭,補助了8萬多元的費用,再加上社會上熱心人的捐助,他自費部分減至1萬多元。

因病致貧後,按照政策他被納入了低保。除此之外,村裡給他爭取到公益性崗位——護林員,自家土地入股合作社,每年也有了分紅收益。

“護林員一年有6000塊錢收益。”張劍峰說,政策兜底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然而,張劍峰出院之後,並不滿足於政策兜底的生活,而是想靠自己的本事過上好日子。

在他看來,養蜂幾乎是零成本投入,只是要花些精力管護。15桶蜂都擱在山上,隔三差五去探一探,不需要花太大體力。

“這個非常適合我。”張劍峰告訴記者,鼻癌手術之後他沒法乾重活,養蜂的賬本一算,他又燃起了希望。

他舉例說,在政策的幫扶下,他去年養殖了15桶蜜蜂,一年下來取了上百斤蜂蜜,收入超過9000元。

“如果再養三五十桶會怎樣?”張劍峰說著樂了。

提起張劍峰,石柱縣幫扶責任人李鎮江連連點贊。

“張劍峰對生活的態度非常積極,紮實上進、能吃苦。”李鎮江說,他每個月都會去張劍峰家裡走訪,兩人聊得最多的就是怎麼增收。

李鎮江回憶,有次無意間跟張劍峰提到養雞的話題。張劍峰說幹就幹,去年4月他去一家養雞場買了50只雞苗,開始在自家後院的空地試水養雞。

無論是養蜂還是養雞,他都是新手上路,期間遇到過不少困難。為此,他除了經常參加村裡的技能培訓講座外,還主動買來專業書籍“充電”。

一年堅持下來,張劍峰這兩項“產業”,都取得不錯的收益。

“養的雞春節前就賣掉了40多隻,一共賺了5000多元。”張劍峰笑呵呵地說,一年下來他攢下了一萬多元。

如今,嚐到甜頭的張劍峰,打算今年再養30桶蜂、100只雞。

他算了一筆賬,按照去年的收益,今年有望多增收3萬元。

“多存點錢,讓兒子上大學。”張劍峰說,“靠自己努力,日子肯定會更好。”

看病·便

譚文興:健康扶貧斷窮根 上門看病暖人心

從因病致貧到脫貧,身患風溼性心臟病的譚文興用了2年時間。

譚文興今年67歲,和老伴喻興貞住在華溪村金溪溝。2012年,他突然患上風溼性心臟病,每年藥費要花掉數萬元,病重時甚至還要住院治療。

一場大病襲來,頓時讓這個在溫飽線上的家庭頂上一頂“貧困帽”。

“那幾年過得太難了,我這個病是慢性病,一時半會治不好,幾年下來用去了十幾萬醫藥費。”譚文興說起一臉無奈。

正當他為高額的醫藥費一籌莫展時,脫貧攻堅健康扶貧的政策來了。

“現在看病可以報銷到90%的費用,每年只用花幾千塊。”譚文興言語中充滿了感激,“土地流轉、養蜂、護林幫了大忙,一年下來扣除花銷還有剩的。”

除了政策兜底,簽約醫生劉新江的上門服務,也讓譚文興的病情趨於穩定。

“劉醫生每個星期都要來給我檢查,負責得很!”譚文興的家門口,貼著劉醫生的電話,身體不舒服隨時可以諮詢他。

去年夏天,他和老伴去石柱縣城帶孫子,即使不在村裡,劉醫生也經常打電話“遠程問診”,密切關注他的身體狀況,“真的讓人感動!”

因為生病,譚文興三層樓的新房子之前只裝修了廚房和廁所,其它房間只進行了簡單處理。去年華溪村進行風貌改造時,工程技術人員幫他把家裡的牆壁刷了白漆,還在偏屋裡新搭起一座灶臺。

“現在屋頭跟以前比起好看多了,住起也更舒服了。”譚文興笑著說。

今年,譚文興準備攢錢把其它房間裝修完,所用的地磚已經全部買了回來。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郭發祥 劉波 王淳 王梓涵 攝影 畢克勤 胡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