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婚姻家庭糾紛演變成經濟合同糾紛 上街區中心路司法所真情調解獲讚譽

(河南經濟報記者 許金瑞 通訊員 韓利明)4月15日一大早,家住上街區頤苑社區頤和美麗園小區居民李某拿著一面寫著“一心為民 公正調解”的錦旗送到中心路司法所工作人員手中,感謝司法所調解員公平公正調解了她的家事,讓困擾她很長時間的心結得到化解。

從婚姻家庭糾紛演變成經濟合同糾紛 上街區中心路司法所真情調解獲讚譽

4月6日下午,李某來到上街區中心路司法所請求調解。司法所調解員熱情接待了她,傾聽了李某的故事。原來,李某是鞏義市米河鎮人,她原有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然而在2013年,其當時的丈夫張某傑的外遇讓這個家庭婚姻生活蒙上了陰影。從此夫妻二人開始分居,為了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庭暫時沒有離婚。2017年,李某夫婦以較實惠的價格購得上街區新開發的頤和美麗園小區一套房產。李某支付了首付,張某傑有住房公積金由其與工商銀行某信貸部簽訂了不動產還款協議,由張某傑按月償還約定的月供。也就是因為這套房產購房及裝修等經濟問題,造成李某與張某傑的關係進一步惡化。倆人遂簽訂了一份房產還款協議,約定由張某傑負責把這套房產的剩餘欠款還完。2018年初,李某與張某傑辦理了離婚手續。同時在民政部門見證下籤署了離婚協議,離婚協議約定張某傑在這起婚姻中屬於過錯方,張某傑自願淨身出戶,夫妻二人在婚姻存續期間在鞏義市和上街區的兩套房產歸李某和兒子所有,並要附帶還給李某一萬元的裝修費。離婚後失去約束的張某傑花銷無度,從2019年3月份開始,張某傑便不再償還銀行的月供,並由此產生了相應滯納金共1.9萬餘元。由於銀行與張某傑聯繫不上,於是催款找到了李某頭上。此時的李某正在為兒子的婚事和還兒子購買汽車的車貸奔忙著,再償還此筆欠賬經濟上已是無能為力。找到張某傑,他以沒錢為由一拖再拖。無奈之下,李某準備去法院起訴張某傑。法院立案庭認為人民調解簡便易捷,建議李某找調委會解決。

接到申請後,上街區中心路司法所調解員分別找李某和張某傑做了調查筆錄,弄清了糾紛的癥結所在。4月10日,聯繫當事雙方在司法所調解室展開了調解。調解中,調解員在充分聽取雙方陳述後,依法講清了雙方的責權利。指出按照《婚姻法》相關條款,張某傑在婚姻存續期間的出軌行為造成了婚姻的破裂,屬於過錯方,理應承擔相應責任,夫妻婚姻存續期間共同財產大部分歸李某所有合情合理。並由張某傑償還婚姻存續期間的債務也是其補償家庭的一種措施,張某傑理應負責到底。張某傑不履行房產償還協議和離婚協議約定的相關內容,按照《合同法》的有關條款也屬於過錯方,應付全部責任。因此張某傑應當承擔一年多欠繳銀行房貸及滯納金、裝修欠款共2.9萬元。在辦理頤和美麗園不動產證時張某傑要將戶主姓名變更為兒子張某賓的名下,並約定了還款時間,剩餘房款由李某負責還完。調解中,調解員強調如果張某傑不履行相關還款約定和其他責任將以自己名下的全部財產進行抵押變現。為了防止張某傑變卦,司法所還啟動了司法確認程序。

調解現場,當事雙方對調解協議均無異議,在協議書上簽字畫押,調解成功。調解後,調解員指出,張某傑因為外遇導致婚姻破裂,在此次糾紛中承擔全部責任。由於自己理財能力混亂,造成該自己承擔的經濟責任無法履行同樣要付全部責任。作為一個成年人,逃避責任終究不是辦法,只有深刻認識到錯誤並在今後的人生中加以改正才能走上正途。經過調解,張某傑也願意把這件事處理好,過好今後的日子。

“夫妻雙方要善於經營好自己的婚姻,作為‘圍城’裡的人一定要保持對彼此的忠誠。一方出軌必然要造成婚姻的破裂。”上街區中心路司法所調解員說,在日常調解中,婚姻家庭糾紛與經濟合同糾紛往往是相生相伴的,因為經濟問題造成婚姻破裂的案例也不在少數。經營婚姻是一門學問,希望在婚姻“圍城”裡的人們都好自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