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神龍峽:品原生態農耕文化,賞民族特色歌舞,喝新年刨豬湯

2019年的餘額已經不足,再過41天我們將迎來六十年一個輪迴的甲子之年。即將過去的一年裡,你有什麼樣的收穫,抑或有什麼樣的感悟,也都將在這冬月的寒風中成為逝去的時光。作為旅遊君,筆者只會給大家帶來吃、喝、玩、樂的資訊,分享走在路上的心情。12月21日,重慶南川區神龍峽首屆紅苗農耕文化節將在這個冬日盛情綻放,還不快快抓住最後的一點時間,去體驗一下冬天的樂趣。

南川神龍峽:品原生態農耕文化,賞民族特色歌舞,喝新年刨豬湯

神龍峽

品原生態農耕文化

幾千年的農耕傳統,在當今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已然找不到昔日的景象,多數農田已經荒蕪,雜草叢生。祖祖輩輩使用的農具也成了稀世珍品,堂而皇之地進入了農耕博物館。四季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二十四節氣的古人智慧還在指導著那些堅守土地的老一輩農人,只是歲月不饒人,手上的老繭磨出的是全家人的幸福生活。

南川神龍峽:品原生態農耕文化,賞民族特色歌舞,喝新年刨豬湯

穀物脫殼

當我們曾經熟悉的農村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時候,當我們常懷追憶之心回味農村之時,那揮之不去的農耕情結便躍然於紙上,一直走進你的心裡……這不,南川神龍峽首屆紅苗農耕文化節,帶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向你走來,在這個寒冷的冬季,讓你體驗久違的鄉村生活,感受秋日豐收的喜悅,領略峽谷神奇秀美的風光。

南川神龍峽:品原生態農耕文化,賞民族特色歌舞,喝新年刨豬湯

風車

沿著峽谷前行,一路都是鄉下人熟悉的場景,拉犁的水牛,堆起的谷垛,滿溢的糧倉,好一派奔波忙碌的身影,彷彿置身於秋收的戰場。春種秋收,那一壠壠金黃的稻田,就是農民伯伯脊背上流淌下來的汗水,黝黑的皮膚浸潤著豐收的喜悅。擇一風清雲淡的日子,來美麗的神龍峽感受一番昔日勞作場景,回味小時候在稻田裡你追我趕的場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南川神龍峽:品原生態農耕文化,賞民族特色歌舞,喝新年刨豬湯

水牛

賞民族特色歌舞

苗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貴州、雲南、湖南、湖北、廣西等省。重慶南川散居著少量苗族同胞,分佈在南平、頭渡等8個鄉鎮,相傳是清朝初期從貴州的深山老林遷過來的,至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南川神龍峽:品原生態農耕文化,賞民族特色歌舞,喝新年刨豬湯

苗族服飾

苗族是一個農耕民族,也是一個敬祖崇宗、敬畏自然的民族,在他們的思想觀念裡,糧食的豐收是天地神靈的恩賜和祖宗的護佑所得,因而也就有了他們感恩天地、祭祀祖宗、慶祝收穫的獨特“苗年”文化習俗。在本屆稻草文化節上,你不僅可以零距離感受原生態農耕文化,還可以體驗到純正的苗族風情和特色歌舞,一起伴著優美的蘆笙扭動婀娜的舞姿,盡情感受苗族的風情與浪漫。

南川神龍峽:品原生態農耕文化,賞民族特色歌舞,喝新年刨豬湯

苗族歌舞

純糧年豬宴

俗話說:“春來忙田,臘來忙年”。一到臘月,年味也就越來越濃了。年味如何體現呢,殺年豬恐怕是最能代表這份濃濃的年味情了?殺年豬是漢族和少數民族都有的傳統年俗。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喂肥的豬一般只在過年時才能宰殺,並且年豬的肉一般是不賣的,一般都要宴請親人來分享,剩下的就會用來自己吃、熏製臘肉。

南川神龍峽:品原生態農耕文化,賞民族特色歌舞,喝新年刨豬湯

殺年豬

在重慶,老百姓一般把殺了年豬宴請親朋鄉鄰的宴席叫做“吃刨豬湯”,菜均以豬肉為原料,常見的菜品有炒豬肝、燒血旺、回鍋肉、紅燒肉、滑肉等極具特色的家常菜。為此,神龍峽也精心為廣大遊客準備了豐盛的年豬宴,而且選用的都是純糧食餵養的豬,讓大家吃得放心,玩得開心!還等什麼呢,趕快來打卡一下今年第一頓年豬飯吧!

南川神龍峽:品原生態農耕文化,賞民族特色歌舞,喝新年刨豬湯

吃刨豬湯

結 語

好的開始,總須有圓滿的結束來照應。在即將結束的2019年,就讓我們來一場不遠不近的旅行吧,為這一年來的努力與付出,也為失去與挫折,畫上一個句號,開啟新的征程。就在這片熟悉的稻田,拾起掉落在田裡的麥穗,向前!

南川神龍峽:品原生態農耕文化,賞民族特色歌舞,喝新年刨豬湯

淘米篩

聲明:文章圖片源於景區官方,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