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房”市場旺季將臨,作為夏季降溫標配,它的真實狀況如何

“避暑房”市場旺季將臨,作為夏季降溫標配,它的真實狀況如何


休閒地產是依託核心主題、 以休閒度假為目的的地產開發經營項目,也是近年來地產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重慶依託盆地山地的地貌特徵和海拔差異形成獨特的氣候特徵,重慶是國內聞名的火爐城市,夏季重慶主城區常年持續高溫溼熱氣候特徵從休閒度假需求中催生出了避暑度假需求。


早在2014年重慶制定出臺了《重慶市避暑度假地產規劃(2014-2020年)》,明確重點發展22個片區(萬州區、黔江區、涪陵區、巴南區、江津區、南川區、綦江區、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武隆縣、忠縣、開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石柱縣、酉陽縣、彭水縣、萬盛經開區等區縣、自治縣、開發區)、總建築面積3000萬m2,57萬套的建設目標。推進避暑度假地產持續健康發展,已經成為重慶適應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城鄉發展、實施鄉村振興、形成新的投資增長點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1、避暑度假地產選址概況


重慶市內的避暑度假地產主要以渝東北的巫山、雲陽、萬州、豐都,渝東南的武隆、石柱、彭水,以及重慶主城區周邊的涪陵、江津、南川、綦江、萬盛等區縣為主。而在這些區域中武隆仙女山、武隆白馬山、南川金佛山、綦江橫山、綦江黑山谷、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南川黎香湖、石柱黃水等板塊是近年重慶避暑度假地產的核心區域。


綜合來看重慶市內的避暑度假項目選址一般位於海拔高度800-1500m的鎮鄉結合部或者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的外圍山清水秀、植被豐茂之地。


2、避暑度假地產選址概況


避暑度假地產的土地指標主要表現在土地規模、容積率(開發強度)、建築密度、綠化率、建築高度等五方面。


◆ 用地規模方面,除個別規模大盤如隆鑫·花漾的山谷佔地1600畝、夏宮仙女山假日國際佔地3500畝等特殊大盤外,一般避暑度假地產項目建設用地面積主要集中在150-500畝;

◆ 開發強度方面,容積率相對較低以1.0-1.3為主要區間,但純在個別項目容積率在1.5左右,就避暑度假地產而言開發強度相對較高;

◆ 建築密度方面,項目受到《重慶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相關指標控制,一般在30%左右無明顯波動,突破空間較小;

◆ 綠地率方面,一般控制在35%以上,但是避暑度假地產項目周邊均有較好的自然生態條件,故在客戶的實際感知中綠地率是遠超35%的;

◆ 建築高度方面,以9-21m為主,部分項目甚至出現11層及11+1層的小高層產品,建築高度偏高,與周邊環境存在一定的不協調。


“避暑房”市場旺季將臨,作為夏季降溫標配,它的真實狀況如何


3、避暑度假地產交通區位特點


從客戶端來看,避暑度假項目交通的便利與否是影響消費者置業與出行決策的重要因素,在消費者進行決策的過程中,區域旅遊的可進入性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交通運輸的便利條件還影響到消費者的出遊與置業半徑。在一定的引力和外推力的作用下,消費者流量與距離影響力是成反比的。


用數學的方式進行量化表示為:F=T1T2/f(d)


公式中:T1為避暑度假項目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與度假避暑項目的產品打造、景區營造、景區運營等景區自身條件掛鉤),T2為消費者客源地的外推力(與客源地可用的避暑度假資源豐富程度掛鉤),d為客源地與避暑度假項目之間的距離。其中消費者對距離的直觀感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客源地與避暑度假項目之間的交通便利條件,可量化為通勤時間。通過該公式能明確的得知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通勤時間關係。

通過統計分析重慶周邊的避暑度假板塊,可得出當通勤時間即f(d)≥4小時,出行與置業意願即F趨近於零。

注:該統計僅考慮重慶周邊避暑度假板塊,不包含莫干山、千島湖等遠距離強吸引力的特殊避暑度假板塊。


4、避暑度假地產設施配套


鑑於避暑度假地產項目消費季節性強、消費主體以中老年及青少年兒童為主,通過對隆鑫•花漾的山谷、金科•中華養生城、黑山1098、華宇林語嵐山、中建雲山小鎮、金陽第一農場等項目的調研統計,並借鑑湖北利川蘇馬蕩的香山別院、林海雲天等避暑度假地產項目的配套經驗,設施配套主要體現在:


◆ 教育設施配套方面, 一般未將項目居住人口納入地方教育設施配套指標測算,由開發商靈活設置兒童活動室、兒童興趣班等,滿足基本、季節性需求;

◆ 醫療衛生設施方面,一般利用鎮區醫療設施解決,遠離鎮區的獨立項目,根據建設規模和居住群體特點設置醫療診療室,滿足日常健康需求;文娛體育設施方面, 一般通過設置基本的綜合文娛活動用房豐富購房者度假生活,部分通過租地補充建設門球場、健身步道等活動設施;

◆ 商業服務設施方面,一般以滿足住戶的日常生活需求為主,設置菜店、超市等基本的商業服務設施,據抽樣調查已竣工和在建的54個典型項目,商業配套設施建築面積一般佔比8%左右。

◆ 基礎設施配套方面,一是道路交通設施,停車位配建一般按照《重慶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關於住宅配建的1.0個車位/100m2標準配建, 但避暑度假地產戶均建築面積約50m2,配建指標難以滿足需求;二是公用設施配套,一般參照城市住宅地產有關技術規範標準進行規模測算,納入鎮區統一規劃建設。


5、避暑度假地產設施配套


通過對已開發的避暑度假項目的實地調研和統計分析


避暑度假地產開發首先依賴於避暑度假資源的氣候、水源、用地等關鍵自然要素特徵, 其中氣候條件應直接決定避暑度假是否具有適宜的氣候溫度適宜避暑度假, 是決定避暑度假地產選址的首要要素。重慶周邊海拔800-1500米是一個比較有參考性海拔的範圍,全年平均氣溫不超過20攝氏度,夏季最高氣溫不超過30攝氏度是重慶周邊避暑度假項目成立的先決條件。


其次,因重慶的典型山地河谷地貌特徵,夏季宜人的避暑氣候區一般位於海拔較高山區,高山區基礎建設相對滯後,所以水資源在重慶周邊的避暑度假項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靠的水源水質、水量供應是重要的自然資源。


6、避暑度假地產概況小結


重慶區域的避暑地產已發展多年,

依託高海拔優勢帶來的氣候條件+自然景觀資源+3小時範圍內的通勤距離,這三要素已經成為重慶重慶避暑地產發展的前提條件。

低迷、生態的打造方式更成為避暑地產的標籤。


重慶避暑地產經過近10年的野蠻生長已經脫離了發展初期,

進入到一個同質化嚴重的階段。


如何擺脫千篇一律的度假服務,

將避暑項目與當地資源有效結合形成獨樹一幟的項目,

是目前各大度假區域正在嘗試突破的重要課題,

也是避暑項目未來發展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