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在改變引發內在改變:先像領導一樣做事,思考。然後成為領導者

文/職場三哥

字/ 2954 閱讀需4分鐘。

你是員工,請努力幹好本職工作。你不是領導,別多管閒事瞎指揮。領導自然會做好他自己的工作。

——這是職場三哥在做員工時對領導的底層認知。


外在改變引發內在改變:先像領導一樣做事,思考。然後成為領導者

01

《能力陷阱》裡有一段話:

一項關於“成年人學習方式”的研究發現,一般情況下的學習順序是“先思考後行動”;但是在一個人改變過程中,學習順序其實是相反的。

在職場,大多職場新人都有一個先入為主的觀念:希望自己來到一家公司三年裡,或更短的期限就能走上管理崗位,成為團隊負責人,項目負責人或部門主管,也就是我們眼裡的“領導人物”

我們父輩那一代人大多在國企事業單位工作。

其職業成長打開方式是這樣:

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奮努力幹好工作,靠工作業績和工作態度被領導重視,公司認可,獲得升職加薪機會。

這裡有一個底層認知就是:自己的工作業績必須超過周圍同事,而且還要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一定情商能力和領導溝通交流。

而到了今天的智能互聯網時代,信息諮詢傳播迅速,大數據運行無所不在的年代,我們的工作業績,效能,個人價值產出性價比的比較系統多維度化,多元化,多方式考核,而職場中的你能否走上管理崗成為領導,更看重你的領導思維——像領導一樣思考。

我走進社會的第一個職業角色是技術員,理工男的標配工作。在大學裡曾經熱切地讀過一本日本管理大師的著作《從技術員到職業經理人》,在心底埋藏著一顆管理思維的種子。

那家公司是一家合資企業,開始的半年裡,一起跟著搞設備安裝和生產工藝流程的編制。

生產正常運行後,就進入質檢部門,成為生產現場的一名質檢員,每天測量檢驗做數據報表,畫質量問題分析整改的“魚骨圖”。

當時的自己,唯一的工作理念就是熟悉業務,儘快將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有效結合,至於做領導的事沒有特別的期待,因為上司是質檢部經理,直接歸總經理領導。

我要麼取而代之,要麼就成為總經理,對一個初入職場的小白而言,無異於痴人說夢。

後來我申請調崗進入生產部,可以解釋的理由是這樣二點:

  • 我不適應單調重複的檢驗工作,對數據統計分析工作不僅沒有興趣還極度厭煩。
  • 在生產領域工作,更有機會走上管理崗位,而且有更適合自己職業發展的上升空間:班長,段長,領班,廠長到生產部經理,一切大有可為。


外在改變引發內在改變:先像領導一樣做事,思考。然後成為領導者

02

《能力陷阱》:我們先在行為上表現得像一個領導,而後才會像領導者一樣去思考

正如管理專家理查德.帕斯卡爾說:“成年人更傾向於先做而後產生新的想法,而不是先去想再以一種新的方式去做”。

我決定申請調崗是受到一位中年職場人的影響,當時他就是公司的生產廠長,也是外聘來的高管,對我們這些“學生兵”很關照。

有一天,我跟夜班生產做質檢監督,車間的一名工段長因家裡突發事情,就讓我幫忙帶班,我落實完成了工段長交待給我的工作。

早晨遇見生產廠長彙報了夜班生產進度情況,他對我說了一句終生難忘的話:年輕人應該學管理,幹管理工作,當領導,職業生涯才會有更多機會和可能。

我在第一家公司做到工段長,第二年辭職跳槽到行業裡一家集團公司。我直接應聘的是領班職位,儘管我沒有真正做過領班。

當時我基於兩點考慮:

一是,只有先上崗成為領班,才能找到做領班的感覺,熟悉領班的職務和職責。

二是,如果領班試用期不合格,降職也是一名工段長,對本來就是工段長的自己不算損失。

見習領班三個月試用期,我是提前一個月轉正接替一名離職的領班。

第二年,我被公司派往菲律賓公司總部培訓學習,回國後任職生產副廠長。

後來我被廣州一家公司聘請做生產總監,頂頭上司就是老闆,開啟了我走上職業經理人之路。

時至今日,看到《能力陷阱》書中提到:像領導一樣做事的觀點和方法論,才欣慰的領悟:自己的職業成長髮展之路和書中的理念不謀而合。


外在改變引發內在改變:先像領導一樣做事,思考。然後成為領導者

03

構建像領導者一樣做事,然後才能像領導者一樣思考的循環——外在改變引發內在改變。

在《能力陷阱》說到: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是很難改變的,因為改變需要外在經歷。如果不是由外而內地改變,我們的自我認知會被過去所束縛,從而導致思想和行為也無法改變。

“由外到內”的向領導崗位轉變的三點原則:

一,學會思考自己的工作性格和類型,既要做“堅持真實者”,也要做“隨機應變者”。

走到中年職場的我們,才更深切的感受到在職場社會里很難做真實的自己。

當我們談到本色做人,角色做事的時候,其實內心還是有些許無奈,因為成為領導後,很難轉換自己的個性和領導角色的工作性格,往往領導的工作作風也是自我個性的外露。

在《能力陷阱》書裡,作者給兩類人做了定義,一種是“堅持真實者”,這類人在工作職位轉變時,嘗試做真實的自己,願意去做自己所熟悉,而且令自己很舒服的事。

另一類是“隨機應變者”,這類人嘗試做一些不同的事,經歷新環境,感受新體驗。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自傳中提到:在他成為總統前,有人評論他為“變形者”,因為他能隨意的變換自己的做人做事的風格,卻不會迷失真實的自己。

我想,一個心智成熟的職場人,可以從奧巴馬的這句話裡看到兩次意思:

1.培養自己的領導性格,就要像你敬佩的領導身上學習,忘記自己。

2.做真實的自己重點是在良好的人品修為上,而不是陷在過往的職業經驗裡。

二,是主動建立新的人際關係,讓外界更多的因素對像領導一樣的做事自己行為發生影響。

轉換新角色或參與新活動能讓你接觸到不同的人,這些人有著與你不一樣的世界觀。

我們在公司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且可以把人際關係分成三種類型,分別是

  • 運營關係
  • 個人關係
  • 戰略關係

這些關係在幫助你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的道路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良好的運營關係幫助你處理當前的內部事務;

2.個人關係幫你提升個人發展空間:

3.而戰略關係則側重於幫你找到新的職業方向

一些職場人最愛抱怨的話就是:自己老實認真工作多年,每次提拔幹部總是輪不到自己,又不想對領導溜鬚拍馬,拉關係。

這就是一種職場人認知的短視,對別人善於和領導溝通交流理解為諂媚討好,要知道,領導力中最強大的一項能力,就是擅長處理好各部門的工作協調關係,整合團隊各個小單位的工作步調一致,提升整體團隊工作績效。


外在改變引發內在改變:先像領導一樣做事,思考。然後成為領導者

三,是重新審視自己。對自己過往的思維方式和邏輯認知糾偏和調整

因為只有當你受到新環境的排挑戰或接受外界新的刺激時,你才會產生更多新的思路和想法。

當我們準備像領導一樣做事的時候,要有清醒的自我觀察:我對自己的認識和別人對自己認識之間的差距。

發現這個差距才能做出正確的自我評估,有建設性的接受批評和指正,幫助我們培立培養領導風格。

職場三哥初入職場做管理師,被一些下屬和同事評價:太過盛氣凌人,擺架子,做不成大領導。多年後,有上司評價我:說話表現不夠強勢有力度,需要提升領導魄力,果斷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決策,尤其態度要堅決。

這就是我們職場忍在走向領導崗位,和更高層領導職位時的自我審視的必由之路。

04

亞里士多德說:一個人如果表現的有美德,那他最終會成為一個有美德的人。

今天我們講到的,正是基於這種被社會心理學家證實的觀點。

身在職場的我們,先改變我們做事的行為方式,然後引導我們的想法發生改變,像領導一樣思考,然後成為領導。

社會心理學家卡爾.韋克有這樣的論述:我們何以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呢?——只有在看到我做什麼以後才知道。

(完)

我是職場三哥,從事管理工作二十年。願意和朋友分享職場管理知識乾貨和經驗,談管理話題,說自己心得。歡迎有想法的朋友指點評論,在給加個關注哈(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