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到底是個啥?

知識管理到底是個啥?

博識知識管理—助力構建學習型企業

(一) 知識管理的目標與核心

通過提高人的發明和創新能力來實現企業創新,知識管理為企業實現顯性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徑,顯性知識易於整理和進行計算機存儲,而隱性知識是則難以掌握,它集中存儲在僱員的腦海裡,是僱員所取得經驗的體現,任何組織要在知識經濟中求得生存,就必須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人、信息與過程聯繫起來,以進行大量創新。但決不能將知識管理簡單等同於信息管理。

(二) 知識管理也是網路新經濟時代的新興管理思潮與方法

所謂知識管理是在企業中建構一個量化與質化的知識系統,讓企業中的資訊與知識,透過獲得、創造、分享、整合、存取、更新、創新等過程,不斷的回饋到知識系統內,形成永不間斷的累積個人與企業的知識成為企業智慧的循環,在企業組織中成為管理與應用的智慧資本,有助於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以應對市場的變遷。

(三) 知識管理是技術,因為知識管理系統的實現,依賴於知識管理技術

這些技術包括知識管理的關鍵技術:知識收集分類存儲標記技術,知識搜索技術,以及輔助的交流溝通技術:即時通信,電子郵件,企業門戶,等等。我們在直觀上感知的,能夠把握的知識管理,其實就是這些技術和技術的產物。正是這些技術,將知識管理從理論變為了實踐。

(四) 知識管理是管理

知識管理同與往的任何一種管理理論一樣,發現了企業中的稀缺和關鍵的資源,並將它們管理起來,以求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利用這些資源。這個資源,就是企業擁有的知識。既然是管理,自然就有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和創新,對知識這種資源的規劃與組織、導向與激勵、評估與控制,以及不斷的創新、演進,就是知識管理。

(五) 知識管理是哲學

知識管理同以往的管理理論的不同還在於它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不同的,以往的管理哲學、管理理論看什麼是企業,同知識管理的觀點是不同的,如科學管理就把企業看成是一部自動化的機器,各種生產資料從一側進入這部機器,另一側則源源不斷的湧出產品和服務,機械性和自動化就是企業的核心,知識管理看企業,是把它當作關於自身規律和顧客價值的知識的聚合體,企業為顧客創造價值、實現自身價值的過程,就被理解為企業尋找知識、運用知識、創造知識的過程,在方法論上,就表現為圍繞企業知識,進行組織的運作,各個層級的人員都依靠知識管理系統,發展業務、管理企業。

(六) 知識管理是文化

在組織中實踐知識管理,就要培養與之匹配的組織文化。知識管理強調創新,強調共享,強調協作。組織的文化就要圍繞這些作強有力的導向,讓每個人都瞭解怎麼做是對,怎麼做是錯,一定要把做事的知識共享出來,每個需要的人都有機會學到它,尋找新的方法,創造新的知識,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圍繞著知識管理,調整自己的行為、做事的方式方法,從而形成知識管理導向的價值觀。這就是知識管理是文化的涵義。

(七) 知識管理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管理,是企業適應知識經濟的微觀基礎

現代企業運營的核心是培養組織的學習能力,實現企業內部個人知識資本的保值、增值,信息技術是企業知識管理的基礎。知識管理能夠給企業知識創新注人強大的動力,實現企業健康持久地發展。

知識管理是通過知識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企業知識管理和生產管理的出發點都是把知識視為最重要的資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識,這是企業競爭力得以提高的關鍵,由於人是知識的重要的載體,從而人力資源管理是知識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企業要想在經濟知識化的浪潮中取得競爭的優勢,必須進行知識管理的嘗試,在發展知識戰略、重塑企業知識文化、實現知識度量、設立知識主管等方面進行有益的探索。在進行知識管理的探索實踐中,企業必須有一個以知識為中心的實體、目標和知識共享價值體系,圍繞這一價值體系,企業能夠進行自組織和對知識以及企業知識化進行管理和整合。

(八) 企業知識管理對員工的作用

企業知識管理具有以重視對企業員工的精神激勵,賦予員工更大的權力和責任,充分發揮員工的自覺性、能動性和首創性;重視企業知識的流動、共享和創新,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重視企業知識和人才,促使企業成長為學習型組織,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在實現企業自我價值的同時,注重向傳統產業的滲透,提高社會整體的知識化水平。

(九) 企業知識管理的共享

企業知識管理把知識共享作為核心目標,知識管理的核心目標之一是鼓勵相互協作,培育知識共享的環境,知識只有通過互相交流才能得到發展,也只有通過使用才能從知識中派生出新知識,知識的交流越廣效果越好。只有使知識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識的擁有者獲得更大的收益,對一個企業來說,迎接知識經濟必須首先促進本企業的知識化包括生產過程的知識化、勞動者的知識化、管理的知識化和生產產品的知識化。促進企業知識化的重要舉措就要進行知識和技術創新、大力引進知識和技術、激發員工學習和利用知識技術與經驗、加大科技投入、開展員工知識與技術培訓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