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集,演绎出两个白雪红梅的画面,哪个画面更美呢?

九宝聊剧看人生


87版《红楼梦》的第19集讲述的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群充满灵性的女子充分享受短暂的快乐,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一夜的功夫,雪下了一尺多厚,栊翠庵门前的几十株梅花,像胭脂一样映衬着皑皑白雪。相同的背景,不同的角色来演绎,演绎出的也是不同的故事。哪个白雪红梅的画面更为美丽,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了。

一、

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众人都笑道:“怪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得忙笑道:“你们瞧这雪坡上配上她这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样梅花,像个什么?”鸳鸯应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哪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勾这样好。从这个场景看,贾母是喜欢极了宝琴。凫靥裘是贾母给的,而且宝琴来了,贾母说不要去园子了,和我一起安寝吧。众多版本认为贾母有意将宝琴许给宝玉,其实不然。宝琴刚到贾府的时候,就被王夫人认成了干女儿。后面又以干女儿的身份到贾氏宗祠祭祖。这样一来,就直接切断了嫁给宝玉的可能。但为什么还会有宝琴这个角色的存在呢?宝琴来到贾府也是为了自己的婚姻,就像宝钗当初进京选秀后来到贾府一样,宝琴在某种程度上是宝钗的缩影。当日芦雪庵作诗,宝琴说道: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可见在梅花为主白雪为衬的场景中,宝琴以“艳”取胜。

二、

芦雪庵作诗,联句中,黛玉、宝钗和宝琴联手对抗史湘云,最后竟然还是史湘云第一。不善联句的宝玉得了最后一名。李纨提议让宝玉去栊翠庵求一支梅花以作惩罚。于是就有了宝玉和妙玉雪中赏梅的场景了。山门外的宝玉一句道明了来意。“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一下子也把妙玉高冷孤傲的形象给展现出来了。妙玉对于宝玉是有好感的,之前刘姥姥嬉游大观园时,有洁癖的妙玉就主动给宝玉用自己喝茶用的绿玉斗。妙玉和宝玉之前,更像是精神上的知己。开了山门,宝玉和妙玉庵中一起雪中赏梅。妙玉一件月白素袖袄儿,外罩一件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麈尾念珠,俨然是一副白雪为主梅花为衬的画面,妙玉以“素”字取胜。

三、

单看自然环境,是一尺多厚的白雪,胭脂般的梅花竞相开发,勾勒出一副白雪红梅的画面。从人物上来看,与宝玉相配,妙玉和宝琴两人便是那白雪红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彼此成就,彼此渲染,缺一也不能形成这幅画面。白雪和红梅都是应时应景之物,过了这段时日,想必雪也不是白雪,梅也不是红梅了。曲终人散,景也稍纵即逝了。

这是我的观点和感悟。感谢您的关注、点赞和转发。


九宝聊剧看人生


我又读了一遍《红楼梦》的四十九和五十回,书中写的比较有偏重,宝玉和宝琴的白雪红梅场景是实写,宝玉和妙玉的白雪红梅却没有直接描写。

一个是视觉效果的冲击,一个是心理画面的想想,当然电视剧中给出了直接画面的对比。哪个画面更美,对我来讲,宝玉和妙玉的想象空间更大,有更多美化的空间。

一、书中对宝玉和宝琴白雪红梅场景的直接描写。

书中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都在为五十回的雪中聚会做准备,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才是正儿八经的描写。

贾母因为天时短了,摸了几把牌后想起来,没通知王夫人和凤姐到大观园里面转转,恰好遇到一群人在作诗,就坐下吃点糟鹌鹑腿子,喝杯热酒,说笑了一会灯谜,去催了一下惜春作图,凤姐闻讯又赶来献殷勤,叫贾母出园子去准备吃晚饭。同时也为大家和惜春解围。

贾母笑着,搀了凤姐的手,仍旧上轿,带着众人,说笑出了夹道东门。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众人都笑道:“少了两个人,他却在这里等着,也弄梅花去了。”贾母喜的忙笑道:"你们瞧,这山坡上配上他的这个人品,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梅花,象个什么?”众人都笑道:“就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一语未了,只见宝琴背后转出一个披大红猩毡的人来。贾母道:“那又是那个女孩儿?”众人笑道:“我们都在这里,那是宝玉。”贾母笑道:“我的眼越发花了。”说话之间,来至跟前,可不是宝玉和宝琴。

这里比较有趣的是,在四十九回中描写了湘云和宝玉烧烤鹿肉的不拘小节,写湘云的装束时,用了“蜂腰猿背,鹤势螂形”这两个词,说她“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远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些。”

五十回,又借贾母的口把颜色出众的宝玉看成了女孩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凸显了两人性格特色上的不同。

二、书中对宝玉和妙玉白雪红梅场景的侧面描写。

四十九回中写,几人约好了第二天雪中聚会作诗,宝玉十分怕雪停了化了活动取消。于是大早就起来急急跑去芦雪亭,路上看到了栊翠庵的红梅。

于是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去,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的赏玩一回方走。

五十回中,大家即兴联诗,宝玉输了。于是:

李纨笑道:“也没有社社担待你的。又说韵险了,又整误了,又不会联句了,今日必罚你。我才看见栊翠庵的红梅有趣,我要折一枝来插瓶。可厌妙玉为人,我不理他。如今罚你去取一枝来。”众人都道这罚的又雅又有趣。宝玉也乐为,答应着就要走。湘云黛玉一齐说道:“外头冷得很,你且吃杯热酒再去。”湘云早执起壶来,黛玉递了一个大杯,满斟了一杯。湘云笑道:“你吃了我们的酒,你要取不来,加倍罚你。”宝玉忙吃了一杯,冒雪而去。李纨命人好好跟着。黛玉忙拦说:“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李纨点头说:“是。”一面命丫鬟将一个美女耸肩瓶拿来,贮了水准备插梅,因又笑道:“回来该咏红梅了。”

湘云说让宝玉“访妙玉乞红梅”宝玉回来后说:“你们如今赏罢,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

后来,贾母碰见宝玉时,宝玉笑向宝钗黛玉等道:“我才又到了栊翠庵。妙玉每人送你们一枝梅花,我已经打发人送去了。”

宝玉作的“访妙玉乞红梅” 诗如下: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这就是宝玉和妙玉的白雪红梅场景的全部描写。可以看出,先后通过宝玉见到红莓心生感叹,众人的逗趣,宝玉的欣然前往,宝玉回来以诗句形式写出讨红梅的过程,一直是侧面描写,妙玉没有直接出场。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妙玉和宝玉之间的情感有点微妙。大雪一至,大观园中的姐姐妹妹们即使是李纨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择日不如撞日,随及启动诗社。

心并不清净的槛外人妙玉自然也望梅兴叹,也许宝玉在栊翠庵外经过时,妙玉正在庵内期待有人共赏。

然而,不是任何人都能入得了妙玉的法眼。而宝玉绝对是最获得认可的一个。所以我们想象一下,宝玉来访,妙玉心中暗喜却不能浮之于面的感觉。

以至于连妙玉也忘记了矜持,宝玉再次来访时,竟然答应了给众人每人一支红莓,这绝对不像平时的妙玉,但这才是符合这个年龄女孩子的真正的妙玉。

宝玉对妙玉的感觉也是美好的。虽然他回来后说费了很大精神,但看出他乞红梅其实是毫不费力的。回来后诗中更是把妙玉比作嫦娥和观音大士,把栊翠庵比作蓬莱,看成世外,这是对妙玉很大的赞美和抬高。后来虽然轻描淡写地说出宝玉又去了一次栊翠庵,我想宝玉和妙玉都是很高兴的。

最后,说几句闲话。

  1. 这两回书中大观园的空前繁华,全部的集美貌才华于一身的众姐妹都出现在了大观园中,宝玉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愉悦,甚至连妙玉都被及其唯美地被安排进这场戏,竟然出现了雪地烧烤的少见场景。

  2. 但是,作者不经意穿插进的宝玉和黛玉的对话却让人心生隐忧,黛玉说觉得自己的眼泪变得少了,似乎暗示着她还泪的使命离完成已经不远。

  3. 贾母对惜春作画的逼迫一而再再而三似乎也预示着贾母似乎等不及,贾府也等不及了。

呜呼,一声哀叹。


秋阳读线装经典


在小说第四十九回,宝玉因惦记昨日约定的芦雪庵即景联诗活动,一夜未眠。一大早起来,他就从玻璃窗户上看到了皑皑白雪反射来的夺目光辉。在赶往芦雪庵途中,宝玉“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

宝玉顺着山坡走去,在山脚处“已闻得一阵寒香拂鼻”,原来这正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这才是曹雪芹关于“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最初描写,是对小说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的铺垫。

宝玉作为“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绿叶担当,与宝琴构成了“艳雪图”,在《访妙玉乞红梅》一诗中隐藏了与妙玉的“乞梅图”。这两幅图景,成为小说“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典型代表,并且在87版电视剧《红楼梦》里得到了完美展现。

在小说中,虽然“艳雪图”是直接描写,“乞梅图”是间接描写,但是“乞梅图”给人的画面感和艺术感更强烈,体现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审美意趣。因而,在画面主次与构图色彩上,“艳雪图”与“乞梅图”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艳雪图:核心在艳,“雪里红梅”,偏于静态之美。

宝玉与宝琴构成的艳雪图,整体画面上突出一个“艳”字。“一看四面粉装银砌,忽见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在银装素裹之中,身着盛装的宝琴恰似那瓶中红梅,分外妖娆。

在这幅图景中,幕天席地的白雪是背景,从宝琴背后转出身披大红猩毡的宝玉是陪衬。虽然众人以“双艳图”形容宝玉与宝琴并立雪中的情景,贾母也误将宝玉认作了其它女孩,可披着凫靥裘的宝琴才是这幅画的核心。贾母也盛赞,“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

这种艳丽,与宝琴《咏红梅花得花字》里“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馀雪,流水空山有落霞”,传达出的以梅为主而以雪为辅的精神相一致,同时着重突出了一个争奇斗艳的“艳”字,宛如落霞绚丽多姿。

这一抹红艳,象征了宝琴以近乎完美的形象带给贾府耳目一新的感受。宝琴从小跟随父亲走南闯北,除了才貌双全,比艳冠群芳的宝钗和风露清愁的黛玉,更多了一份见多识广的潇洒与笃定。只不过在与宝玉并立的“艳雪图”里,少了熟识的亲切与互动,多了几分雪中赏梅的恬静与闲适。

乞梅图:核心在雅,“梅间白雪”,偏于动态之美。

宝玉与妙玉构成的“乞梅图”,虽无直接描写,但却能从宝玉的《访妙玉乞红梅》一诗和踏雪寻来的梅花姿态中,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一身素衣的妙玉,与宝玉一起踏雪折梅,一个心性高洁,一个放诞潇洒,无处不透漏着清雅。

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

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

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

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在这首《访妙玉乞红梅》诗里,宝玉将妙玉居住的栊翠庵比作“蓬莱”,将妙玉比作超然于世外的“大世”与“嫦娥”,处处流露着对妙玉清静无为与高洁清雅形象的礼赞。尤其“入世”折梅,“离尘”回庵,将妙玉的世外高士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入世冷挑红雪去”,如胭脂般艳丽的红梅,只因映着雪色,分外妖娆。一身素衣的妙玉,恰似这“梅间白雪”,独自芬芳。“乞梅图”着重突出的不再是“艳雪图”里的红梅,而是如雪纯净的妙玉。妙玉如皑皑白雪高洁,宝琴似簇簇红梅妖娆。

宝玉乞梅归来时那句“你们如今赏罢,也不知费了我多少精神呢”,足以令人想象妙玉为宝玉折梅时的交流与互动。“乞梅图”,将妙玉的高情雅趣与宝玉的妙语连珠融入其中,从而更具有动态美感与艺术张力,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宝玉与妙玉的“乞梅图”之所以如此之美,除了曹雪芹“不写之写”中流露出来的动态之美与清雅之趣,还体现在它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其一,它是妙玉与宝玉惺惺相惜之情的折射。

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曾云,“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宝玉寻来的这枝梅,正好暗合了龚自珍赏梅的所有特质,显然是妙玉为宝玉所折来的最美梅花,足以见得她对宝玉的重视。

“原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令众人各各称赏。这枝梅花,象征了宝玉与妙玉的惺惺相惜之情。

李纨名义上是罚宝玉“访妙玉乞红梅”,实际是深知只有宝玉才能乞来她眼中的“有趣”红梅。黛玉对此也心知肚明,因而不让仆人跟随宝玉而去,“不必,有了人,反不得了。”后来邢岫烟提及此事也是恍然大悟,“又怪不得上年竟给你那些梅花。”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的妙玉,只有宝玉愿意体谅她的不合时宜。刘姥姥在栊翠庵饮茶之后,宝玉主动提出为妙玉打水洗地;妙玉以“槛外人”为宝玉送生日帖,宝玉请教了邢岫烟才敢以“槛内人”谨慎回帖。

其二,它是妙玉清洁高雅却贪恋红尘的写照。

宝玉“访妙玉乞红梅”,带回来的不只有清香美艳的梅花,还有妙玉对赏雪联诗这种红尘乐事的向往之情。芦雪庵即景联诗过后,宝玉说道,“我才又到了栊翠庵,妙玉每人送你们一枝梅花,我已经打发人送去了”。

带发修行的妙玉,纵使是品性高雅的方外之人,但也难以掩饰自己内心深处对闺阁女子身份的自我认同。当初以贮藏五年梅花雪水烹茶招待黛、钗,如今以梅花相赠众人,后来又参与中秋夜的凹晶馆联诗,都足以看出妙玉对红尘的贪恋。

总之,“艳雪图”与“乞梅图”是《红楼梦》“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完美展现,相互映衬,互为补充。只不过在蕴含的艺术魅力与精神意蕴上,宝玉与妙玉的“乞梅图”更为打动人心,尤其与妙玉后来的“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形成了极大反差,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正如宝玉在诗中所言,“槎枒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宝玉踏雪归来,衣衫寒凉,梅花簇簇,依然沾染着栊翠庵之中的清幽禅意。宝玉的怜香惜玉,妙玉的暗生情愫,都掩映在这幅“入世冷挑红雪去”的“乞梅图”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