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和王羲之的書法有怎樣的繼承關係?

Serials


作為“宋四家”之一的米芾,平生在書法中用功最深,其藝術成就以行書為最。

眾所周知,米芾的行書主要取法魏晉,尤其對“二王”用功最深。他的臨摹功力在歷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傳說有一次,他向朋友借得一幀王字,臨摹後幾可亂真。隨後他把自己臨摹的贗品還給朋友,居然人家沒能看穿。所以有人推測,流傳下來的王獻之《中秋帖》便是米芾的臨本。似乎有些道理。

米書的主要特點是“刷字”,用筆時“八面出鋒”。“八面出鋒”之法其實就是“撥鐙法”的分解。而“撥鐙法”是王羲之筆法的正宗。可見,米芾書法可以說是王羲之書法的“動作分解”,我把它看成是王書的入門鑰匙。所以我常常讓學生,欲學王字,就得先學米字……如此更能把握好王書的用筆之法。





大可先生


米芾繼承了王羲之書法的精神格調,古淡絕俗,風神蕭散。

在行氣方面,繼承了王羲之的曲線貫氣法並有創新發揮。增大了傾側之勢斜度,增大了豎行軸中線的左搖右擺幅度。

應用了王羲之字的太小錯落方法,行書字的大小參差不一,一任自然,他批評整齊劃一的章法佈局,反對"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的主張,在行書作品中,字的大小不一,會使作品有趺蕩起伏氣勢。

大小錯落指在書寫時字的大小有對比差異,利用這種變化增加節奏感和藝術表現力。漢字有的筆畫少,有的筆畫繁多,採用大小錯落的藝術手法,是破解布白狀若算子的重要手段。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上圖書法作品為米芾《紹興米帖》。


神韻軒書法


應該有的,中國書法是一個具有傳承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