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许多国家发生制造业无力的情况,疫情过后,全球会出现制造业的大调整吗?

南山客阿森


19年年底的疫情给世界来了措手不及!据报道这次疫情是近一个世纪内最严重的一次。通过这次疫情把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我们中国,本来就是世界的制造业代工中心,所以能够很快的把资源投入到抗议物资的生产上来。还有德国是生产链非常完整的国家,世界的高端呼吸机就一半以上出自德国,可以看到德国的死亡率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也是非常低的。其它国家纷纷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现在多个国家要召唤自己海外的企业回国,这样的举动必会对我们的出口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使世界的制造业格局从新布局



征信修补匠


疫情过后制造业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产业链格局的调整。

我们先看一下目前经济格局的背景。自从2016年特朗普实政以来,主要基调是逆全球化的。不仅大打贸易战,而且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美国企业回归国内,这可以通过近几年不景气国际贸易市场和航运市场得到充分的印证。

这次在全球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更进一步隔离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这也为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提供了机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的经济格局特别是制造业格局,将可能发生这样的变化趋势:

发达国家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资金实力决定了他们抗击疫情打击的能力比较强,比如美国、英国给市民发票子,技术实力帮助他们研发新产品,获取高附加值收益。但这些国家存在着产业链体系不够健全,人工成本比较高,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大众商品制造都没有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福耀玻璃在美国的投资工厂得到明显的印证。

发达国家的企业还将面临一个主要障碍是销售市场。不管是什么档次的产品,归根结底都要通过市场来消纳。国家之间的不信任将加剧贸易保护,这就会通过加征关税体现出来,从而提高国内企业采购成本,增加消费者购买的负担。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制造业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疫情过后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针对先进制造业的政策,比如说“新基建”,从战略上争取主动。另一方面针对传统制造业当中的薄弱环节,比如说关键汽车零部件、半导体芯片、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高新技术需要高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技术转化为商业也需要时间。这不仅需要我们提高耐性,而且要改革我们不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制度和文化。

显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都将面临经济放缓的现实,前者面临市场营销的障碍,后者面临人才紧缺的窘境。美国3月份制造业ISM指数降至49.1,工厂新接订单竟将至11年低点。欧元区失业率更是攀升到7%以上。中国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降低1.1%,而1~2月份儿为降低13.5%,说明中国经济正在企稳上升。

一季度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8561元,名义增长0.8%,扣除物价指数减少3.9%。尽管中美两国GDP占到世界的40%,但是中国人的消费能力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也是我们不敢撒钱的原因。一季度人民币住户存款增加了6.47万亿,在疫情危机期间,竟然比去年同期还增加了4000亿,这也从侧面折射出中国人的消费心理。

概括来说,发达国家的短板在需求端,包括制造业的中游和下游。而中国的主要矛盾在供应端,包括就业、质量、安全与健康、政策、营商环境。

因此我在这里呼吁,就像当初我们改革开放初期,鼓励、支持企业家成长一样,现在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呼唤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时代。一般来说,凡是优秀人才都有偏激的缺点,希望企业领导能够有宽广的胸怀容纳这些人,除了给予更多的报酬之外,还应该在知识产权股份方面给予充分的考虑。

政府要特别支持小微高新技术创新公司,这类公司一般是由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他们有创业的激情,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他们更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往往就是制造业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而这些环节大的公司一般不愿意去做,即便去做效率也不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经济要摆脱疫情危机,近期靠基建,远期靠智能经济,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关键就在于怎样支持和鼓励高新技术小企业的发展!

更多产业互联网与数据化管理资讯与咨询,请关注问号。


宋天祥


肯定会的,疫情过后确定的是全球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放缓,进一步加剧全球金融海啸。

目前应该严格抓疾病控制,避免疾病进一步扩大,降低增长率,快速降低新冠疫情。

努力吧!维持自己目前的生活,才是出路,其他都是白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