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一段情 應為戲劇“紅”

《鬢邊》一段情 應為戲劇“紅”

當下,一部由黃曉明、尹正、佘詩曼領銜主演的《鬢邊不是海棠紅》熱播。這一部被譽為加長劇版《霸王別姬》的民國傳奇情感劇,頻頻上熱搜,引發諸多話題,不僅因為京劇藝術的影視“包裝”吸引了觀眾的目光,還打著於正“精緻、考究”的標籤,這位此前因製作新《笑傲江湖》等劇被吐槽,後因《延禧宮略》正名的於正,此次不僅擔任製片人,且繼續編劇。

正是藉著京劇誕生230週年、全民居家抗疫的特殊時段,從網絡小說改編的爽劇設計,由於正領銜的精良製作,再加上一眾演員的精彩演繹和東方美學的現代表達,讓這部《鬢邊不是海棠紅》成了當下備受關注的“網紅劇”。

一“紅”劇情爽。改編自水如天兒同名網絡小說的《鬢邊不是海棠紅》,主要講述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北平,一代天才京劇名伶商細蕊與愛國熱血商人程鳳台因戲結緣相知,兩人在梨園百態和戰火動亂中並肩奮鬥前行,堅定了振興京劇國粹的信念和定傾扶危以身救國的理想,最終攜手與殘酷命運砥礪抗爭的傳奇故事。雙男主的設定,讓主人公從相識到相知,再一路相愛相殺,不僅女人喜歡看,男人也看的過癮,可謂圈粉無數。

可以說,劇作本身就具有網絡文學基礎,再加上此前年度爆款《延禧宮略》班底的加持,於正繼續他“爽劇”的編輯風格,讓整個劇情看起來更精彩,人物形象更立體、正派。其中,在水如天兒的原著裡,主角商細蕊“戲子無情”,在亂世梨園中經歷著各種骯髒爭鬥,為了生存也有犬儒生活;程鳳台則是典型公子哥,多金也浪蕩。而到了於正編劇的《鬢邊》中,兩人都多了一身正氣,有了義氣,同樣的相愛相殺就顯得真誠仗義,純粹善良。不得不說,這樣的改變不僅是對主流市場審美的靠近,更讓臺下人物與戲曲中的人物一樣充滿了“俠義”和“深情”,自然讓觀眾在世事浮沉、風雲變幻中情緒跌宕,也跟著人物的真性情一起“爽”,感受到心裡美。

二“紅”演員強。《鬢邊》由惠楷棟執導,米熱、劉敏、李澤鋒、金士傑、檀健次、唐曾,還有黃聖依、杜淳、白冰等一眾高手聯袂組成的陣容足夠強大,每個人物性格鮮明,戲劇張力十足。這讓劇作的群像“底盤”足夠穩定。

再看主演,同樣顯現出於正的“慧眼”,黃曉明和於正的雙主角,撐起了整個劇作。

已被多年評價油膩的黃曉明,經過鼠年春晚的驚豔亮相之後,這一次在《鬢邊》成功去“油”,且在霸氣與慫萌、專注與熱血,高傲與深情的“複雜”公子與愛國富商之間完美融合,演繹出一個讓女人愛、男人敬的俊美男兒程鳳台,也讓原本高高在上的富家子弟有了接地氣的親切形象。

尹正顯然是近幾年頻頻被提起的後起之秀,此前只有《他來了,請閉眼》《原生之罪》等劇集讓他被人熟知,直到2017年底的《演員的誕生》才讓他成為真正的演技話題人物。這一次,演技再次讓好演員尹正被讚賞。儘管出演京劇名伶商細蕊的形象偏胖,影響了藝人的美感,但臺上扮相俊美、專業嚴謹,臺下不卑不亢、自由隨性的形象反差,脾氣臭又孩子氣的角色混搭,還有動不動就靠拳頭解決問題的“俠”與“爽”,在自己喜歡的角色中痴狂與在自己看重的人面前寵溺,真真讓人“心疼”。

當然,除了兩位男主角,女主角佘詩曼一貫的精湛表演,將精明幹練又深情果敢的二奶奶演繹的恰到好處,還有檀健次飾演的另一位梨園名伶陳紉香、唐曾飾演的沉穩複雜的師長曹貴修、黃聖依顛覆形象演繹蠻橫又可愛的土匪等,共同撐起了這段民國江湖恩怨情仇。

三“紅”戲曲鮮。傳統戲曲藝術美則美亦,但似乎總是很難迸發出時尚的魅力。這一次,《鬢邊》讓舊傳統散發出了“鮮”味道。這部講述梨園百態的電視劇,自然要在戲劇方面下功夫。這其中,除了眾多配角的形象設計與手法身段的貼合,更重要就是有“歌手”身份、非專業出身的主角尹正。惟妙惟肖的舞臺扮相,特別是提前半年進組“備課”的他,真正學習了京劇舞臺的唱腔、身段,實拍的舞臺片段大多都是尹正的演繹,即便是配音那也是同步的口型,讓一部以京劇藝術為主體內容的劇作“真”起來——有太多展示舞臺藝術的影視劇或片段,都是在虛假的姿態或者虛化的鏡頭中一晃而過——這一點難能可貴,不僅要為尹正點贊,也要為於正的製作團隊點贊,

劇作放大“考究”的追求,整個劇集中京劇角色扮相絕美,妝容、衣飾、器具、色調,以及民國風情,均高質量還原,劇中藉由商細蕊唱出《貴妃醉酒》《打嚴嵩》《救風塵》等經典京劇選段,更涉及《趙飛燕》《潛龍記》《小鳳仙》等原創劇目,戲文唸白、京胡樂器,還有青衣、花旦、花衫、刀馬四個行當次第登場,戲劇片段與人物故事相和,臺上演繹與臺下風雲交互,真是一出難得的好戲,讓原本孤舊的戲劇反倒散發出濃濃的鮮味,讓人為國粹藝術讚歎不已。

這裡不得不說的是通俗影視劇與傳統戲曲元素的結合,有時候不僅成為推進劇情的重要手段,還是影視劇的特色品質的保證。在我們的記憶中,除了繞不過去的陳凱歌導演的電影《霸王別姬》外,最有名的估計就是作為京劇票友的導演郭寶昌和他執導的《大宅門》。可以說,以京城亂世風雲為背景,以中國百年老字號“百草廳”藥鋪的興衰史為核心內容的《大宅門》,引用了大量的戲曲元素。從趙季平配樂,片頭、片尾曲及配樂的京腔京韻,到劇中包括何賽飛、趙毅、宋小川在內的諸多演員都是戲劇演員出身,著實讓戲劇文化火了一把。還有央視版《笑傲江湖》特邀越劇演員茅威濤塑造東方不敗,川劇變臉王彭登懷飾演餘滄海,都堪稱驚豔——這些都是演技與戲曲元素的完美結合。

所以說,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不僅需要刺繡、木工、瓷器、古董的陪襯,更需要專業的演員和專業精神的加持,讓老文化散發新魅力。

四“紅”製作精。應該說,《鬢邊》除了角色形象豐富立體吸引人外,劇情的“爽”,情感的真,梨園傳奇的恩怨情仇等,同樣是該劇立得住的原因,而在細節上的“考究”則給一眾“行業劇”做了榜樣。

該劇延續了《延禧攻略》的幕後製作班底,在場景設計、京劇呈現和戲服挑選、飾品選用上均十分考究,再現了民國時代的梨園盛景。還有劇中主要場景之一的水雲樓,參考了北京胡同的建築風格,程府則對應舊時王府設計,那雕樑畫棟都帶著歷史的韻味,年代的刻痕。甚至還有短暫出現的光緒稱呼慈禧為“親爸爸”等細節,都為劇作添彩,讓人賞心悅目。

儘管這部劇也存在不少問題,但整體的高質量組合,不僅讓劇集好看,更讓那些帶有東方美學韻味的元素通過影視作品放大,不僅提升作品的文化厚度,更重要的是讓“遠離”年輕人的京劇戲曲通過年輕化的表達有了時尚、動人的風采,為年輕一代接近歷史文化、重新認識古老京劇藝術等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不得不說,這是影視創作人在傳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做出的積極嘗試和有益貢獻。而用新的通俗的藝術形式(影視劇)再次“包裝”傳統文化,使之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特別是能讓青少年喜歡的新樣態,實在是比電視劇本身的意義更大。

這是更值得為影視創作者們點讚的“善舉”。希望有更多類似展示行業發展、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高質量影視作品“紅”起來。


《鬢邊》一段情 應為戲劇“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