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代表詩句是什麼?

用戶4912147262599


最近正在追《清平樂》,裡面有許多范仲淹的事蹟也蠻有意思,這位能文能武的大臣,讓我們熟知的是他的剛正不阿與心懷天下的品格。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格言,更是廣為傳頌。然而今天要回答的這個問題是關於范仲淹的詩句的,那咱們就來品品他的詞作。

(電視劇《清平樂》海報)

要談范仲淹的代表詩句,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元代王實甫在《西廂記》裡寫到的這段唱詞:

碧雲天,黃葉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這前兩句,就是引用了范仲淹的詞作《蘇慕遮·懷舊》,這首詞正是寫離愁別緒的名篇,由此可見范仲淹詞作對後人對影響。

代表作之一:蘇慕遮·懷舊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是條漢子,寫起離別詞來卻也柔情似水。他在朝中敢於直言,導致三次被貶。這首詞,就是寫於某次被貶之後。面對秋天高遠的天空,落葉飄零,去國懷鄉之情油然而生。斜陽之外,是詩人的故鄉,或是前途未卜的目的地,總之是一種蕭瑟的情緒。下闋承接這種柔腸百轉的愁思,幾乎要崩斷了思念的弦,終於找到了酒這味解藥,在最後一句“化做相思淚”。讀到這裡,舒了一口氣!

李白寫“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依然還有一個愁字在心頭,嗜酒如命的詩仙,卻道出借酒消愁的徒勞。而范仲淹這一句“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則終於解開了胸中萬千愁緒!


開頭講到《清平樂》,這部劇原來的名字叫《孤城閉》,這部劇中還有一段場景是范仲淹吟唱自己的詞作,那是另一首名篇,“孤城閉”這三個字正是出自這裡。那就是康定元年(1040)西夏犯境,范仲淹被派往陝西鎮守邊關,寫下的這首《漁家傲·秋思》。


代表作之二:漁家傲·秋思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北宋重文輕武,像范仲淹這種瞭解軍事的大臣屈指可數。面對西夏的挑釁,他的戰略主張是積極防禦,因為他知道,戰爭帶來的結果就是層巒疊嶂之下,孤城緊閉,天地愴然,了無生機;而戰士懷鄉,將軍無奈,人人夜不成寐。歷史證明他的戰略是對的,對於軍事上並不佔優勢的宋朝而言,西夏最終能夠稱臣談和已是上上之選。

這首詞最後一句:“將軍白髮征夫淚”,道出了這位“胸中自有百萬雄兵”的名臣的無奈,也道出了他面對戰爭時體會到的人生意義。當我們理解了范仲淹的禦敵戰略,就能更深入的理解這句詩句——或許他是借這句話在質問:戰爭,意義何在?古往今來,有這種高度的詩人不多。

(《清平樂》原名《孤城閉》,劇照裡的范仲淹)


這首詞與上一首《蘇慕遮》不同,氣質上尤為豪邁,這是范仲淹對這段獨特的人生經歷的寫照。據說他一口氣寫了好幾首《漁家傲》寄給歐陽修,開頭都是“塞外秋來風景異”,如今只留這一首。歐陽修開玩笑說這首詞是“窮塞主之詞”,也確實只有在那蠻荒僻遠的塞外,才能生出這股蒼涼悲壯的氣概。


以上回答,希望你喜歡!


曾哥的長夏茶館


范仲淹的代表詩句是什麼?

范仲淹是北宋時期的改革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989年一1052年)。他一生中寫下許多詩詞、散文,留下了不少有時代意義的詩句。包涵了熱愛祖國、勵志、理想、思念、傷感、悲憤等方面的內容。

筆者最為欣賞的代表詩句:

一是非常勵志、有哲理的名句,“寧鳴而死,不默而生”。這句話出自范仲淹《靈烏賦》,意思是:寧可為抒發出自己的思想而死亡,也不為一聲不響而苟且偷生。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勵志向上,不畏強權,為了國家、民眾的利益,寧可死也要直言、直諫。

二是我認為最有影響力、也更為欣賞的代表作,當屬《岳陽樓記》中帶有愛國、奉獻精神的千古絕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後才快樂。這種先憂後樂的精神,激勵了後人,永遠值得後來者學習。不過,我認為這句話的原義與我們現在的理解有點不近相同,文中所指的“天下",泛指南宋皇帝所統治的天下。我們現在的理解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所謂的“天下“除了指自己的祖國外,也指向了全人類。也就是說為了祖國人民及全世界人們的幸福快樂而先憂後樂。

我認為, 范仲淹最有代表意義的詩句首選是《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美麗的家鄉,湖南嶽陽也因此聞名天下,岳陽樓也因此成為天下名樓。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歡迎大家來岳陽旅遊觀光。


肖雙柒


對古代詩人許多都很喜歡,范仲淹也是其中之一,又因為自己也姓範,就不由地對文正公更增加了一份別樣的感情,同時也因范仲淹的緣故,為自己姓範而感到自豪。

其實,最早知道範仲淹是剛上初中的時候,在一本雜誌上看到的一篇題名《將軍白髮征夫淚》的文章,從此也就記著了他。同時也記著了《漁家傲》這首詞,並一直認為詞中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和“將軍白髮征夫淚”

,是他的代表詩句。全詞是: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宋仁宗時期,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與西夏對峙的前線,承擔起邊疆的防衛重任。在這期間他用《漁家傲》這個詞牌,以“塞下秋來”為始,寫了大約三十餘闋詞,可惜的是隻有這一首流傳了下來。

這首詞將婉約與悲壯融為一體,既表現了將士們的思鄉之情,也表達了他們報國的英雄氣概和壯烈情懷;既悽清、悲涼,傷感,又壯闊、深沉、慷慨。尤其是其中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和“將軍白髮征夫淚”,給人印象深刻。

而范仲淹的這種家國情懷,與他《岳陽樓記》中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息息相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