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武汉人的疫情记录(原创首发)(三十)

假期第59天:一场疫情让我看见了弟弟的优秀

2020.3.16(二月二十三)

周一

晴7~16℃

网上消息:北京小汤山医院今起启用,应对境外疫情输入(北京日报客户端,2020年3月16日报)

丹阳邮政配送高三统考卷,14号15号高三统考,试卷由邮政公司统一配送和回收。

一场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一部分人不得不停下匆忙的脚步,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

例如我的弟弟,他是腊月二十八从武汉回孝感老家的,腊月二十九上午10:00武汉封城。以前弟弟都是在老家过完春节,年后初八左右返回武汉。现在已在老家待了一个多月了(后来弟弟4月2号回武汉,在老家整整待了2个多月)。弟弟自己也没想到会在老家待这么长的时间。

在老家的日子里,弟弟一天都没闲下来,做了很多让我佩服的事情。首先弟弟向老家捐了一大批防护物资,组织村里志愿者,发放防护物资,统一测体温……还遥控了武汉的公司参加了雷神山医院建设,向武汉社区捐赠物资等等。

疫情突如其来,回家过年的村民大多没做长久打算,后期生活物资开始不足。

为了解决吃喝问题,弟弟组织村里统一采购。后来还组织杀了一次猪,大雪纷飞时还组织过一次捕鱼。

生活物资解决后,弟弟还给村里建了一个篮球场。

稍有空闲,弟弟便到爸爸坟上除草,修理坟边树林。实在没事做,便整理房子,劈柴。甚至把1988年学校赠送给父亲的一个早已停摆的座钟修好了。

这还不算,更吸引眼球的是:很少进厨房的弟弟竟学会了N种美食。炸油条,包包子,做春卷……做出来竟有模有样,直接惊掉我的下吧,我还以为他只会开公司赚钱呢。

真是宅出新高度,憋出新技能啊!

这次疫情期间,让我深刻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平时大家都忙于工作很少联系,一年也打不了几个电话。这次疫情把大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每天都在亲友群里问好,彼此提醒和鼓励。弟弟过生日那天,他头一次敞开心扉,表达了对亲情的珍惜。没想到一向寡言少语的小弟也有一颗柔软的心。我听了感慨心酸,差点落泪。

在疫情的煎熬中,大家不约而同地强烈意识到亲情、健康、生命、平安的可贵。

最让我刮目相看的是弟弟对老妈的照顾。我家兄弟姐妹5人,弟弟最小,唯一的男孩,自然比较宝贝。他平时一直忙于自己的公司,就算生活在同一城市,对父母的照顾应该说很少,平时也很少过问,父母基本由姐姐们照顾。

这次疫情期间,没想到弟弟把老妈照顾得很好。不仅给老妈晒被子,洗脚,剪指甲,还做好了饭亲自端给老妈吃……关键是脾气还好。说实话,我都做不到。我每次暑假回武汉,虽然也算孝顺,但是脾气很坏,每次都惹老妈生气。

没想到弟弟在老家待了这么久,竟然还这么有耐心。这点刷新了我对他的认识。

老妈平时总是渴望看到儿子和孙子!没想到这次能和儿子、孙子在一起待这么长时间。

一场疫情,让老妈度过了一个最幸福的春节。


假期第60天: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2020.3.17(二月二十四)

周二

晴3~13℃

网上段子手调侃:一场疫情,全民变厨师,医生变战士, 公务员变门卫,老师变主播, 家长变班主任,保安变哲学家……

其中“全民变厨师”我深有体会,极其认同。

疫情期间,群里晒得最多的就是美食。

疫情之下,农产品滞销,农民兄弟生活陷困境。2月20日,为了帮助农民兄弟,由王老师牵头,大家纷纷响应,老师们很快买下一位农民兄弟200多只鸡。

很快各种烹饪方法闪亮登场。除了基础版的炖鸡汤外,各种升级版精彩亮相:清真、手撕、油炸、红烧、烧烤……

老师们上得了网课,做得了美食。老师们认真起来,没有大厨什么事儿。我调侃:这不是让本来就不景气的餐饮业雪上加霜吗?

疫情期间,小子在家待了一个超长寒假。期间吃光很多曾以为会滞销的食物:四只竹鸡,三条青鱼,两只兔子,若干排骨,众多冻饺……还无师自通学会了烹饪。

疫情开始有所好转,快递也慢慢恢复了正常后。小子在家也玩够了,开始琢磨做吃的。于是用自己的压岁钱网购了凝胶,可可粉,咖啡,番薯粉,芝士等等食材。

2月24月小子在厨房叮叮当当折腾时,我没放在心上,以为他在胡闹。等他把一份咖啡布丁端到我面前时,看到诱人的光泽,我忍不住尝了一下,嗬,不错。这小子竟然会做布丁了。

3月15号小子央求我买了一个芒果。我午休醒来,小子已做好一份黄色晶莹的芒果布丁。他说芒果榨汁失误,切成芒果丁卖相会更好。这小子还会用榨汁机了。

后来小子又做了一份牛奶布丁,结果时间不到位,一份失败。小子把失败的一份自己吃掉,好的一份留给我和他爸爸。

做布丁已没新意,小子又开始琢磨做珍珠奶茶。做珍珠用的番薯粉,稀了加粉,干了加水,和来和去,面团越来越大,但成不了形。再看小子,两手粘满面泥,番薯粉撒得到处都是,一片狼藉。要是以前,我肯定制止,或忍不住帮忙。

但想想疫情无聊,就让他瞎折腾吧。他一边看着百度说明,一边做,像做实验似的。

最后,小子费了很多面粉总算做好珍珠粒,又费了老大的劲煮好珍珠。

珍珠奶茶终于新鲜出炉,我喝了一杯,味道还不错。

为了喝一杯珍珠奶茶,我收拾了半天才停妥,时间成本太高!

小子烹饪上瘾,做了布丁,珍珠奶茶还嫌不过瘾,又动手做一种松饼。面粉里加鸡蛋,白糖,牛奶,烙成松松的饼,然后抹上蜂蜜、炼乳,再叠加起来,再切成三明治状,最后拿着叉子叉起来,很优雅地慢慢吃。看得我目瞪口呆,呵呵,个臭小子,太小资了!

小子不仅会做各类布丁、三明治,珍珠奶茶。最后还挑战做菜。

3月12号学做了一个土豆牛腩。土豆去皮切成块儿,牛腩也切成块儿,焯了一下水。小子向我介绍时还用了一些专业名词“改刀”“勾芡”……听得我一愣一愣的。我看他操作时生疏的样子,本想帮忙,后来一想,就当他动手做实验吧,做坏了也认了。

没想到,味道很好,几乎接近成功,甚至完美,又让我大吃一惊。

但他自己不太满意。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一个改良版:番茄牛腩。牛腩焯水,番茄用刀切了个十字口,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很容易剥下来,这小子还挺会创新的。

确实味道不错,就是灶台上被搞得乱七八糟。让我费了更多的时间去收拾。

小子越做胆越大,后来又做了一个鹌鹑蛋五花肉。鹌鹑蛋煮熟去壳,五花肉切成小块,焯水过一下,对照百度做好,味道超赞。

小子还做了一个芝士饭。番茄,火腿炒好饭,砂锅焖熟闷透,最后加芝士和海苔条点缀,色香味俱佳。

小子后来还做过炸里脊。炒的青菜豆腐、炒三鲜等几个小菜也很成功。

小子总是给人惊喜,有时似乎突然长大。就像那个暑假在武汉的夜晚,小孩们突然有了兴致赛起歌来。小子一首接一首地唱,唱了很多很多我从没听过的歌。我大吃一惊,问他什么时候学会的?怎么学会的?他说:“平时你和爸爸很忙,我一个人在家无聊时,就看电视,后来就学会了。”我听了既高兴又心酸。

那做饭又是什么时候学会的呢?难道小时候看了«神厨小富贵»,练了童子功,有了做饭的基础?

小子,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事情啊?!如果不是疫情,不是他在家待了个最长假期。我想不到小子还有烹饪天赋。

小子做饭,用料讲究,货真价实,大胆创新,不厌其烦。明显把我这个前浪拍在沙滩上了!

亲情、美食是抵御疫情的铠甲!其实美食还有治愈功能。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