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很多人印象中的唐朝都是雍容華貴和無邊風情。貴妃嬌媚的姿態,李白澎湃的才情和萬國來賀的盛世奇觀都讓唐朝呈現出最繁榮的景象。實際上在盛世的背後,黨爭和政變從未停止,自唐太宗李世民開了武力奪位的先例,皇位就變得可爭,可得。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玄武門之變"也好似成為了一種慣例,竟在唐朝289年的歷史裡發生了五次之久。每一次都是骨肉相煎,親屬相殘;每一次都是得"玄武門者得天下"。陳寅恪也因此感嘆,大唐中央政治局局面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其實真是如此嗎?並不見得。假如只看結果,任何政變都顯得極其簡單,也就是贏或者輸。但實際上沒有任何一次政變是不復雜的,僅僅是北門衛兵那些人,遠不足以真正決定皇權的歸屬。

五次玄武門之變

五次玄武門事變,其中三次發生在長安,兩次發生在洛陽。

  • 第一次是武德九年時,由李世民發動的奪位之爭。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當時的秦王李世民作為武官集團的代表,和太子李建成分庭抗禮,相互忌憚。李建成為了鞏固地位,和李元吉一起多次暗算李世民。李世民功高震主,在朝中的日子並不好過,為了挽回局面,他最後選了擇發動政變,在玄武門當場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成功逼迫李淵讓位。

古往今來很多歷史學家對於李世民發動的這次政變都持肯定態度,司馬光更是在《資治通鑑》裡直接說立嫡長子為太子是慣例,但是高祖的天下卻全部都是太祖李世民打下來的,如果李建成學一學吳泰伯讓位於三弟季歷,又怎麼會有之後的爭端。

其實我是不太認同這種觀念的,難道一個人只要足夠優秀,就能掩蓋這種滅絕人性的殺兄逼父行為?李建成和李元吉對李世民進行了政治傾軋,李世民豈不是做的更絕?而且當時的他才28歲。

  • 第二次是神龍元年時,由張柬之和崔玄暐發動的逼迫武則天之事。

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為了擁護太子李顯,趁著武則天病重,身體衰微之時,成功控制住了玄武門,並協同李顯進入迎仙宮,殺掉了張易之和張昌宗,兵鋒直指武則天。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武則天審時度勢,明白大勢已去,第二天就頒佈詔書由李顯代為處理國政,第三天就正式退位,由李顯繼位。

張柬之等人因為這種"從龍之功"都被封王,一時風頭無兩。但是他們最終的下場卻並不好,李顯羸弱,朝政幾乎都被武三思和韋后把持,張柬之等人不久就遭遇了貶官,然後或憂憤而死,或慘遭殺害。

  • 第三次是景龍元年時,時任太子的李重俊圍攻玄武門,殺死武三思。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自武則天以後,唐宮女人們的權勢之心都非常重,李重俊雖貴為太子,但因不是韋后的親子而時刻處於水深火熱中。韋后、安樂公主和武三思等人一直密謀要廢掉李重俊,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和地位,李重俊發動了政變。

他用矯詔徵調了三百多名御林軍,殺死了武三思和其兒子。李重俊想學李世民,卻始終不夠他心狠,就是因為那一刻對李顯的遲疑,李重俊最後失敗身死了。

這一次的失敗也是玄武門事變的唯一一次失敗,其實殺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李重俊從一開始就應該先控制住皇帝李顯,只有皇帝被控制,政變才可能真正成功。

  • 第四次是景龍四年時,李隆基攻入玄武門,殺死韋后,逼迫李重茂退位。

李重俊死後,韋后和安樂公主更加猖狂,不僅獨斷專權,禍亂朝綱,甚至謀害唐中宗李顯,毫不掩飾篡權奪位的野心。為此,李隆基聯合姑母太平公主等人策反御林軍,攻入玄武門,成功殺死了韋后、安樂公主和上官婉兒。逼迫李重茂禪讓皇位給父親李旦,李隆基也因此被封為太子。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 第五次是寶應元年時,程元振與李輔國伏兵玄武門,阻止了張皇后的政變。

時值唐肅宗李亨病危,張皇后和越王系授甲長生殿,企圖謀害太子李豫。程元振等人知道後就埋伏在玄武門以西的陵霄門,成功護送了太子,收捕了越王系並殺死了他們的黨羽段恆俊等人。唐肅宗李亨死後,唐代宗李豫順利繼位,張皇后也在不久後被殺死。

五次玄武門之變,除去各種勢力背景的諸多因素,都可以說相對身處劣勢的一方,在控制了玄武門之後就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為什麼政變總是發生在玄武門

1、玄武門的位置很重要

皇家宮殿作為古代的政治中樞,帝王的居所,重要性非同一般,相應的建築格局更是對應了多方面的考量。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唐朝長安和洛陽宮城的建築格局就是完全一樣的,呈對稱排列,以南北向為軸線,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位於皇宮南向,用於商議朝政、處理公務和舉行宴會。內廷位於皇宮北向,用於帝后寢宮和后妃遊玩場所。

玄武門就位於北面正門,能夠直接通往內廷皇帝的居所。所以控制了玄武門,就可以對皇帝的寢宮暢通無阻,從而控制住整個國家最高的權利機構。

玄武門因其重要性而往往設有重兵,比如被稱之為"北衙"的宮廷衛軍司令部。強攻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性,所以預謀政變裡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獲得玄武門守衛的支持。

2、 玄武門的禁軍容易收買

玄武門禁軍都是由皇帝最信任的人擔任,要麼就是最忠於皇室的將領,要麼就是最親近的宦官。這些禁軍在政變發生的時候所起到的作用有時是決定性的。李重俊發動政變時,就是因為禁軍的臨時倒戈,才會面臨失敗的結局。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皇帝的貼身護衛,又為什麼總是那麼容易就被收買?難道他們的忠誠都是說來好聽?既然如此,皇帝又憑什麼總是諸多信任?

這是因為,這些禁軍所忠誠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李這個姓氏,更是李姓的某一方所代表的權利。他們的選擇更多的是一種審時度勢,是面對上一層的爭奪時決定認可哪一方的力量,是不涉及到家國天下那種情懷深度的。

陷入這種政治角逐當然有很大的風險,但是回報也是非常可觀的,當一方明顯處於弱勢時,以小博大能夠獲得的成果也自然更多。萬一事情不順,還可以"臨時倒戈"不是?既然如此,又有什麼不能搏一搏的?

真正發生最高層權利的爭端時,沒有多少人能夠獨善其身,選擇"容易被收買"也是一種智慧。

唐朝中央禁軍制度及其發展

中央禁軍由南衙諸軍和北衙禁軍組成。唐朝初年,李淵將三萬隨他起兵的將士納入府兵系統,屯於玄武門,稱之為"元從禁軍"。貞觀初年,李世民從元從禁軍中挑選出百餘驍勇善射者為"百騎",分二番於北門宿衛,並置北衙七營。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貞觀十二年,於玄武門置左右屯營,稱為"飛騎"。龍朔二年,在左右屯營的基礎上擴充左右羽林軍。武則天時改"百騎"為"千騎";唐中宗時改"千騎"為"萬騎";唐玄宗時改"萬騎"為左右龍武軍;唐肅宗時又增置左右神武軍和左右英威軍;唐代宗時改為寶應軍,唐德宗時又將其改為射生左右軍和左右神威軍。

安史之亂以前,唐朝禁軍的主要職責是保衛京師和皇宮的安全,執行宿衛任務。由兩個系統組成,一是由百騎至左右龍武軍,二是由北衙七營至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和左右羽林軍統稱為"羽林親軍",羽林大將軍則由皇帝最信任的親屬或者最親近的將領擔任,其地位遠在諸衛大將軍之上。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這時候的羽林軍作為保衛京師的精銳,誰能夠掌握,誰就擁有話語權,所以張柬之可以依靠禁軍結束"武則天時代",李隆基也能夠以此一舉清剿強大的韋后集團。

安史之亂以後,禁軍就是唐皇可依靠的唯一軍事力量,除了保衛皇帝,還要保衛整個國家。禁軍的作用擴大化後,其人數也自然日益增加,直至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左右神策軍和左右神威軍等十軍。

中晚唐時期最重要的軍隊,就是神策軍,柳公權《神策軍碑》就揭示了這一強大的存在。神策軍最高的指揮官,全部都由宦官擔任,而皇帝則通過宦官擁有對這支軍隊的絕對控制權。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為了防止吐蕃進攻,哥舒翰在西北設立了一支防禦軍隊,即為神策軍。安史之亂後,為拱衛京師,支援前線,神策軍被調到中原,兵力擴充至萬餘,由宦官魚朝恩掌控,駐守陝州。

廣德元年,吐蕃攻入長安,唐代宗逃到陝州之後,是魚朝恩率領神策軍緊急救駕。吐蕃退走以後,也是神策軍護衛唐代宗返回長安。因護駕有功,神策軍被納入禁軍,多次整頓增編,並設立均由宦官擔任的護軍中尉和中護軍各兩名。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神策軍由此成為中央禁軍的主力,扈從天子,受到了朝廷高度的重視,最高峰時兵力甚至達到了十五萬餘人。

神策軍自上而下具有一套獨特的組織系統,這樣的好處在於皇帝不必擔心宦官"弒君篡位",保障了江山永遠姓李,還可以和藩鎮軍隊相持,控制中央和地方。

壞處在於皇帝一旦無能,宦官就會擅權架空,甚至廢立天子。唐朝歷史上就有七位皇帝是由掌控神策軍的宦官擁立上位的,唐憲宗更是被宦官劉克明所殺。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政變能成功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

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場政變是臨時起意的,也沒有任何一次政變背後沒有摻雜複雜的權勢鬥爭。比如李隆基庚子年間發動的政變,想要勝利其實並不容易,而其最終能夠成功的原因也絕不只是因為獲得了禁軍的支持。

李隆基政變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以下三點:

1、李旦所代表的唐朝宗室力量很強大

自武則天以來,唐朝宗室和外戚就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鬥爭,外戚長期佔據著優勢地位,早已經讓宗室集團強烈不滿。

李旦曾經君臨天下,李隆基家族地位顯赫。他們在唐朝宗室和群臣中,就是最具權威和實力的皇位繼承人,是打擊外戚勢力最鮮明的一面旗幟。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因此,李隆基和李旦的號召力是非常巨大的,他們一句"立相王以安天下"就可以使政變成為合法的"不得已為之"的措施。

2、另一強大的援手—太平公主

政治上角逐的暫時失敗當然讓李隆基父子非常不好過,"日夕憂危,切齒於群兇"。太平公主生性聰慧,又盛極一時,因為"多權謀"而被"甚憚之",在韋后等人手底下也是過的不太好。

唐朝五次玄武門之變的成敗並非均繫於北門衛兵之手

共同的厲害關係使得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合起來,兩個人手上的資源整合,才能夠奠定政變的基石。

3、社會環境已經拋棄了韋后集團

韋氏和武氏把控朝政太久,"賣官鬻爵"、"盤剝封戶"、"多營佛寺"等種種行為已經使國家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也已經引發了太多人的不滿,不論是地主階級還是普通百姓,都急需改革弊政,煥然新生。

謀害唐中宗的行為更是一把將他們自己駕起來烤的火,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是無論如何都洗不白的。對於禁軍,韋、武等人也可謂既無恩澤,又無權威,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甚至"先鞭萬騎數人",可以說愚蠢至極,也給了李隆基交好禁軍的機會。

韋后等人受到了社會一致的反對,李隆基和李旦等人就獲得了社會一致的支持,哪怕他們只是為了奪取統治權利,也可以出現政變後"傾城聚觀歡慰"的場面。

鎮守玄武門的北門衛兵當然很重要,但中央政治革命的成敗卻絕不是僅僅由他們決定,因為他們的選擇,也是基於發動政變者已經擁有的籌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