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的主题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对“逾墙走”老翁的批判?

昨天用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创作了一篇短文石壕吏为什么要状告杜甫,要求杜甫给他们恢复名誉?

得到了读者朋友们的认可,也引起了许多读者的热议。

很多朋友对这篇文章里的一些失误进行了指正,如纠正了新安县在河南而不在陕西等等,在下在这里一并致谢。谢谢各位读者不啻指教,让我又学习到了新知识。

《石壕吏》的主题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对“逾墙走”老翁的批判?

我要说一的点是,我写这篇文章,并没有把它和当前网民朋友中一些热点的时事新闻挂钩,而是只纯粹的当成历史文章来写。也就是说,我写这篇文章,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远那么深,也不是借古讽今,甚至直指某个武汉女作家。

很多朋友对《石壕吏》的主题看法不同,并在留言里和我进行了交流。在这里我愿意抛砖引玉,再次和大家探讨一下《石壕吏》的主题问题,看看杜甫先生写这篇文章,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石壕吏》 的主题

目前史学界和文学界于《石壕吏》 的主题有几种说法。

一是爱国说 。我们知道杜甫是一们忧国忧民的诗人,他对老百姓的疾苦非常同情,但是他在创作《石壕吏》时,刚好大唐正在面临尖锐的民族矛盾造成的紧张局势 ,因此他也必须站在整个国家民族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他一方面痛恨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另一方面又歌颂人民群众在国难当头之时,能勇敢的站出来承担兵役,为国效力。 这种在爱国主义思想基础上产生的矛盾心里,被诗中的老妇表现出来,使得整首诗也有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

《石壕吏》的主题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对“逾墙走”老翁的批判?

二是支持说 。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安史之乱给大唐和人民造成的破坏有多大,所以他对政府平叛是支持的。杜甫也创作过许多讴歌人民抗击安史叛军的诗歌,最后平叛胜利时,他也会“初闻涕泪满衣裳”,也会“白日放歌纵酒”。因此他在《石壕吏》中,塑造了一户底层人民的形象,从这家三个儿子当兵和最后老妇去从军,体现了人 民对政府平叛的支持。

三是揭露说。这种说法认为老翁不想服役,老妇最后的服役也是迫的。在底层小民身上,并不具备什么爱国主义思想,他们只想过好“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日子,所以老翁在差役们上门时,才会“逾墙走”。 杜甫在创作这首诗时,也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真实的记录和再现战争之下,普通小民的悲惨遭 遇,揭露了唐朝统治者的无能和安史之乱给广 大人民带来的痛苦 。

《石壕吏》的主题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对“逾墙走”老翁的批判?

二、《石壕吏》的创作背景

要想了解《石壕吏》的创作主题,就得先弄清楚杜甫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首诗的。

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安史叛军首领安庆绪据守邺城,唐朝派郭子仪、李光弼率九路大军大军围攻邺城。 由于种种原因,唐军大败,郭子仪被迫退守河阳,包括洛阳留守和河南尹在内的大唐高级官员四散而逃,天下震动,局势非常紧张。 唐朝为了抗击叛军,只能再次征集百姓入伍,以补充兵力之不足。

乾元元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邺城兵败之时,杜甫正好由洛阳去往华州上任。他根据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 《三吏》、《三别》等六首组诗,记录和反映人民在战火之下的痛苦《石壕吏》便是其中的一首。

《石壕吏》的主题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对“逾墙走”老翁的批判?


《石壕吏》通过“ 吏夜捉人” 这一事件,将一户壮年丁男已尽,官府要求老翁入伍的普通事件如实记录下来,但是诗的结尾,用老翁逃走、差人便把老妪带去入伍这一事件,揭露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 来的苦难。 读了《石壕吏》,我们仿佛看到一千多年前, 兵荒马乱中酷吏在横征暴敛、人民流离失所、叛军四处劫掠的悲惨画面,仿佛听到了百姓们的哭声。《石壕吏》是一篇血泪的控诉书,是一个年老体衰的老妪的哭诉,是战乱中惨遭迫害的人民的心声。

三、《石壕吏》中的老妪爱国吗?

有些朋友从诗中的“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几句,自然而然的把老妇人当做一个主动服役的爱国者形象,从而得出这首诗的主题是号召人民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的结论,其实这是比较片面的。

《石壕吏》的主题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对“逾墙走”老翁的批判?

《石壕吏》描述的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斗争。“吏”以捉住老翁为目的,老翁一家包括老妪在内,以能躲过入伍为目的。正因为老翁并没有主动应征,害得差吏晚上来捉,所以他们才会“吏呼一何怒”。从这个“怒”字上来看,很有可能这并不是吏第一次来老翁家,因为正常的征兵,没有晚上来的;老翁也不会看到差人就跳墙而跑。

老翁跑掉后,老妪向差役说了一番话。她在这番话里,以守为攻、步步为营,显然是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先是表明了自己家对国家的贡献(“三男邺城戍” ) , 接着道明自己的困难(“室中更无人”),最后又向差人们诉苦(出入无完裙),这一切手段都没有起到作用后,就自己上前搪塞。在她心中,必定是认为差役绝不会看中一个老妪的,不可能会真的让她去应役。如果真如她所想,那这件事就应该被搪塞过去了。

老妪的所有举动,都是为了保住自己家庭。当然她这么做是可以理解的,何况她的家庭已有三个现役军人,其中两个牺牲了。她这样想这样做,不能说她错了;可是杜甫诗的重点,并不是称赞她和她的丈夫身上的爱国精神,这一点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石壕吏》的主题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对“逾墙走”老翁的批判?

四、老翁和老妪的真实想法

“老翁逾墙走”中的“逾墙”,写出了老翁危急之中逃命的情状,暗示老翁死也不会去从军的真实想法。由于之前不久,征兵的差役上过门,老翁拒绝了入伍的命令,所以他会想到可能官府会很快对他来硬的。因此这家人家人时时警 觉,一有风吹草动,老翁便马上翻墙逃跑。也许他早就在墙边以准备好了梯子,”逾墙而逃“才能那么顺利。

人一旦上了战场,随时都有战死的可能,那个老妪为什么主动请求“急应河阳役”呢?因为老翁虽然跑了,但年龄已大,跑得不会太远,极有可能被差役再次逮住。这家人家中,还有一个年轻的媳妇,从征兵的角度来说,媳妇明显比老妪更加适合入伍。媳妇一旦被抓走,“乳下孙”怎么办?所以老妪才会对差人们说,自己的媳妇“出入无完裙”,你们不要进她的屋,我来跟你们走!

杜甫“暮投石壕村”,第二天 “独与老翁别”,目睹了“夜捉人”的过程,为何一言不发?为何天快黑了才去石壕村投宿,而不是去住为官员准备的驿站呢?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当时杜甫去华州,白天不敢走大路,也不敢住驿站,只能偷偷的行路,太阳落山了才偷偷地找个村子投宿。

《石壕吏》的主题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对“逾墙走”老翁的批判?

兵荒马乱的年月,任何人都朝不保夕。老翁怕 被抓,杜甫也怕被抓, 这才是他屏声敛气,不发一言的原因。有人说杜甫是官身,身上有“告身”做为凭证,实际上在那兵荒马乱之时,官身也并不安全,更不保险。差役们要是咬定你是冒牌货,就算不抓你,将你抢白一顿,杜甫也没有什么办法。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种时候,会有人听杜甫讲道理吗?

五、《石壕吏》的真实主题是什么?

安史之乱给国家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对此杜甫是极为痛恨的。他在《北征》中写道:“东胡反未己,臣甫愤所切”,他对唐朝政府的平叛是持拥护态度的。所以《 石壕吏》的主题并不会脱离这个基本态度,更不是什么反战的作品。

​《石壕吏》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本身,而是把目光对准了唐朝的兵役制度和统治阶级的无能。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爆发四年多,官军虽几易其帅,但叛乱却越来越严重。邺城之战中,正是唐肃宗任用非人, 结果唐军损兵折将, 惨遭失败。这种结果,让杜甫极为痛心。

《石壕吏》的主题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对“逾墙走”老翁的批判?

官军屡吃败仗, 并不是敌人太过强大,而是在战略战术和临场指挥中出了问题。杜甫希望官军能知耻后勇,在战场上能占用叛军,他应该对唐军补充兵员的做法不会反对。也就是说,杜甫不会从根本上否定兵役制度和兵员补充, 而是想通过这些,去讽刺和揭露唐朝统治者军事上的无能,以及这种无能给人民带来的伤害。“三吏”也好,“三别”也罢,都反映的是这同一种主题思想。只不过表现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杜甫迫切希望政府能够迅速平定安史之乱, 他也同情人民的苦难, 但他知道这种苦难是在战争这个特殊环境下,国家和人民必须去承受的,从大的方面说,甚至能说这是民族的苦难。所以杜甫内心很矛盾,他盼望官军获胜,但官军获胜必须要有兵源的保证;他痛恨差役们的做法,但不这样做,又征不到兵员。这才是他在诗中不发出自己的声音和看法的真正目的。

《石壕吏》的主题到底是爱国主义,还是对“逾墙走”老翁的批判?

《石壕吏》的主题是复杂而深沉的,这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老翁一家出了三个军人,你很难说他不爱国;但是在国难当头,他又翻墙而跑,你也很难对他这种行为进行肯定。只能说,“逾墙走”是特殊时间、特殊背景下普通人的正常反应,杜甫认为是可 以理解的,是值得同情的。所以他不说老翁爱国,也不说老翁反对兵役,就是在当时特定境遇下的特定心理。

无论如何说,《石壕吏》的主题都是通过安史之乱中一个夜晚发生的一起事件,揭示了战争中,底层百姓灾难深重的现实 , 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 、渴求叛乱早日平定的意愿。表面上看,《石壕吏》中作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但这种矛盾又是统一的, 其统一的思想基础便是尽快结束战争, 让国家走上正轨,让人民早日安居乐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