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裡的故鄉:綁牙糖及其故人

祭灶,這一古老的風俗,地處南方的老家是臘月廿四晚上舉行。祭灶用的祭灶糖——那花花綠綠、胖大的柳花,是用拔絲的麥芽糖做的。一咬,牙口就被糖絲黏糊住了,張不開。老人說這樣可以讓灶公吃了上天后,少說人間的不是,來年即可平安和美了。

回憶裡的故鄉:綁牙糖及其故人

紅色的柳花

古田方言叫這拔絲黏牙的糖為綁牙糖,形象至極!

小時候,綁牙糖可是我的最愛。獲得綁牙糖有兩個途徑。一是賣壞了的塑料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鄉里,不時有收鴨毛的貨郎挑著擔子,走在村裡,敲著手上的倆葉子鐵片,“鏗鏗鏘鏘”,嘴裡喊著“鴨毛啊,鴨毛啊……”。在那零食匱乏的年代,小孩一聽那清脆的鐵片敲擊聲,就知道綁牙糖來了!連忙從樓梯角落裡拎起一隻斷了帶的塑料鞋衝出門外,“換糖,換糖!”這貨郎前頭擔子主要是收鴨毛的,也順帶收些塑料破爛;後頭擔子就裝著一大塊白色的綁牙糖!小孩是沒鴨毛可賣的,那是大人的事。交了破鞋後,貨郎就用手中那堅硬而又鋒利的鐵片在糖案上“鏗”地一敲,一塊柔軟的綁牙糖就下來了。因而,小孩又叫它“鏗鏗糖”。另一途徑,就只能用錢買了。

回憶裡的故鄉:綁牙糖及其故人

現在的綁牙糖

賣綁牙糖的是一位老婆婆,住在我家那邊的裡厝一帶。我們那個大村,按照人口聚居地的不同,也劃分成好幾個小區域。簡單地說,一條河隔開了村子的南北邊。從南邊過去,首先是靠近河邊的橋頭堡,接著是中過秀才的旗港巷,然後生成兩分支:一支繼續往裡走,是有乾隆年間水井的裡厝;另一支,拐了彎,往西邊走,就是藍氏祖先的坐落地——藍公府,其後不遠是石梅林,傳說解放前曾為虎豹出入之地。北邊呢,首先是馬路沿、之後是旺莊,再後面是裡厝。是的,南北兩邊各有裡厝。裡厝者,裡也,指的是相對南北正面而言,最靠後的那段長巷子。在該住宅區裡,屋與屋之間捱得緊,光線偏暗(幸好屋內有天井),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蛇樣般蜿蜒。我家住在北邊靠後的旺莊,已屬偏僻之地。所以,再往後、靠東北角上的那段裡厝更是偏僻中的偏僻了。

回憶裡的故鄉:綁牙糖及其故人

破敗的裡厝

那老婆婆,村裡人都叫她老表姆,就住在裡厝一間門面窄小,屋內有天井的房子裡。她家是個小作坊,專門做介了餅(即光餅)、勁膿餅(紅糖和麵粉做的,比光餅大一大圈,很有筋道),當然,還有最愛的綁牙糖!她家做的綁牙糖,當然就不是塊狀的了,而是一根根小棍條,有兩個手指頭粗,放在手裡有點軟,有點彎,像爬著條白胖的大蠶。

老表姆的臉像極了張介了餅,圓黃圓黃的,一抬眼,額頭鼓鼓、皺皺的,似介了餅過夜後留下的幾條小褶皺。她個小身矮,穿件藍布斜襟夾襖,剪著齊耳短髮,背有些駝,不知是常年背餅簍造成的,亦或之前就這樣?不得知。跟她同住的一位老表姑,卻是身高臉窄,一副刻薄相,也穿著藍布襖,梳著高高的髮髻,似根竹子。裡厝與旺莊的人背後都叫她“尖叫婆”,一發脾氣,就叫起來,聲音特尖細。這兩位老表親,一陰一陽,老表姆負責在外走村串戶賣,她和同族的另一位老表叔在家負責做。

每天,老表姆就揹著一個圓圓的小餅簍由北邊的旺莊下來,過橋頭堡,穿旗港巷,至南邊的藍公府,一路挨家挨戶,"綁牙糖啊,介了餅啊,勁膿餅啊!"餅簍口用一塊白棉布蓋著,怕漏氣把餅弄蔫或把糖弄餳了。在當時,那可是村裡人少有的零食。酥脆的介了餅、很有嚼頭的勁膿餅以及甜軟的綁牙糖本身就夠解乏了,但當時聰明吃貨還會變法兒:用刀劃開介了餅的邊沿,將綁牙糖夾在裡面吃,或者沒錢就直接用油炒的醃菜、出鍋的油渣填充,那個叫香!老表姆就這樣一天天、一年年地挎著這小簍叫賣,靠這一毛兩毛攢錢(光餅1毛,勁膿餅與綁牙糖都是2毛),把自己的孫子供上學,讀了小學讀初中。那孩子人長得俊,也爭氣,後來考上了中專。那個時候上中專,可是了不起的事,——這意味著拿到鐵飯碗了,一畢業馬上就有工作了。開學時,還是拿老表姆這賣餅錢去上的。

回憶裡的故鄉:綁牙糖及其故人

市面上的光餅

這孩子的爹,也就是老表姆的兒子,可是個風流才子——至少在我們這些沒見世面的村人眼裡是這樣。據說當年娶了個外地女人,跑了,丟下這麼個兒子。這才子,也就不續娶,到處飄風戲月去了。他會拉二胡,那裡厝巷子長長的,二胡也就拉得咿咿呀呀,在長巷裡迴腸蕩氣。因此,也會混戲班子,拉二胡嘛!偶爾,也在臺上客串一下。此外,還會補各種塑料桶。想找錢花時,就帶著一箱電工具,走村串戶去補。一次差不多收五毛,補大塊的、裂得厲害的就要一塊、一塊五甚至兩塊了。村裡人,都是種田幹粗活的,大多節省,一聽他來,尤其是婦女,紛紛把破桶拿出來,顧他生意。這些小錢夠他幾頓溫飽了,但他也有不滿,說有的婦女把臥房裡的尿罐都拿出來,他覺得委屈,這東西哪能讓補,對一個大男人?!

此外,他還會畫畫。裡厝一帶供著個神,叫王三師公。之前他的住處是在一個讀書人的樓上。這讀書人是個校長,大夥叫他景財表叔,寫得一手毛筆字,戴副黑框眼鏡。文革時遭批鬥,放去山上砍柴,松枝葉把眼鏡勾了去,他一時辨不著北。後來,不鬥了,就住在這王三師公的樓下,給人寫輓聯、當村人紅白喜事的先生。他一死,這樓就更破了,本來就是木板房,年代一久,風吹雨打,木頭變得愈黑,要腐爛了。小孩調皮,有時揹著大人跑上樓玩,木板吱吖吱吖,唱小曲。裡厝人說該給王三師公換個新住所了。眾人集資,不久,在他的老宅旁邊蓋了一座磚瓦粉墻小廟。裡面的墻壁刷得白白的,眾人就請他來畫些畫貼上去。他倒也不推,這可是保平安的事呀!畫的鳥,大幅,多是長尾巴的雉,毛色鮮艷亮麗,到裡面燒香求拜的人都說頗有樣子。還有梅花,紅色的豔,或竹子,葉子舒開。那鳥就停在這背景裡了。

回憶裡的故鄉:綁牙糖及其故人

王三師公廟

人人都說這雄子真是多才多藝啊,用村裡話說就是"巧得很那!"但他也就這樣,四體不勤,連個孩子也推給了老媽,自個兒鴨毛一般在外飄。時有回來,人們見他都是穿著黑紅色毛衣里加白襯衫,一副城裡人模樣,鼻樑還挺高,挺俊。又過了好幾年,旺莊人聽說雄子回來了,還帶了個女人回來,就在他家落腳。村裡的中老年男人,近至旺莊遠至旗港巷、藍公府一帶,聞風而動,常有事沒事在那一帶轉悠。在我家做工的一個外地佬,一天晚飯後,鬼模鬼樣地打聽。暮色濃時,就踅入裡厝鬼混去了。村裡人,尤其是旺莊一帶的人,都說這雄子不正經。當然也有人艷羨地說“人家那可是會掙錢那!"

這事就這麼進行了一段時間。大家都說那裡是雞窩。我媽背地裡冷笑:“那個外地佬在雞窩裡鉆來鉆去的,那“曬不幹”的老貨(老貨,指我爸。曬不幹,古田罵人話,意為傻、笨、蠢。)倒跟他聊得挺帶勁!”在這之前,老表姆已經去世了。她唸書的那個孫子回來奔了喪後,就走了。先於老表姆去的是那"尖叫婆"老表姑與老表叔。

將近半年後,妓女走了,雄子也出門了。到又回來時,已是我媽的年紀了,他比她小一歲。兜裡沒錢,也不能掙錢了。人家建議再去補桶吧,他說那箱工具早已賣了。去鎮上做老人社保,農信社說早已過期一個月,做不了了。因此,每月領不到那一百左右的農村養老金,只能靠村裡大慈善家每月發給老人的一百五十元補貼過活。去年,人老樹枯,生了病。托熟人問在外的兒子要錢,媳婦不讓給。後來兒子偷偷塞了兩百元,吃媳婦罵了個天崩!自此,孤家寡人。裡厝的木屋,早已崩塌,從門外可一眼望見屋後大樹擎天的幹,光禿禿的,頂在冬日的碧空下,別樣的醒目。沒法,租了旺莊一戶人家的破屋樓,住了。風流才子終於在此落腳。

回憶裡的故鄉:綁牙糖及其故人

旺莊破屋樓

我小時去過裡厝那屋裡一次。那時,二姐當時虛勞,咳得緊,手臂瘦得像根棒子。隔壁一位好心的姆姆說用綁牙糖和家釀的紅酒放在碗裡溫,可治。我媽就帶我穿過那條有些陰暗的青石板路,到她家買了。一長聲招呼後,我們上了樓,看見天井沿上擱著一張張番薯長匾,做好沒賣出去的餅就放在那上面晾,一塊塊麵皮脆黃的介了餅看去挺壯觀。晚上,老媽就用買來的幾根綁芽糖和酒溫了。二姐四年級晚自修回來,打開木鍋蓋,裡面的綁牙糖化成幾股濃白色的糖沫浮在酒上。喝了後,咳嗽慢慢緩了。

近日,看了徐文兵老師《甘之如飴》,裡面講到了飴糖,即綁牙糖,是用切碎的小麥之芽與蒸熟的稻米、黍米或高粱充分攪拌,發酵後熬製的,純天然純綠色。其粘性強,具有滋補的藥效。在東漢末年張仲景《傷寒論》裡,就被用做小建中湯的君藥,專門溫煦滋補脾胃。這一下子讓我與這些舊日往昔對接上了。原來綁牙糖,這由植物種子製成的手工糖,不光好吃,對虛勞虛損之人還可以當藥用,補益身體的。而今,隨著社會工業發展,大量的糖果以及含糖飲料被生產了出來。但科學研究表明這些工業化生產的糖類食物都含有果糖,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易引發肥胖、糖尿病、痛風等疾病。可貴的是,靠古老手工製作出來的麥芽糖卻是不含果糖的,它由兩個葡萄糖組成,在甜度上要遜色於果糖。這讓我一時不由得念舊了起來。

人去樓空,舊日遠去,青石板上蒼臺點點。光影斑駁中,唯有記憶吧。謹記村中綁牙糖及其故人。

回憶裡的故鄉:綁牙糖及其故人

人去樓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